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四月,谷雨时,正值魔芋种植的关键时节,茨沟镇营盘垭村锦悦园种植合作社的魔芋种植基地里,村民们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正抢抓时节,开沟、起垄、拉线、撒灰、放种、覆盖……忙个不停,一派热火朝天的春耕景象。
在茨沟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区质安站的驻村帮扶下,营盘垭村以党支部+合作社模式,结合自身发展优势,以盘活闲置土地资源为切入点,积极探索林下魔芋种植,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魔芋是一种喜湿怕水浸、喜温怕干旱的植物,选择适宜区域气候的魔芋品种尤为重要。一代芋种种下一年后,便可采挖单个达2公斤左右的成品芋售卖,留下个头小的魔芋作为芋种继续繁殖培育,一亩的魔芋种第二年最少可扩大到五亩,极大的节约了用种成本。
为进一步推动魔芋产业提质增效,锦悦园种植合作社因地制宜,挑选芋种,紧抓关键节点,不断探索优化种植模式。优选株型矮化、抗性强、产量稳定、子芋数量多的黑杆花魔芋,以“玉米+”套种模式,利用玉米茎秆高的特点,给魔芋拉上大自然的“绿色遮阳网”,防止强光灼伤魔芋茎叶,同时利用魔芋种植肥料疏松土壤,助玉米增产增收,提升了土地利用价值,又实现粮经作物共同发展,实现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双提升”。
“近期雨量增多,一定要宽垄窄种,做好水肥一体化管理才能防止雨季魔芋泡水软腐。”技术人员耐心强调着防洪涝的技术措施。近年来,为进一步促进规模化科学化规范化种植魔芋,提升“林下魔芋”种植收益,营盘垭村通过发展合作社,土地流转和园区务工,依托“支部+合作社+散户”的发展模式,整合富余土地、劳动力资源,引导农户发展魔芋种植,提供芋种和技术,发展订单农业,解决农户没有种、不会种、怎么卖的问题,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一份土地、多份收入”。
去年,锦悦园种植合作社种植林下魔芋100余亩,平均亩产值收入高达3000~4000元,全年总产值达30万元,全年累计用工劳务支出10万元,土地流转费用2万元,带动群众增收致富8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