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大半是巴山。
说你是巴山人,你知道巴山有什么特色好玩的东西,可以让外来朋友玩得不亦乐乎、乐不思蜀吗?
打破脑袋,你未必想得出——
河里摸个螃蟹虾米小鱼?树上掏个雀雀儿?戴上斗笠披上蓑衣种田?采茶唱山歌?
这些,要么显得幼稚,要么有些麻烦。外来游客未必会喜欢。
有些或者喜欢,还得有点天赋。好些紫阳人还唱不出山歌呢。
那么,你说巴山人有啥接待朋友的好东西?
岚皋挖掘三年在挖什么?
到岚皋,有好玩又简单的东西、好玩又文化的东西、不学就能上手的东西。
这是岚皋县三年都在抓的事情。
2013年11月14日,岚皋召开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座谈会,提出以巴文化为内核,融合岚皋旅游和文化产业。时任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的周玉峰称赞这一想法是顺势而为,大有可为。
与会专家学者就巴山、巴国、巴人、巴文化,尤其对巴文化中的饮食、服饰、丧葬、农耕、居住、语言文字和图腾等文化现象进行了广泛交流与探讨,并就巴文化素材的搜集与整理、巴文化精神的总结与提炼、巴文化的开发规划与实施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专家普遍认为,岚皋以“巴文化”促进生态旅游更好更强发展,瞅得准、立得住、选得好。
就在这个研讨会上,岚皋县委书记周康成表示了决心。岚皋建制虽短,但文化底蕴源远流长。历史以来,岚皋一直是古代巴人的重要活动区域之一,例如考古发现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悬棺遗址等都是最好的明证;从现实来看,岚皋的饮食、民居、人文、风俗等诸多方面还保留着古代巴人的印记,例如喜酸辣、善饮酒、吊脚楼、地方话、传统表演艺术和节庆祭祀等等,都与古代巴人的生活习俗一脉相承。可以说,岚皋是古代巴文化的传播地、繁衍地,巴文化就是岚皋历史文化的标志和符号。
岚皋人清楚,说了不等于做了
请专家座谈,是研讨岚皋打巴文化品牌是不是立得住的问题。
但是,伟人说过,重要的不是怎么去看待认识世界,而是怎么去改造这个世界。
嘴上说是不能变现的。周康成他们是“说了做、定了干”。
巴文化文章是否可做的问题一俟得到解决,岚皋迅疾思考“如何把这些散落民间的地域文化挖掘、整理、提炼出来,使其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芒,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共同进步,实现文化与旅游的相互融合。”
初步想法是,通过大力发展岚皋特色饮食、传统民俗体验、巴文化遗迹观光等旅游项目,将巴文化的探究、恢复与发展同全县旅游产业建设结合起来。在旅游形象塑造、品牌打造、产品开发、商品包装、宣传营销等各个方面融入岚皋巴文化元素,迅速在全县形成一个巴文化的氛围,让人们一走进岚皋地界,从香河桥开始,到县城集镇,到景区景点,都可以看到风格独特、特色鲜明的巴文化符号。其中或将包括一条巴文化景观长廊、县城巴文化一条街、一台巴文化文艺节目等。
巴文化可能玄,摔碗酒很直观
好了,这个好玩又简单的东西、又好玩又文化的东西、并且不学好上手的东西——
摔碗酒横空出世了。有没有道理?
南宫山镇镇长郭国平说:在巴山腹地,自古就有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习俗。特别是重大喜庆之日,巴人欢聚一堂,划拳喊酒令、唱歌劝饮酒、小戏来助兴就成了巴人最热闹的娱乐方式。也不知道啥时候有了摔碗酒,听老辈人唱花鼓词说:摔碗一上手、山都抖三抖,喝了摔碗酒、家里啥都有,摔碗整一地、桃园三结义啊……就连摔碗都有讲究,双手端碗表示尊敬、一饮而尽表示诚意、碗口向下举过头顶,表示毫无保留,“啪”摔在地上,表示这个朋友一生一世,绝不反悔。
郭国平说,巴人尊重自然,崇尚生态。喝酒用泥巴碗接地气,碗摔碎了不浪费,碗渣收集起来,用于建筑回填、栽花垫盆、捣碎和泥搭造,过个几年也就成了土了。
近几年,摔碗酒成了乡村旅游的保留项目,游客参与度很高,大城市来的游客说这是一种行为艺术,当地人说:喝了摔碗酒啊,坚决跟党走啊!
巴文化从学术讲,一届乃至几十届班子研究不完、下不了最终结论。文旅融合,让外来游客感受大巴山魅力,愿意再安康休闲玩耍,岚皋就很文化了。摔碗酒现在只是个符号,把客人带向岚皋、带到南宫山下的宏大村。
那里,可感受、有趣味、能受益的巴文化,还在发掘、整理中。值得实地一看,值得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