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汉滨区人民政府> 专题栏目> 理论调研> 正文内容

汉滨:提升村级干部服务能力促脱贫

时间:2017-09-06 16:24  作者:陈善军源自:区委组织部

汉滨区建立完善“选、育、管”相结合,“激、奖、帮”相统一的村干部管理机制,确保留得下、稳得住、干得好,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源头力量支持。

拓宽领域优队伍。大力实施“三培养”计划,采取“三荐一考一公示”的方式,培养储备了近800多名优秀村级后备干部队伍。通过拓宽选拔渠道,完善村干部选拔机制,探索村党支部、村委会、专业协会组织领导班子“多位一体”的组织形式,鼓励引导农村致富能手、返乡优秀青年等报名参选村级“两委”班子。采取村“两委”换届小组初审,镇办党委及相关职能部门联审,层层把关,综合征求意见,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群众中有威信的优秀人才选进村“两委”班子。

多管齐下强素质。区财政将干部教育培训经费纳入预算,建立由大专院校教授、农业科技专家和职能部门人员组成的培训教师资源库,采取搭车办班、联合办班等方式,在贫困村中筛选150名村官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进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专项培训。根据自然条件差异性和经济发展区域化分类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使每一名受训者都能得到最大受益,每年初统一制定不同的施教方案,采取“点菜”方式提交菜单,学员点题、按需授课,不断调整丰富培训内容,并集中用1个月时间,以流动授课的方式,每年轮训村干部1000余人。

激励保障增活力。建立村级干部报酬正常增长机制,通过整合村级工作岗位,推行交叉任职,适当提高工资补助标准。并实行镇办机关干部与村干部结对帮扶,责任同当,镇办领导采取组织约谈、上门走访等方式,与村干部定期开展谈心,及时了解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支持大胆开展工作。建立了“党内关怀基金”,对家庭生活困难、突发性灾祸和患重大疾病的村干部,组织及时上门慰问,并给予适当的生活救助,帮助他们克服生活困难。对年终考核为优秀的村干部,将优先作为各级先进推荐人选,进行表彰奖励。对表现特别优秀、成绩突出、群众公认的村干部,结合省市从村干部中招录公务员等工作,积极鼓励村干部参加报考。

健全机制严监管。区委出台了《汉滨区村级干部队伍管理办法》,全面推行村干部任期目标和年度目标责任、实绩公示、公开承诺等制度,每年初村“两委”会在广泛听取党员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客观实际的年度工作目标,并将责任分解到每位班子成员,实行年度民主评议村级班子和村干部制度,依据镇办与各村签定目标责任书和村干部公开承诺,具体细化工作任务,通过个人述职、民主测评、座谈了解、情况反馈等环节,组织党员群众对村级班子和村干部履职情况进行民主评议,并将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与村干部待遇直接挂钩,不断提升村级队伍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