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汉滨区人民政府> 专题栏目> 理论调研> 正文内容

汉滨区2011年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监测分析

时间:2012-05-10 00:00  作者:江德菊源自:

2011年是新一轮妇女儿童“两纲”监测的起始年。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全区上下积极贯彻落实“两纲”规划目标任务,坚持男女平等、儿童优先的原则,着力解决妇女儿童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确保全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为全区妇女儿童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提供了坚实的环境保障和物质基础。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益和儿童的生存、保护、发展和参与权进一步得到保障,妇女儿童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我们对各项规划目标实施状况进行了监测统计,现就汉滨区“两纲”监测情况做以简要分析:

一、我区人口、社会和经济基本情况 

在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指导下,汉滨区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国民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为妇女儿童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1、经济稳步发展,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为妇女儿童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财力支持。2011年,全区总人口101.2万人,比2010年增加0.3万人,其中女性47.3万,比2010年增加0.1万人。2011年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5735元,比2010年增长22.1%。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10元,比2010年增长19.3%。2011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5099元,比2010年增长26.8%。

2、财政收入增长,各项收入增加,妇女儿童生存环境有了较大改善。在地方财政的大力支持下,2011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8.32亿元,比上年增长27.8%。全区医疗卫生经费投入2.54亿元,比上年增长17.6%。用于妇幼保健经费和疾病预防控制经费达1598万元和8233万元,均比往年有大幅增长。综合实力的发展,投入力度的加大,为我区妇女儿童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二、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各项目标值的进展情况

(一)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妇女儿童的科学文化水平是实施女性素质工程、“希望工程”的重要内容我区加快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全面普及义务教育,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教育事业得到了健康有序的发展。女性接受教育的机会大大增加,整体文化素质和科学文化知识水平明显提高。教育环境的进一步优化,特别是随着基础教育改革,教育方式已经从单方面注重学生应试教育逐步转向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使儿童入园率、中小学巩固率、毛入学率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成人教育效果明显。

1、学前教育稳步推进。儿童入园人数达2.4万人,比上年增长41.2%,其中女童入园7000人。

2、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全区小学适龄儿童净入学率达100%,小学五年巩固率达100%,女童和男童数量基本持平。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0%,初中三年级巩固率达9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6%,女性和男性差别不大。

3、成人教育成效明显。成人识字率达100%,尤其是青壮年识字率中女性和男性都达100%。

(二)卫生保健不断发展

随着卫生经费投入的加大,医疗保健设施日趋完善,妇女保健与健康状况有很大推进,使我区妇女儿童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1、五岁以下的儿童死亡率3.5‰,同比下降了0.2个千分点。

2、五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0.31%,比上年下降0.16个百分点。七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达91.64%,比上年提高了1.15个百分点。

3、产妇住院分娩率提高。全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9.5%,比上年上升0.12个百分点。产前检查率达98.99%,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7.99%,比上年提高了1.16个百分点。

(三)参政议政能力增强

参加国家政治生活和管理国家社会事务是体现妇女进步与发展的关键措施。按照“规划”目标的要求,区委、区政府十分注重女干部的选拔培养工作,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培养选拔女干部,保证各级领导班子中女性占有一定比例。把推进男女平等、参政议政纳入各级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妇女参政议政程度和能力有所提高。区人大女代表61人,占全区人大代表19.6%;政协女委员49人,占全区政协委员的18.2%。县级党委领导班子中女干部配备率达9.1%,县级政府班子中女干部配备率达14.3%。公务员中女性比重达23.6%,比上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村委会主任中女性比重达2%,居委会成员中女性比重高达55%。

(四)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保障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为广大妇女、儿童营造良好的维权环境是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也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区公、检、法等职能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以保障妇女、儿童的权益为重点,严厉打击伤害、强奸、拐卖、绑架等侵害妇女、儿童人身权利的刑事犯罪;采取有效措施,依法制止家庭暴力,全面落实了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工作,推进了全区妇女、儿童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全区打拐解救成效显著。2011年破获强奸案件4起破获组织强迫、引诱、容留妇女卖淫案件6起, 发案率呈明显下降趋势。破获拐卖儿童案件2起,有力地维护了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

(五)妇女就业渠道拓宽,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城乡生活环境逐步改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完善,使妇女儿童的保障能力大大提高。

1、妇女就业状况有所改善。全区女性就业人员21.5万人,比上年增长9.7%。

2、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2011年,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女性人数1.4万人,比上年增长55.6%。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4万人,较上年提高16.7%。

(六)社会环境不断改善

1、农村改水、改厕率稳步提高。2011年,全区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为52%,比上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农村改水受益率45%,比上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3%,比上年提高了0.8个百分点。

2、城乡生活环境逐步改善。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1%。

三、妇女儿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区妇女儿童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妇女自身取得了很大进步,儿童权益保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女自我保健意识有待提高婚前医学检查率不高,给妇女、儿童卫生保健工作带来了一定影响,新《婚姻登记条例》的颁布实施,取消了强制性接受婚前医学检查,导致婚前医学检查率不高,这必然对婚姻生活质量和优生优育产生较大影响,导致新生儿出生缺陷增多,影响出生人口质量。这项服务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2、部分有关妇女、儿童两纲规划的指标令人担忧。从统计报表可知部分指标不该升的上升了,具体体现在:婴儿死亡率由2010年2.92‰上升到3.1‰,这项指标主要表现在农村。

3、妇女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由于妇女生理及家庭的影响,一直以来存在着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特别是想就业的女性,从事的多是一些技术含量低、收入低的行业,这对提高妇女的地位及改进生活质量都有影响。2011年城镇女性登记失业率人员0.68万人,比上年增加0.28万人。所以,妇女就业竞争压力依然很大,就业层次较低。一是整体就业形势严峻是影响妇女就业的重要因素。妇女在就业中仍处于劣势地位,同等条件下女性就业低于男性尤其是年龄较大的女性就业选择面就更小了,这将直接影响职工的家庭生活质量。二是对妇女就业问题关注不够。三是妇女自身素质偏低。

四、工作建议

在妇女儿童纲要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区妇儿发展的主要因素,各部门应加强协调,通力合作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高度的责任感真抓实干,确保新一轮妇女儿童纲要规划目标的顺利实施和全面达标。

1、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和重视妇女、儿童发展工作,各职能部门要增强责任感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确保各项目标如期实现。针对妇女、儿童事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适时调整政策,倾斜资金,加大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力度,建立长效机制推进妇女、儿童事业快速发展。

2、加强宣传,让群众充分认识到婚前医检的益处,尤其是让年轻人充分认识到婚前医学检查的重要性,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和主动性。增强婚检健康教育,适当运用行政手段提高婚前医学检查率。婚前医学检查是促进家庭幸福和减少出生缺陷发生的重要手段,也是控制和减少出生缺陷的第一道屏障,屏障的消弱,使出生人口素质的提高受到影响,巩固和加强出生缺陷的一级预防能力,各有关部门要通过各种媒体活动扩大宣传力度,使群众提高对婚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必要时可辅以行政手段,努力提高婚检率。

3、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妇儿维权意识。要进一步加大《两纲》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传媒手段广泛深入宣传《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劳动法》、《母婴保健法》及妇女儿童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妇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良好局面。

4、加强农村卫生保健服务工作,加快妇女儿童生存环境的建设,加强农村环境的综合治理。要对农村地区和薄弱领域实行政策倾斜,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支持。把农村卫生厕所建设纳入小城镇建设规划,加强农村的改厕技术指导,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努力提高农村改水受益率、卫生厕所普及率和粪便无害化处理率,加强农村环保,为农村妇女儿童的生存创造良好的环境。

5、消除性别歧视,拓宽妇女就业渠道。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把下岗女工再就业当作一项系统工程来统筹安排。一是要努力拓宽妇女就业渠道,大力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积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开发更多适合妇女从事的工作岗位,提高女性就业人口比重;二是要加强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女自身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增强竞争能力;三是全力落实小额贷款、税收优惠等有关政策,促进下岗女工再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