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汉滨区果园小学学校持续厚植“礼乐”校园文化沃土,潜心立德树人,以孝义文化为载体,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主阵地作用,通过“孝义润心、孝义启智、孝义养德、孝义导行、孝义共育、孝义培树”6大育人路径,建设孝义环境,挖掘孝义资源,共育孝义文化,培树孝义典型,塑造师生行孝重义的良好品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新时代文明新风尚,让文明之花在校园竞相绽放。学校先后荣获陕西省基础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校园、平安校园、智慧校园示范校、实施素质教育优秀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安康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立德树人实践基地、劳动教育示范校、平安示范校园、创文明星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孝义润心,机制环境展孝义
该校成立“孝义文化进校园”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汉滨区果园小学“孝义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校园孝义行为规范,明确责任分工和任务方法,有计划、分步骤实施孝义文化教育。将孝义文化融入“礼乐”校园文化建设,建设礼乐廊、《弟子规》文化墙、国学文化长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透视墙,利用宣传栏、黑板报、LED屏、公益广告和微信公众号等宣传载体,全方位、立体化地宣传孝义文化,倡导孝义行为,营造浓厚的孝义文化校园氛围,让每一面墙会“说话”,让每一处景能“育人”,使学生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受到孝义文化熏陶。
孝义启智,学习教育知孝义
学校发挥课堂德育主渠道作用,将孝义文化融入课程教学,深入推进孝义文化课程化、校本化实施。把爱党爱国、孝老爱亲、明礼诚信、友善感恩等孝义文化内容纳入学校的工作计划,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开展孝义文化教育,做到有备课、有作业、有检查。注重学科融合,将孝义文化教育渗透到语文、道法、艺术、劳动实践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国学教育的力度,组织学生诵读《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经典,让学生学习和理解孝义文化,体会古人忠国孝亲的道德情感。同时,结合校情学情研发编写《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校本课程,利用社团活动、集会宣讲、主题班会课、思政课教学等方式,将孝义文化中融于课堂教学和主题实践,让学生学习孝义知识,明白孝义内涵。
孝义养德,情感体验明孝义
学校党支部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课”等组织活动,在党员、教职工中宣讲孝义文化,举办“孝老爱亲”道德讲堂,指导少先队通过召开主题班、队会,办主题黑板报,制作主题手抄报,举行“诚信”“感恩”主题演讲,画主题书画作品,开展“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等主题实践活动,培植和践行孝义文化,引领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将5月确定为“师德教育月”,通过举办师德演讲比赛,组织“三级三类”骨干教师参加陕西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培养造就高素质教师队伍”专题网络学习,开展“我为学生做件事”实践活动,实施师德考核评价,撰写学习心得体会,评选“学生最满意教师”等方式,教育引导教职工爱党爱国、爱校爱岗、诚信友善、敬业奉献。
孝义导行,主题实践传孝义
学校广泛开展“孝义”行动,利用“每月一事”“晨诵展示”和“教师节”“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三礼四节(入学礼、开学礼、毕业礼、科技节、艺术节、读书节、体育节)”等重要活动和时间节点开展主题教育,倡议学生为师长制贺卡、写封信、送祝福、唱歌曲、颂诗歌,为父母长辈洗脚捶背端茶水,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教育引导学生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孝敬长辈。利用“重阳节”“中秋节”“学雷锋日”等节日,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孤寡老人家庭、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看望慰问,和爷爷奶奶聊天话家常,捶背捏肩、打扫居室、表演节目,为老人送祝福,教育学生懂得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老助老更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组织开展“每周一提醒、每月一活动、每季一展示、每年一表彰”等常态化的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日行一善、周明一礼、月积一习”,进而在耳濡目染中践行孝义善举,传承孝义文化。
孝义共育,家校协同践孝义
学校大力倡导家长带领学生走进安康市博物馆、藏一角博物馆、家庭家风家教文化主题公园、阅读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参观学习,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受到教育。通过家长会、家访、家庭教育指导讲座等方式,向家长们传达孝义文化的重要性,引导家长们在家庭教育中以身作则,行为示范,培养孩子的孝义意识,做孩子的孝义榜样;开展以孝义主题“家长上讲台”、亲子共读等活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既提高家长孝义素养,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亲子双向奔赴,共同成长。组织学生开展社区公益服务,打扫社区街道环境卫生,参与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探访孤寡老人、邻里互助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践行孝义文化。通过社区共建、未成共建,有效整合学校、家庭、社会孝义教育资源,协同共育孝义文化。
孝义培树,榜样典型扬孝义
果园小学对师生中践行孝义善举,传承孝义精神的先进典型给予大力宣传,发挥榜样典型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在教师中开展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德教育”,提高教职工的“四德”素养,通过开展干部讲坛、道德讲堂、文明志愿服务、“大家访”“立德树人争先锋”“立足岗位做贡献”等主题活动,评选“善行义举榜”“魅力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等先进典型,弘扬爱党爱国、敬业爱岗、崇德向善、感恩奉献的孝义精神。在学生中开展“勤劳之星”“公益之星”“感恩之星”“友善之星”“孝义之星”等各类星级评选,激励师生崇尚孝义文化,践行孝义传统,传承孝义美德。李莹超老师十九年如一日操持家务照顾婆婆,受到同事邻里的一致称赞,2023年被汉滨区妇女联合会授予“好媳妇”称号;六年级2班谭玥瑶同学孝老爱亲、热心公益、多才多艺,被授予2023年度安康市“新时代好少年”称号;四年级5班李增智同学,面对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小小年纪担负起照顾患病父亲及家庭的重任;四年级10班丁国杰同学,最朴素的心愿是“挣钱为身患重病的父亲看病!”。公交车上让座、马路边拾金不昧……市民们送来的一面面锦旗、一声声答谢都是对果小少年善行义举的鼓励和表扬。学校孝义文化建设经验受到安康电视台和汉滨融媒专题报导。
下一步,果园小学将持续加强孝义文化教育,丰富孝义实践形式,不断教育引导师生知孝义、懂孝义、行孝义、扬孝义,努力让孝义文化在校园里孕育厚植,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作者:王婷
编辑:朱世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