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是百姓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基石,也是衡量一个城市群众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汉滨区始终将食品安全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重大民生工程来抓,以贯彻落实“四个最严”要求为根本,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暨省食品安全示范区为重要抓手,不断完善监管机制,压紧压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注重源头治理和过程监管,推动形成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局面,近三年未发生较大以上食品安全事故,市对区食品安全工作考核评议连续3年获优秀等次,2020年被命名为全市食品安全示范县(区),确保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 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大型宣传展板。
扛牢“两个责任” 织密“防护网络”
汉滨区共有食品生产销售单位3865家、餐饮服务单位4829家、小作坊499家、预包装食品1666家、集体配餐企业3家、农贸市场9家,食品监管量大面广,如何才能有效维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和企业主体‘两个责任’是增强食品安全风险防控能力的有效手段,是完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的有力举措。”汉滨区政府分管食品安全的副区长王义清说,汉滨区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建立健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成立了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暨省食品安全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将食品安全责任分解细化,分层分级具体落实到人,做到应包尽包、应配尽配,进一步压紧压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全力推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地见效。
△ 汉滨区市场监管局综合执法大队持续开展“铁拳”行动,对民生领域中食品、药品等重点产品加大执法力度,并依法进行监督抽检。
建立健全分层分级、层级对应的包保工作机制,区级领导41人包保B级主体90家,镇(街道办)领导210人包保C级主体1224家,村(社区)干部892人包保D级主体7355家,实现区、镇、村三级包保全覆盖,全方位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为确保包保有质量、有成效,汉滨区制定了包保责任清单、任务清单、督查清单,加强各部门对主管领域食品安全工作的管理,明确检查事项,细化任务内容,突出督查问责,各级领导包保干部照单履职、挂图作战,按时保质完成每季度至少1次全覆盖的督导检查任务。同时对工作不得力、责任不落实的包保干部进行警示约谈、限期整改并视情况通报,让包保干部切实把包保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
在督促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方面,汉滨区紧盯食品生产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一个重点”,狠抓食品安全宣传培训和食品安全属地责任落实落地“两个环节”,夯实设置管理机构、配备两类人员和培训考核上岗“三项基础”,注重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和纳入监督检查“四项措施”,建立完善食品安全责任制度、自查自纠制度、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培训考核制度、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制度和督促指导制度“五项机制”,压实压紧企业主体责任,目前全区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已实现食品安全管理员配备全覆盖。
△ 2023年12月14日下午,汉滨区食安创建办联合汉滨区市场监管局餐饮股,督导检查餐饮服务单位、小餐饮等明查暗访示范点位。
汉滨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两个责任”机制引领作用,全面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强化大胆探索、协同配合,措施落实、精准发力,构建了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络监管体系,为食品安全监管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锁紧“监管链条” 守好“安全底线”
“你好,我们是市场监管局的工作人员,现在要对你们店里出售的食品进行抽样检查,请予以配合。”近日,汉滨区市场监管局两名工作人员来到城区一家牛肉面馆,向面馆负责人出示工作证后,开始取样。
在面馆负责人的见证下,工作人员将两份牛肉和两块面团装入取样袋,拍照、编号、封口,并将取样门店、时间、样品名称等数据上传至电脑系统,再将样品带到实验室进行检测。
“不定期抽检、随机取样,就警醒了经营主体必须时刻绷紧食品安全生产这根弦。”汉滨区市场监管局局长龚正宏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我们着力打造保障有力的食品安全支撑体系,有效控制各环节食品安全风险,狠抓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问题整治和风险隐患排查,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底线”。
△ 汉滨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在小商店进行执法检查。
强化全程监管。对全区食品生产经营者实施风险分级分类动态管理,采取日常检查、重点巡查等相结合的方式对食品链条上的各类市场主体进行全覆盖监管。建立食品生产经营环节风险隐患清单,靶向发力,针对性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非法添加、农兽药残留超标、未成年人食品安全等各类专项检查,有效规范食品市场秩序,维护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强化智慧监管。建立“汉滨区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通过网络远程检查企业食品经营证照、生产加工过程等,形成监督检查、抽检监测、稽查执法等食品安全闭环监管,让监管更及时、高效。统一使用省食品安全综合监管业务平台、食品安全风险管理平台,和“陕食安”及守护者APP开展执法检查,推广使用“陕冷链”“陕生鲜”等系统。严格落实网络订餐平台责任,保证线上线下餐饮同标同质。
强化重点领域监管。紧盯对学校、养老机构、医疗机构、建筑工地、高速服务站、车站、旅游景区等重点人群、重点领域餐饮监管,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监督模式,织密“一老一小”、农村食品安全保障网。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达到100%,全区300余所学校食堂和集中供餐单位接入“智慧监管平台”系统,监管人员可通过系统查看监督加工过程。加强养老服务机构食品安全监管,进一步规范养老机构食品安全管理,提升养老机构食堂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强化农村集体聚餐备案管理,备案指导率达100%。
△ 2023年12月29日,汉滨区食安创建办联合汉滨区市场监管局餐饮股到吾悦广场餐饮企业等开展食安创建明查暗访工作,同时开展相关宣传指导。
强化过程抽检。充分发挥技术手段作用,强化风险监测预警,提高风险管控水平。开展种植业产品、畜产品、水产品等农产品抽样检测,加强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与防范。在生产、流通、餐饮等环节开展食品监督抽检,对不合格产品全部依法开展核查处置,严防、严控食品安全风险。2023年,全区完成食品监督抽检1001批次,不合格食品35批次,问题发现率3.5 %,不合格食品全部处置到位。
强化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全力以赴做好重大活动的后勤保障工作,建立健全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制度,实现菜单审核、日志记录、抽检检测、食品安全可追溯等保障环节智能化办公及可视化监管,事前对接待单位开展前期检查和指导,事中实施监管人员24小时驻点监管,做到食品安全“零”事故。
推动“全民共治” 构建“食安城市”
食品产业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市民的餐桌,是满足居民多元化食品消费需求、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需要全面参与,社会共治。
强化示范引领。在中心城区商场超市、餐饮酒店、学校食堂、农贸市场、旅游景区、生产企业等重点业态树立包保样板,市区一体、联合打造A、B、C、D级食品安全“两个责任”示范单位60家。通过组织现场观摩学习,将示范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好经验好做法加以总结提炼,示范推介,形成可学习、可推广、可复制的管理体系。其中,金州美食城后厨“4D”管理模式、西城坊特色美食一条街等,已成为工作的亮点和品牌。
△ 2023年10月23日,五里市场监管所发放食品安全、老年人保健食品等宣传资料。
聚焦社会关注的热点和消费者关心的焦点,创新宣传方式载体,精心设计宣传载体和活动,提升创建宣传热度,推动创建宣传,根据工作实际,在人流密集场所、餐饮集聚区等显著位置设置电子显示屏,滚动宣传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内容。在城区4个出入口设置大型宣传栏,印制食品安全创建宣传资料1万余套2.4万余份发放各镇办。在区政府网站、汉滨融媒开设的食品安全示范创建专栏上传创建工作相关报道文章68篇,建立开通“汉食创建”微信公众号,发布和推送汉滨区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动态22期,对接协调各成员单位拍摄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宣传片,制作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宣传音频,动员号召各镇(街道)、经营主体轮流播放,发放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满意度调查问卷并收集到网络调查问卷23225份,形成良好舆论氛围。
充分调动全民参与创建的积极性,大力开展食品安全“你点我检”“你我同查”等活动,推行食品安全“红黑榜”制度,定期公示餐饮、食品流通、食品小作坊动态管理情况,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让群众对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更有信心、更为满意。
△ 食品安全你我同查活动。
紧盯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将“生态特色食品产业”作为重点产业之一,出台系列支持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全力推动食品产业提档升级,营造食品产业良好发展环境,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食品安全无小事,百姓健康记心间。正是因为把食品安全作为一项惠民工程,时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很好地解决了食品安全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的问题,百姓舌尖上的食品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食之放心”“食之满意”越来越成为市民的共识,美食逐渐成为汉滨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也是提升市民幸福感的重要源泉。
汉滨区政府区长吴大林说:“汉滨区将持续巩固提升创城成果,不断健全完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持续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水平,以更大决心、更高标准、更严监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