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点墒情,这烟苗可咋移栽呀?5月3日一大早,68岁的汪金全看着干裂的田块,眉头皱作一团,在田埂上转了一圈又一圈。
老汪是汉滨区茨沟镇柴河村13组的老烟农,眼瞅着烤烟大田移栽的黄金期一天天流逝,烟苗却迟迟下不了田,全家人一年的生计全指望这50亩烟田,他心急如焚。
“有办法了!有办法了!镇上的送水队就来给你送水,汪叔你赶紧把栽烟的人手叫齐。”村党支部书记吴功明远远地向老汪喊了起来。
“没问题,这可帮了我天大的忙!”老汪应声道。
“农时不等人呀。咱们村海拔高、水源少,土壤墒情不足,当务之急就是解决移栽烟苗的浇灌问题。考虑咱们的实际难题,镇上刚组建的运水专线把咱们排在了前面。”吴功明解释道。
柴河村是茨沟镇的重点烤烟种植基地村,率先在全镇探索发展“中高油”优质烟叶生产项目。由于烟叶在采摘、烘烤时期用工量大,可带动周边群众就近务工,实现稳定增收,烤烟产业成为柴河村的支柱产业,2025年计划发展烤烟1500亩。
前期已按计划育好了烟苗,可进入4月以来,气温偏高,持续的干旱让烟苗大田移栽遇到了“拦路虎”。信息不断汇集到镇党委政府,该镇结合汉滨天气情况,组织农业、烟叶公司研判,一致认为必须采取措施,主动作为。关键时刻,“运水专线”应运而生。
“多亏了运水队和技术干部的指导,今年这大难题总算解决了!”汪金全半躬着腰,紧握着水管在田垄间缓缓移动,清澈的水流顺着管口注入预先开好的种植孔,泥土滋滋吸饱水分,老人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近一点的村组,每天每辆车来回五六趟,差不多可以运输50立方米,浇灌十四五亩烟田。”“运水专线”司机王怀锋稳稳地将车停在河岸边,熟练地拉响抽水机。据他介绍,自4月下旬开始,全镇共调配4辆农用车和2辆洒水车组成“运水专线”集中送水,划定10余个主要取水点全天候供水,发放50余台抽水泵及1.6万余米灌溉管线,确保每一户烟田完成移栽。6名司机在茨沟烟站的调度下,早上六点开始,陆续将水送往烟田,成为移动“水窖”。“运水专线”为烟农烟苗移栽蓄足底气。连日来,茨沟镇的一片片烟田里生机涌动,整齐的烟垄、烟农们忙碌的身影汇成一幅热闹的“耕种图”。
一户烟农不丢失,一盘烟苗不浪费,一块烟田不弃种。针对集中连片种植区,调配大型水车循环供水,铺设临时管道解决灌溉;对零散种植地块,使用农用车辆送水入田,确保每一块烟田“有水可浇”。同时对已栽烟田,按照技术员包户责任,视苗情不定期浇水保苗。
针对干旱形势,茨沟镇还制定了《烤烟抗旱保苗应急预案》,组建6支“烟草技术员+农技干部”服务团队深入田间地头,提供科学抗旱等技术培训,结合苗情、水情、户情,同步推广地膜覆盖技术,指导烟农科学灌溉,确保每一滴水都能精准滋润烟苗。截至5月16日,茨沟镇已出动送水车668车次,送水6600余立方米,完成烟苗移栽3680亩,移栽进度达92%。
“烟叶是烟农增收致富的‘金叶子’,要用责任和担当守护烟农的‘希望田’。”汉滨区茨沟烟站站长陈永波说,后期还将继续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田间管理,确保烟叶生产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