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二季度,我区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下工业”)生产经营保持良好势头,整体经济快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对全区工业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拉动作用。从被调查的16家样本企业看,进入二季度,企业总体运行良好,营业收入大幅增长。据抽样调查数据显示:二季度全区规下工业样本单位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4692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4.4%,比一季度增速提高14.4个百分点。 一、我区规下工业运行呈现的特点 今年二季度,全区规下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4962千元,同比增长44.4%。年初产成品存货508千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4%。应收账款1223千元,比去年同期减少61.4%。但从微观效益看,今年以来虽然企业生产形势一直向好,但受产品售价下降和原材料、能源价格以及劳工成本上涨所导致的企业投资成本提高等因素影响,企业总收入(工业总产值)与营业利润的增减变化依然不成正比,生产效益依然低迷。规下工业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企业产销形势较好。据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二季度所调查的16家小微企业中正常生产的有6家企业,从每个企业看,生产均比上年有较大幅度增长,产销衔接良好。 2、新增企业助推强劲。新增2家企业(安康市汉滨区张滩镇新建砖厂和汉滨区张滩镇吉贵空心砖厂)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5700千元,占全部样本单位总收入比重近40%,比上年同期增长20%。 3、生产能力(设备)利用率稳步提高。二季度,我区规下工业企业生产设备利用率为67.25%,比去年同期提高8.05个百分点。 5、经营者信心良好。16家被调查企业中有37.5%的企业经营者认为目前企业生产经营比较稳定,企业管理者对当前企业的发展充满信心。 1、企业应收账款增长较快。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许多企业不得不以赊销、货到付款、先干活后结账等方式留住顾客,从而使得企业间的货款回笼周期延长。据二季度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数据显示:6家正常生产企业应收账款共1223千元,被调查企业普遍反映,应收账款中货款拖欠的金额比较大(陕西安康天宝实业有限公司应收账款达1004千元),这也是造成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对目前企业流动资金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没有企业认为流动资金宽裕。 2、经营成本仍居高不下。主要原材料及运输价格不断上涨,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未能通过销售价格上涨转嫁成本,造成了企业生产成本的提高。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本季度规下目录企业主营业务成本134098.8千元,同比增长12.9%。另外,劳动力成本的增长压缩了企业的盈利空间,企业普遍感受到由此带来的压力。 3、企业营业利润逐步下滑。一至二季度,规下工业企业经营效益始终较差,至二季度实现营业利润-1133千元。企业利润下滑主要是由于劳动力成本、原材料价格等资源要素的价格上涨压缩了企业的盈利空间,加之企业也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新产品研发能力。 4、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和熟练技工。据调查问卷结果显示:企业用工仍然紧张,而且尤其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和熟练技工。一方面,由于小微企业发展本身缺技术、缺人才,但又受自身条件限制难以留住人才。另一方面,小微企业为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许多工资都是按“计件”方式结算,而小微企业又普遍存在季节性生产、订单不充足、生产不稳定的现状,工人工资忙时高,闲时低,收入没有稳定的保障,是造成熟练工、技术工严重流失的重要因素。 5、企业资金压力依旧较大。调查的规下工业企业银行借款达4400千元,银行借款利息为241千元。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半数以上企业资金缺口在20%以内,不足五分之一企业资金缺口在20%以上,资金基本正常的企业仅占全部企业的16%。所有企业都存在银行借款需求,只有很少一部分企业能借到所需银行借款,多数企业只能借到部分所需银行借款,三分之一企业不能借到所需银行借款。 三、对规下工业发展的建议 规下工业规模虽小,但总量很大,聚积起来具有相当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前景。因此,关注规下工业的发展,提高规下工业整体实力对助推全区工业经济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对规下工业发展提几点建议: 1、鼓励支持企业创新发展。规下工业企业的发展壮大不仅仅是要注重量的扩张,更要注重产品档次的提高,创造自身品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质量不但是企业的生命,也是产品的生命,有关部门要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引进先进技术,要让企业跳出生产跟风仿造的怪圈,努力发展新产品。通过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企业自身抗风险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 3、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对规下工业需要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协调发展的原则,使其向产业化、集约型转变。重点突出区域特色产业,以高度的产业化建设推动工业经济的发展,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规下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4、注重解决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问题。在加大“银企”对接时,要更多地针对小微企业特点,通过实施更为便捷的小额贷款等方式,有效缓解制约规下工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 5、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向全社会开放的企业信息网络和信息发布渠道,要免费向企业(个体)提供信息服务,提高企业(个体)的信息获得能力和信息开发能力。同时提供技术培训服务,如提供专利技术、技术咨询,进行技术交流,开展技术人才培训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