——读《再来一次!我能行》有感
《再来一次!我能行》这本书中,记录的是许多为了梦想而不懈追求的励志片段。其中,令我感触最大.记忆最深刻的是这样的一个故事---《贫穷不是平庸的借口》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女孩考上重点高中后,因家庭贫困而感到失落,成绩平平的她,在老师的鼓励下以苦为乐,专心考上大学,最后成为了一位有名气的作家的故事。其中又一个细节是,老师邀请她到宿舍做客,却只给她了苦瓜,并以此来教导她要学会苦中作乐,以苦为乐。
这个故事给我的最大的感触就是贫穷不是平庸的借口,我们无法选择出身,但绝不能因为贫穷,而甘于平庸。记得前段时间我看过的一部电影《少年的你》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生活在阴沟里,但有人依然仰望星空”。是啊,身处大山深处的我们更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即使学习不是我们走出大山的唯一方法,但它也是最好的一个方法。语文老师告诉我们说,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那些比你聪明,比你有天赋的人,比你更努力。贫穷不会磨灭一个人高贵的品质,它使我们不满于现状,在艰苦的环境中努力奋斗。
衡水中学张锡峰在演讲的时候谈到两个主题青春与梦想。他说“这世间,唯有青春和梦想不可辜负,花开正好,微风不燥,我们扬帆起航”。歌曲《追梦赤子心》中唱到“向前跑,迎着冷眼和嘲笑,生命的广阔不经历磨难怎能感到,命运它无法让我们跪地求饶,就算鲜血洒满了怀抱”。首先,青春在我看来它是一个美妙却又稍瞬即逝的过程。有人说我们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我们有大把的时间、光阴去挥霍,去享受。答案是否定的,青春是短暂的,上帝是公平的,它赋予我们每个人一段青春,有人利用这段短暂的时光去拼搏,去奋斗,有人利用这段青春去挥霍,去享受。当然,这两种人最后的结果也是截然不同的,选择在青春时去拼搏去奋斗的那类人的后半生往往过得很幸福,而选择在青春时去挥霍去享受的那类人的后半生却过得很落魄。正值青春的我们又犯错的权力,但我们是否及时的纠正了自己的错误呢?其次,梦想在我看来好比一艘船的风帆,失去了风帆,这艘船便只能毫无方向的前行。著名学府北京大学新一期的宣传片星空日记就谈到了梦想。“就让梦想比现实高那么一点吧”。
“当别人在打游戏时你在学习,当别人睡觉时你在学习,你含着泪在黑夜里舞蹈,在回忆里奔跑,没有人在年少时想成为一个普通人”。少年,没有人在意你成功背后的辛酸、艰难,他们所在意的,不过就是你成功后的光辉罢了。“如果说青春是足迹,那梦想一定叫做远方”。
加油少年,请相信,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我常常抱怨,这世界有太多的不公平,而《永恒的公平》这个故事,让我重新拾起了自信。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单亲家庭的男孩,因感冒发挥失常进入了一所普通高中,他向父亲抱怨命运的不公,他的父亲教导他说“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一个是时间,一个是梦想,最终男孩成为了自己梦想中的样子。
生活、命运、家庭,不是我们想要什么样,就会是什么样的。面对它们中的种种不如意,我们往往会抱怨,抱怨父母的无能,抱怨命运的不公,然而它们并不因抱怨而变好。我们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上的许多东西,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将人生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当我趴在床上写作业、看书时,想起了物理老师对我们说过的一句话“如果你和别人付出相同的时间,努力去学习,还学不过别人,那只能说明你的智商不如别人;如果你和别人付出相同的时间去学习,你和他的智商又差不多,你还是学不过他,那只能说明你不如他努力;如果你和他同样努力去学习,并且和他拥有同样的智商,你还是学不过他,那只能说明你付出的时间没有他多”。这就是我们在实验中常常用到的方法—等量代换法。
对于初三的我来说,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梦想如指南针,为我前进的方向。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从自己身上找缺点和不足,然后不断完善,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用自己的智慧和全部热情去迎接并面对这次考试。为自己的初中生活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相信自己,只要心怀梦想,不忘努力,不断突破,就一定能在逆境中绽放生命的璀璨。或许,这就是永恒的公平。‘奔跑吧,骄傲的少年’,愿自己能驱散阴霾,迎来晴空万里。
愿2020年的自己,能不负众望,砥砺前行。
少年,请相信,生活明朗,万物可爱,人间值得,未来可期。(汉滨区江北高中东校区初三年级6班学生 陈春红 指导老师: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