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嗡嗡……”5月9日的汉滨区建民街道西山村小麦种植示范基地麦田热浪翻涌,多台联合收割机组成“钢铁方阵”,在金色麦浪中蓄势待发。全区三夏工作暨小麦机收减损技能比武现场会在此火热启幕,一场守护“粮食安全底线”的实战较量正式打响。
“比赛开始!”随着裁判员一声令下,来自全区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和粮油种植大户的17名选手熟练挂挡、踩油门,收割机缓慢驶入麦田。只见参赛选手紧盯仪表盘,操控着机器保持匀速前进,割台精准“咬住”麦秆,金黄麦粒在脱粒滚筒的飞旋中簌簌落下。
比武场边,由农机专家组成的裁判组严阵以待。他们手持测量仪,在收割机经过的区域仔细捡拾散落麦粒,精确计算损失率;手中的秒表精准卡点,将操作时长定格在分秒之间。“留茬高度25厘米,符合标准!”“卸粮过程麦粒抛撒量低于规定值!”现场播报员不断通报数据,引得围观群众阵阵惊叹。
在技能比武的间隙,汉滨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的技术人员化身“田间讲师”,为在场人员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沉浸式”教学。只见技术员站在小型收割机旁,双手熟练地操作着机器,一边操作一边大声讲解:“大家看,启动这个按钮,机器就开始运作了,操作时一定要注意观察周边情况,避免发生意外。”紧接着,他们又来到旋耕机、微耕机前,详细演示每一个操作步骤,从如何调整机器深度,到怎样把控行进方向,无一遗漏。现场的群众纷纷围拢过来,手把手地指导他们实际操作,确保大家真正掌握这些农机操作技术及安全要点。
“我宣布,来自安康山地情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参赛选手陈永文获得第1名!”当比赛结果公布,现场爆发出热烈掌声。陈永文兴奋地说:“能够获奖,得益于区农机部门的技术培训,秘诀就是眼、手、脚配合,根据麦子湿度和密度随时调整档位,就像开车要‘人车合一’!”本次比赛经过激烈角逐,共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随后,区农业农村局领导为获奖选手颁奖,并鼓励大家以此次比赛为契机,将赛场上积累的宝贵经验,转化为即将到来的夏收实战成果,助力粮食颗粒归仓。
据悉,本次现场会同步启动全区2025年“三夏”机收工作,成立了8个机收技术指导组,深入各镇街道开展机收技术指导工作。随着比武现场会的号角吹响,全区大中型联合收割机以及播种机200余台套已完成检修调试,300余名农机手蓄势待发,即将奔赴“三夏”战场。站在田埂上,区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小龙望着翻滚的麦浪信心满满:“我们将以技能比武为抓手,把‘减损即增产’的理念刻进每个农机手心里,坚决打赢夏粮丰收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