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个课堂”】 汉滨区建民初中:涵养山水文化 躬行大爱教育

作者: 来源:区教体局 发布时间:2023-06-14 15:01

近年来,汉滨区建民初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有效落实“五项管理”,着力推进“双减”工作,营造“山水大爱,仁智建民”为主题的校园文化,践行“大胸怀,大智慧,大信心”建中精神,铸大爱师德,不断完善“339”党建、德育、教学、综合课程模式,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面对全体学生、落实对人的教育为出发点,通过大爱育心、山水育行、仁智育才三大路径,建设家国情怀、生命健康、团队协作、自然教育、规范教育、自我教育、科学文化、精品社团、综合实践九大课程群,行大爱教育,育大爱学生,落实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大爱育心  立德铸魂

办学以育人为本,教育以大爱铸就。教育的核心是育人,而育人的核心就是实施“爱”的教育。爱的真谛在于尊重生命的存在和发展,在于对学生的一生负责。

学校以党建工作统领全局,构建“339”党建管理模式,即三心三魂九大工程,形成大爱育心教育体系:在党员层面,发挥先锋作用,通过推行党性修养工程、凝神聚力工程、锤炼作风工程,加强作风建设,引领全体党员一心向党,以党性为魂;在教师层面,推行专业成长工程、榜样引领工程、关心关爱工程,提高师德修养,引领专业成长,勉励全体教师一心从教,以师德为魂;在学生层面,以立德树人为目标,落实五育并举,推行立德铸魂工程、全面发展工程、爱心帮扶工程,引领全体教师一心树人,以立德为魂。

大爱育心课程群包括三大课程:一是家国情怀课程。学校通过开展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实践活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组织学生走进烈士陵园、牛蹄岭战役遗址、参观安康博物馆等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红色教育,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二是生命健康课程。学校以学生健康成长和终身健康为核心,覆盖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领域,关注影响生长发育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因素,帮助学生树立关爱生命、热爱生活的观念,形成健康意识,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健康素养。开设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安全应急与避险、传染病预防、预防欺凌等系列课程,每学期开展“四个一”综合素质评价,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开展体育、艺术、书法、演讲等活动,培养终身受益的高雅情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阳光自信、快乐成长。三是团队协作课程。一滴水只有投身于大海才不会泯灭,一粒沙只有跻身于沙滩才不会被吹散,一只雁只有排列于雁队才能飞得更高更远。通过开展小组合作、综合实践、体育竞赛、劳动教育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团队意识,激发出团队的潜力,形成集体凝聚力,让每个学生产生归属感、使命感、荣誉感,创造更丰硕的成果。

山水育行  育德树人

在学生德育工作方面,学校积极探索与育人目标相契合的德育目标,构建起了践行规范教育、自我教育、主题教育三大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社会责任三大核心素养,通过组织开展“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系列教育活动,培育学生励志成长、厚德载物、家国情怀、公平公正、诚信友爱、上善若水、修身律己、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等“九德”,构建山水育行教育体系,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公民素养、理想情怀等多方面开展德育工作,以求培养厚德载物、信念坚定、自强不息、包容坚韧的时代新人。

学校积极联系校内外的社会力量,融合多种教育资源,将丰富的生活素材转化为德育的活水源泉,让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深入学子内心,在实践中感悟体会,在积极参与中体验成长,实现“山水育行”德育培养目标。

山水育行课程群包括三大块:一是自然教育课程。“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建民初中周边有丰富的山水自然资源,学校定期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开展徒步远行、踏青采茶等自然教育活动,让学生感受自然魅力,体悟自然哲理,培育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二是规范教育课程。从七年级入学开始,对学生站立行走、语言文明、仪容仪表等方面进行规范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作业本书写和收交方法,书桌的整理、课本的笔记,小组合作学习的管理细则等方面进行规范教育,落实严格规范管理要求,为专注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三是自我教育课程。学校推行自主管理模式,“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服务学校、服务班级的管理中,让学生通过自我管理、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改正,自我完善,从而把教育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教育。

仁智育才  建国君民

学校着力三个层面开展工作,落实三个目标,推行“339”教学模式,形成仁智育才管理体系。三个层面和三大目标是,面向全体,夯实基础;面向分层,拓宽视野;面向个体,发展特长,推行仁智育才“科学文化课程、精品社团课程、综合实践课程”三大课程群。

仁智育才课程群包括三大类:一是科学文化课程。建民初中落实科学文化课程学习,推行教学“339”教学模式。“339”大循环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深入开展教研。课前通过集体备课体现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针对学科基本知识技能、学科探究思维、学科综合素养深入研讨,形成优质教案、优质学案、优质课件三大成果。

根据各个阶段教学目标的不同,落实课前基本知识归类、初步感知、记忆;课中合作、展示、精评运用;课后巩固检查、梯度练习、分层提高。并根据三个学习阶段不同学习目标落实三个检查,让学生的自主预习、课堂活动、课后归纳总结与反思紧密相连,培养学生学习计划、自主预习、合作探究、记忆表达、高效听课、检测反思、复习整合、自我调节、创新实践等9种综合素养,形成系统化的“339”大循环教学模式,为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是精品社团课程。学校着力打造特色鲜明,活动丰富的精品社团,把社团建设作为扎实推进“双减”政策的有效载体,根据学校特色发展、结合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开展了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径、舞蹈、美术、航模、书法、象棋、劳动等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每学期开展体育艺术节、科技活动节,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和课后服务形式,落实了“双减”政策,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是综合实践课程。推行“双减”政策以来,学校合理利用校园资源,学校在校内开辟了5亩劳动实践基地,划分为蔬菜种植、粮食种植、花卉种植、果树种植等区域,分配到22个班级,从播种、松土、施肥、打尖、搭架到果实成熟采摘,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学习劳动知识,磨练坚定意志。

学校积极开展综合实践,组织学生参观安康市博物馆,了解安康历史变迁,根植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参观安康市科技馆感受科技魅力,走进安康职业技术学院综合素质拓展中心学习急救知识,学习茶艺、体验职业角色;2023年清明节前夕组织学生徒步前往牛蹄岭战斗遗址公园,开展以“追寻红色足迹,锤炼坚定信仰”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综合实践活动;“学雷锋活动月”组织青年志愿者前往敬老院送温暖、献爱心……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开拓学生视野,锤炼知行合一的品质。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双减”工作落实意义重大深远,建民初中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优化丰富山水文化体系,构建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提升我校的办学品牌。全体建中人定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学生为己任,以“双减”为抓手,探索减负增效的育人路径,让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享受幸福,健康成长。(通讯员  周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