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沿着蜿蜒盘旋的水泥路,走进汉滨区五里镇白马石村,满目柔嫩的新绿和斑斓春花正妆点着村落的沟沟坎坎。站在阳光洒满枝叶的花树下,五里工业集中区驻白马石村第一书记刘帅正热络地和村民们拉着家常。“陈叔,你今年种了多少油菜?添的猪崽价格咋样?”“村上今年要发展几家民宿,你们以后自己制作的农特产就不愁销路了……”
与乡里乡亲生活实际、切身利益相关的话题,几乎每日都会在走访入户的过程中被提及。从2018年五里工业集中区包抓白马石村开始,多任第一书记、多个驻村队员将青春和汗水挥洒在了这片原本贫瘠的土地上,在工业园区真金白银的支持帮扶下,政府政策的落地实施下,该村的乡土面貌得以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而今,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共同富裕的振兴目标,刘帅接过了第一书记的“指挥棒”,带着多年扎根基层的经验,服务群众的初心,五里工业集中区的重托,进一步夯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帮扶责任,带领白马石村的乡亲们扬鞭奋蹄,奔向更美好的新生活。
产业发展底气足
“十二五”以来,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让白马石村大量青壮年纷纷搬离山区,村庄空心化、家庭离散化、人口老龄化、土地撂荒化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十三五”贫困人口筛查初期,白马石村的贫困发生率一度达到了50%以上,摆在尚有2800余人口的白马石村面前的,是亟待解决的致富问题。
数年来,在五里工业集中区的帮扶下,白马石村的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从多到精的转变。行走在村组小道上,到处都是翻耕一新的梯田坡地,农作物在春风细雨的召唤下,冒出深深浅浅的绿芽。
在白马石村10组的地畔边,约600亩的魔芋正铆足劲地生长,这是村干部李永林带头发展的产业。“2016年,我们成立了汉滨区秦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中间因为一些别的因素,没有把土地资源盘活,产业效益不太可观。2021年,在五里工业集中区的帮扶带动下,我们对接了集中区的芋硒王、悠源魔芋等企业,开始发展魔芋产业,今年还准备扩大种植规模,增加种植品类。”因为解决了销售端的难题,李永林发展产业的热情被点燃。“去年我们种了30亩南瓜,收获时全部卖到工业园区的企业,直接收益13000多元,这在以往都不敢想,被农户用来喂猪的南瓜还能卖出高价钱。”爽朗的笑声中,既是村干部又是村民的李永林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而放眼全村,有机肥、蚕桑、粮油、中药材等产业都已呈现多点开花之势,因为有五里工业集中区这个实力强劲的“娘家”,该村的致富能人们发展产业时不再畏首畏尾,纷纷返乡投身农业,让白马石村洋溢着产业迸发的勃勃生机。
能人引领促增收
几场春雨浸润后,北山红中药材种植现代农业园区的500亩虎杖开始冒出嫩绿的芽头,只消半个月,这片虎杖便能长得又高又直,葱茏的枝叶将释放出蓬勃的生命力。园区负责人卜先洪指着绵亘到远处的山坡尽头,讲起了自己的“致富经”。“我就是白马石村的人,2021年,我流转了60多亩土地栽种虎杖,到今年陆陆续续发展到600亩左右的规模,作为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中药材,虎杖管护简单、适应性强,很适合山区种植,等到全部进入丰产期后,收入可以达到亩均一万元。”
除了在本村种植中药材,卜先洪还在五里镇水泥湾村发展了千亩粮油。蓝天白云下,一望无际的小麦正蓄势生长,籽粒渐渐变得饱满。卜先洪说:“今年我还准备扩大规模,争取将粮油种植面积从一千亩扩张到两千亩,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形成年产大豆油200吨、玉米油100吨、菜籽油100吨的生产能力,预计新增效益1200万元,同时将增加农产品贮藏能力,提高农产品商品化处理程度,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提升汉滨区粮油基地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在产业带动方面,能够解决当地至少36户117人的就业安置问题,达到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的目标,不仅稳定富硒粮油产业发展,也促进了农民增收,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在卜先洪等产业大户积极发展的过程中,五里工业集中区采取稳步跟进的方式,在企业需要申报材料、销售农产品、拓展生产链等环节及时给予帮助,使得企业发展底气更足、后劲更强,具有更加充分的动能施展拳脚。
5年的对接帮扶中,五里工业集中区管委会见证着白马石村的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从多到精的转变,一批批致富带头人在政策支持、大力帮扶下,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最终形成产业矩阵,为白马石村早日实现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沃野田畴遍地生金。
农旅携手总相宜
白马石村因村内几块形似白马的石头而得名,古老的白马传说在这片土地上回荡,层层叠叠的梯田和纵览五里全貌的海拔赋予了村落别样的风韵。
因着离城近的优势和产业的渐入佳境,当地一些能人大户开始把目光瞄向了旅游业。在该村20组,低处的丘陵原野种满了果木花卉,青瓦泥墙的四合院散落在马路边。村支部副书记柳成春指着一栋两进的四合院对记者介绍道:“那是我们家的老房子,现在不是要讲农旅融合嘛,我们去年投资两百多万,把老房子改造翻新,预计今年五一就可以开门迎客了。”
走进其间,“外面五千年,里面五星级”的民宿似是点燃了内心深处的乡愁。“今年我们打算培育5家民宿,同时在民宿周边发展林果产业,建设好配套基础设施。利用白马石村离城近的优势,吸引城区和周边的客源体验我们的乡村民宿,进一步带动农产品销售,把更多村民镶嵌在农旅产业链上,带领他们增收致富。”提起今年的帮扶计划,刘帅侃侃而谈。
而随着村上发展的步伐加快,一些新的产业机遇也来到了白马石村。据统计,目前全村有猪、牛、羊专业养殖户共57户,注册合作社13家、家庭农场2家,年出栏率呈逐步增长的趋势,也正是因为村上有着养殖的传统,陕西田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才在数年前选择落户白马石村,经营畜禽粪污及有机微生物肥料等的研发、生产、销售,不仅能够有效利用好当地的废弃资源,还增加了农户收入,保护了生态环境。
如今,白马石村的产业逐步朝着特色发展,向着高峰迈进,“农业+”的文章在五里工业集中区的帮扶和当地党委政府的高位谋划下愈发浓墨重彩,蜕变为粮仓满、果蔬丰、百姓富、乡村美的瑰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