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汉滨区“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高中生物组)跟进引领活动在汉滨区江北高中举行。安康市教研室徐亚直老师、汉滨区教研室应炯老师、名师引领行动团队成员以及来自汉滨高中、江北高中、张滩高中、瀛湖高中等学校的参训教师参加活动。
本次活动主要听取了江北高中李论密老师、瀛湖高中吴海鹏老师和江北高中李达刚老师3位老师的研讨课。李论密老师执教了《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研讨课。她首先通过“边界”导入,然后以学案为依托,根据细胞膜的功能、对细胞膜的成分的探究及对细胞膜的结构的探索三个任务驱动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相关内容的学习,并最终利用卡片构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整个课堂教学内容充实,环节紧凑,将生物科学核心素养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同时培养了学生构建模型的科学思维能力。
吴海鹏老师展示了《细胞分裂图像判定及模型构建》研讨课。吴老师先带领学生们复习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等相关知识,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卡片构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最终展示了学生构建的模型。整个课堂学生高度参与,充分的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李达刚老师带来了《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和《遗传信息的转录》两节微型课。《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中李老师以文件的打印复制导入遗传物质DNA的复制,提出问题DNA如何复制?接着引导学生做出假设是半保留复制还是全保留复制,然后通过同位素标记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验证DNA的复制方式,最后得出半保留复制的结论。整个过程逻辑缜密,环环相扣,一气呵成;《遗传信息的转录》李老师用转基因棉花导入新课,接着通过比较DNA与RNA的组成引导学生认同RNA作为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信使,然后让学生结合学案以小组为单位探究转录的过程。最后归纳转录的相关知识,整个过程注重学生的引导和科学思维的培养,是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升了素养。
课后交流研讨中,3位老师分别进行了教学反思,并与听课教师进行了交流研讨。各位老师充分肯定了3位老师课堂的亮点,同时根据课堂上的遗憾提出了改进的措施。大家畅所欲言、意犹未尽,在共同体活动的参与中收获满满。
唐军名师工作室通过此次活动,搭建了城乡教师交流平台,促进了城乡教师的深度交流,促使名师团队成员在共同体中得到了成长。(唐军名师工作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