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汉滨区人民政府> 专题栏目> 理论调研> 正文内容

从企业用工与劳动力就业“两难”看当前就业形势——汉滨区2012年一季度就业形势调查报告

时间:2012-03-26 00:00  作者:李杰梅源自:区统计局

 

为了解当前汉滨区境内企业用工和劳动力就业状况及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近期,区统计局对建筑业、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四个行业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了调查。调查采取发放调查表和电话询问相结合的形式,详细了解企业2012年一季度的用工现状、用工预期、招工渠道、企业用工存在的主要问题等等,并对劳动力就业情况进行了归纳和分析。下面,分别从企业用工和农民工就业特点及问题着手,结合本区劳动力就业形势,就如何改善就业环境、扩大就业总量谈一些浅显的认识。
一、企业用工特点及面临的问题
(一)企业用工人数保持稳定增长。近年来,个体和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增长迅速,逐步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制造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建筑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为当地提供了较多的就业岗位,带动了当地非公有制经济的较快发展。通过对安康市国群非金属矿有限公司、陕西省秦东魔芋食品有限公司、陕西省安康市民威工贸有限公司、安康市明江酒店投资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安康市福兴房地产开发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的调查显示,与上年同期比较,从业人员总数增长12.1%,其中:管理人员增长9.73%,技术人员增长9.8%,普通员工(或服务员)增长12.69%
(二)企业用工存在不同程度缺口。调查数据显示,企业用工人数尚未饱和,多数行业存在用工缺口。用工缺口大约为9.7%(计算方法:缺工人数除以计划用工人数,再乘以100%),其中管理人员缺口为8.15%,技术人员缺口为22.22%,普通员工(或服务员)缺口为8.79%。从调查情况看,企业招工难问题依然存在。
(三)企业招工渠道各异。国有企业以国家直接安置人员为主,由于行业优势,岗位相对稳定,劳动报酬及福利待遇较好,所以,人员相对稳定,不会出现招工难的问题。而私营企业用工的主要渠道是依靠自主招聘,主要通过网上发布招聘信息、参加本地人才招聘会、公司员工的推荐介绍等形式招聘员工。
(四)企业用工存在的主要问题。调查显示,企业用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企业缺员现象普遍存在。除陕西省秦东魔芋食品有限公司目前用工饱和外,其他四个企业都存在缺员问题。比如,制造业管理人员、技术人才以及普通员工都不足;住宿餐饮业和批发零售业普通员工缺口较大;建筑业技术工人及普通民工短缺;2、招工难问题依然困扰企业用工。制造业的技术人才以及管理人员、业务熟练的销售人才招工较难;住宿餐饮业主要是员工流动性较大,企业常年招工,也达不到用工预期;批发零售业企业员工年龄普遍偏大,由于当地外出务工人员较多,所以招用年轻员工较难;建筑行业,由于用工人数多、技术要求高、工作环境艰苦,而且受不同项目、不同工种工期限制,用工时间不一,大多表现为长期工少、短期工多,所以企业用人稳定性很差,用工难的问题特别突出。3、员工流动性大,企业留人难。由于经济发达城市就业机会多,就业环境好,劳动报酬也比当地高,这对我区待业人员特别是农村的富余劳动力的吸引力较大,导致劳动力大量外流而本地企业招工难;其次,由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部分企业经营成本大,企业利润空间较小,致使我区的劳动工资自然较低,导致企业留人难。
二、当前农民工就业呈现的特点和困难
(一)农民工数量逐年增多,就业压力大。受经济建设用地、城镇化步伐加快和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村富余劳动力比例居高不下。据人社部门统计资料显示,2011年底我区仍有农村富余劳动力179080人,占劳动力人口总数的40%以上。同时,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速度不断加快,农民工数量逐年增多,就业出路问题比较紧迫。
(二)农民工整体文化素质及就业技能偏低,就业面受限。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过去那种只靠力气吃饭的“旧式农民工”已经无法适应现代企业的技术要求和管理需要。由于农民工大部分文化素质偏低,技术能力较差,无法快速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出现了“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的尴尬局面。
(三)农民工工资待遇偏低,生活成本较大。受自身能力及文化素质的制约,不少农民工的工资偏低,由于物价上涨,尤其是医疗成本、教育成本和住房成本的上涨,导致农民工生活成本成倍增长,除去生活开支后,其实际收入增长十分有限。
(四)农民工就业供求信息不畅通。农民工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是通过朋友或熟人介绍,很少参加招聘会或者上网搜索有关招工信息。但是在当今信息社会,大量用人单位主要在网上发布用工信息或者通过人才招聘会直接招聘。企业的招聘途径和农村的现实状况很不对称,导致用人单位招不到符合自己需求的员工,而大量待业农民工却无法获知相关的招聘信息。
(五)政府及社会中介机构对农民工的就业服务不到位。由于长期以来,政府及社会中介机构就业服务,如就业培训、职业介绍、供需见面会等,多聚焦本地居民,或者有大学以上学历者,所以,大量高中以下学历的农民工群体得不到及时的就业指导。
(六)社会保障及公共服务缺乏,农民工不能充分享受到社会保障。近年来,我国在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仍显不足,大多数农民工依然无法享受到基本的社会保障,如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等。
三、当前我区就业总体情况评价
汉滨区2011年末总人口101.26万人,年末从业人员数42.53万人,其中: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数5.46万人,私营单位从业人员数3.22万人;农村劳动力人数43.47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人数17.9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41.17%;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数14.98万人,一季度末在外从业的劳动力人数14.19万人,农村劳动力外出从业人数11.19万人,可见,农村劳动力外出占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数74.70%,农村劳动力外出占总外出劳动力人数的78.86%近年来,汉滨区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就业再就业工作机遇,通过加快发展、招商引资、强化培训等措施,使就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乡劳动力在就业总量、就业结构等方面出现了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一是就业总量矛盾突出。一方面,需就业人员逐年增加。主要是城镇复退军人和大中专毕业生返城;经济建设征用土地,增加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因企业改制、破产和经济结构调整,增加了失业人员。另一方面,通过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开发公益性岗位以及有组织的劳务输出等方式提供的就业岗位数低于社会需要就业的人数。二是就业结构矛盾突出。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逐年下降,二、三产业承载就业人数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与此同时,劳动力素质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主要体现在一般劳动力数量过剩,而符合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高级技术工人不足。
四、对改善就业环境,缓解就业矛盾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改变就业理念。1、各级政府要把为企业排忧解难作为一项促进我区经济发展的大事来抓,加大宣传力度,特别要宣传我区企业用工环境以及相关优惠政策等,适当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将农村潜在富余劳动力转移到本区用工上来,鼓励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到本地就业,为我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2、企业要积极塑造诚信形象。要认真执行《劳动合同法》,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并为全部员工缴纳社会保险,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要参照地区行业平均工资标准确定工资额,适当提高员工福利待遇;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立足企业内部管理,营造有吸引力的企业形象。3、求职者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一方面,富余劳动力要克服 “等、靠、要”的陈旧思想。树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形式的市场就业观念,通过虚心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就业者应结合自身条件,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找准结合点,尽量消除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
(二)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严格依法行政。1、建立企业用工需求网络,全面了解境内各类企业用工基本情况,建立档案,有针对性地为企业解决用工难问题;2、建议镇办劳动保障部门建立完善农村劳动力和返乡农民工台帐,科学制定转移安置就业计划,实施动态监控; 3、政府相关部门要定期召开人才和企业用工招聘会,为供需双方搭建好平台;4、人社部门要依法行政,在为企业用工服务的同时,要依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全区创建一个优质的就业环境。
(三)强化技能培训工作,提高劳动者素质。随着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用工需求已从过去的简单劳动转变为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上来。这一转变,对劳动力技能培训提出了新的挑战。建议从以下两方面做好技能培训,以此提高劳动者素质。1、当地职业技术学校应改变办学观念,充分结合本地支柱产业以及企业用工的需要,强化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实行“订单式”培训,为企业定向培养人才,并着力提高培训合格率和就业率;2、加强校企联合办学,培养人才用于企业,学生在校经过一段时间理论学习后,可安排到企业定岗实习,经过实践,学生在毕业前就掌握了专业技能,毕业后招工入厂就会很快成为企业技术骨干,同时,也防止了人才的流失。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宽本地企业用工需求。通过招大商、引大资,吸引外地投资者来本区创办企业,进一步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步伐,促进城乡居民充分就业,多措并举,着力解决当地劳动力就业矛盾,扩大就业总量,有效增加居民收入,推进全区经济的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