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汉滨区人民政府> 互动交流> 民意征集> 正文内容

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办 关于对《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的公告

时间:2021-07-09 10:05  作者:源自: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扎实做好我区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根据中央和省市“八五”普法规划,司法局牵头起草了《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现将全文公布,全面征集社会各界意见。意见可以通过信件、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征求意见日期为2021710日-2021810日。 

联系人:熊荣艳        联系电话:18691587623

联系邮箱:472033857@qq.com 

汉滨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办

2021年7月9日 

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办、区委宣传部、区委普法办、区司法局

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

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区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规划20162020年顺利实施完成,干部群众法治观念不断增强,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日益提高,工作力度大、措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七五”普法工作总体处于前列,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法治特派员”制度、新媒体法治宣传和“互联网+普法”等工作在全市走在前列,有力服务了全区的中心工作、服务了群众。

“十四五”时期,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迫切需要深刻认识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加大全民普法力度,找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进一步提升全体公民法治素养,推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扎实做好我区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根据中央和省市“八五”普法规划,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总体要求

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五项要求”“五个扎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以服务全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为主题,以使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为目标,以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为重点,以提高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工作力点,完善和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紧紧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为汉滨新时代追赶超越、引领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二)主要目标

2025年,全区普法宣传教育机制不断完善“谁执法谁普法”等普法责任制有效落实,完备的制度体系、精准的实施体系、科学的评价体系和健全的责任体系基本形成。公民法治素养和公民对法律法规的知晓度、法治精神的认同度、法治实践的参与度明显提高,普法工作体系更加健全,公民法治素养持续提升。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深入推进,普法依法治理提档升级工程创新发展,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显著提升,全社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显著改善。

(三)工作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全民普法的全过程、各方面,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规范化,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普法理念和工作导向,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普法工作实践中,不断增进汉滨人民福祉。

坚持服务工作大局。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促进依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为汉滨新时代追赶超越、引领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支撑

坚持与法治实践融合。深化全民普法工作创新,在执法、司法和开展公共法律服务过程中实时普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运用新技术新媒体推进智慧普法,提升普法工作的覆盖面和实效性。      坚持领导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带头牢牢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推动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带动全体公民尊崇法治、厉行法治,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二、重点任务

(一)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其在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中的领导地位,引领全民普法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和战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创造性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遵循,是引领法治中国建设在新时代实现更大发展的思想旗帜。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为法治中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中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

推进全民守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八五”普法期间,全区各镇(街道)、各部门要全面、深入、系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学深悟透、融会贯通上下更大功夫,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作为总抓手,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成效转化为推进普法依法治理科学发展的生动实践,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积法治之势,在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全面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汉滨把法治精神、法治意识、法治观念熔铸到人们的头脑中,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让良法善治的法治汉滨更加美好。

突出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用其引领全民普法工作,把科学思想转化为法治宣传教育的实际成效。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完整准确全面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确保法治宣传教育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重点内容、党校行政学院重点课程,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学习、模范践行。结合法宣传教育工作,运用各类融媒体手段和平台,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人心。

(二)引导全社会宣传宪法法律,明确普法重点内容,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全面贯彻实施宪法。要大力弘扬宪法精神,营造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浓厚氛围深入宣传宪法国旗法国歌法等相关法,强化国家认同。全面落实宪法宣誓制度,加强宪法实施案例宣传,结合“12.4”国家宪法日,开展“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在国家工作人员就职仪式、青少年成人仪式和学生毕业仪式等活动中设置礼敬宪法环节,在有条件的地建设宪法主题场馆、公园或长廊。阐释好宪法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深入宣传民法典。以民法典颁布日为契机,每年5月组织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月活动,提高运用民法典维护人民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和水平,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推动各级党和国家机关带头学习宣传民法典,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做学习、遵守、维护民法典的表率,把民法典作为行政决策、行政管理、行政监督的重要标尺。加强青少年民法典普法,制作高质量民法典普法宣传品,建好用好民法典普法阵地,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民法典普法中的运用,增强民法典宣传实效,使全社会了解熟悉民法典的新规定新概念新精神。

专栏1  “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

1.组织编写民法典读物,创作民法典公益广告、短视等普法优质产品。

2.成立民法典宣讲团,面向基层开展宣讲。

3.充分利用全媒体、运用案例宣传民法典,开展民法典知识竞赛。

4.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在公园或广场开设民法典主题宣传。

深入宣传与促进高质量发展、与社会治理现代化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大力宣传国家基本法律,加强宣传优化营商环境、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大力宣传外商投资法等涉外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大力宣传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国家安全法、反分裂国家法、国防法、反恐怖主义法、生物安全法、网络安全法等,组织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普法宣传活动。大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包括秦岭、大巴山、汉江、食品药品安全、扫黑除恶、防非处非、乡村振兴、安全生产、毒品预防、校园安全(防范校园霸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防范拖欠农民工工资)、防治家庭暴力、反电信诈骗、个人信息保护等群众关心关注的法律法规,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适应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与时俱进地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加强对“十四五”期间制定和修改的法律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宣传教育。

深入宣传党内法规。以党章、准则、条例为重点,注重党内法规宣传与国家法律宣传的接和协调。将党内法规列入党组织“三会一课”内容,把学习掌握党内法规作为合格党员的基本要求充分发挥牛蹄岭战斗遗址、陕南抗日第一军纪念教育功能和重要作用。把学习延安精神作为对党员开展党内法规教育、净化政治生态的有力思想武器,促进党内法规学习宣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三)实行公民终身法治教育,突出普法重点对象,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

加强国家工作人员法治教育,纳入干部教育体系。充分发挥领导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压紧压实各镇(街道)、各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强化各级领导干部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制度,分级分类明确领导干部履职应当学习掌握的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依法履职情况纳入干部的考核考评。坚持开展学法用法考试,有计划组织级以上领导干部通过现场或网络旁听法庭庭审,引导领导干部、公职人员带头做宪法法律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教育引导青少年从小养成尊法守法的行为和习惯,推进教师网络法治教育培训,5年内对所有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进行1次轮训。持续举行学生“学宪法讲宪法”国家宪法日“宪法晨读”青少年网上学法用法秋季开学“法律进学校”“红领巾法学院”等创建活动。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确保我区建成一至两个青少年法治教育示范基地。加强对中小学在校学生的普法宣传教育,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分层分类开展法治教育,纳入社会教育体系。

加强基层组织负责人学法用法工作,开展村社区“两委”干部法治教育培训,提高基层干部依法办事意识和依法治理能力。加强基层行政执法人员法治教育培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使其更加自觉地依法执法、依法用权。

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管理和从业人员法治教育培训,促进依法诚信经营管理。通过法治宣传教育,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管理和从业人员树立法治意识,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促进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优化营商环境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根据妇女、残疾人、老年人、农民工等群体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其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专栏2  加强民族、宗教领域法治教育

1.深入开展法治教育,并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民族团结融合。

2.加强对少数民族党政干部法律法规培训力度,深入开展党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进宗教场所活动。

(四)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打造法治文化精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加强基层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基本实现全区每个镇街道至少有一个普法宣传场所,每个村社区至少有一个法治文化宣传栏长廊、橱窗)。加大法治文化惠民力度,充分利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广泛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组织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艺团体开展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积极推广“六好司法所”等经验和做法。

繁荣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汲取汉调二黄陕南民歌剧、三句半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精华,组织创作一批法治文化精品,创建一批法治品牌栏目。弘扬善良风俗、家规家训等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法治内涵,让崇德尚法精神在家庭中生根。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优越性、新时代法治建设实践成果和中华优秀传统法文化,阐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法治内涵和法治主张。

(五)深化基层、行业、专项依法治理,扎实有序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推进普法与依法治理有机融合

加强基层依法治理。1.扎实开展“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活动。完善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整合政法力量完善“一村(社区)一政法干警”制度,创新工作方式,出台便民措施,推进乡村依法治理,促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聚焦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法治需求,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更好地满足乡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公共法律服务需求,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深化法治乡村社区建设,实施农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完善和落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制度,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3.加强乡村社区依法治理开展面向家庭的普法主题实践活动,建设模范守法家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社会矛盾纠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矛盾不上交”,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4.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推动全面依法治国各项措施在乡村社区落地生根。5.深化依法治校推进各级各类学校健全依法治理制度体系,依法办学、依法执教,落实聘任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制度,深化学校及周边环境依法治理,开展防范校园欺凌、性侵害、毒品、诈骗等方面的法治教育。6.深化依法治企落实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加强企业法治文化建设,提高经营管理人员依法经营、依法管理能力,推动企业依法依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合规建设,防范法律风险,提升企业法治化水平健全完善企业法律顾问制度。

专栏3  农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

1.以村干部、村妇联执委、人民调解员、网格员、村民小组长、退役军人等为重点,加快培养“法律明白人”。

2.制定农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规范。

3.加强培训、考核和动态管理。

4.建立激励机制。

深化“法律进网络”。善网络管理制度规范,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提高网民法治意识,引导广大网民崇德守法、文明互动、理性表达。加强对网络企业管理和从业人员法治教育,推动网络企业自觉履行主体责任,做到依法依规经营。完拓展普法网络平台,以互联网思维和全媒体视角深耕智慧普法,充分利用智慧普法平台、互联网等信息平台,免费向公民提供查阅法律、法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司法解释和党内法规的信息服务,实时发布普法动态。

开展专项依法治理。加强社会应急状态下的专项依法治理,开展公共卫生安全、传染病防治、防灾减灾救灾、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等方面的法治宣传教育。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法治宣传,结合汉滨区情,相关镇(街道)和职能部门要重点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等法律法规。加强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等方面的法治宣传教育,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加强重大金融风险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加强电信诈骗、扶贫资金、征地补偿、移民搬迁、就业医疗等涉及民生领域的法治宣传教育,依法维护社会秩序。

(六)深化法治实践,加强传统手段与科技运用,着力提高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

推进严格执法,把普法融入执法过程。制定执法办案中开展普法的工作指引,加强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相关法律规范的普法宣传教育,实现执法办案的全员普法、全程普法。在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中,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在行政复议工作中,引导教育当事人依法维权、表达诉求。

推进公正司法,把普法融入司法过程。推动国家工作人员旁听庭审常态化制度化,充分运用公开开庭、巡回审判、庭审现场直播、生效法律文书统一上网和公开查询等形式宣讲法律,引导在庭审公开网、普法网、法律服务网观看庭审活动。加大以案普法力度,落实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法治工作者以案释法制度和典型案例发布制度。

完善服务体系,把普法融入公共法律服务。持续推动优质法律服务资源下沉,律师、人民调解员等法律服务工作者在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法律援助、调处矛盾纠纷、参与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处理时,加强释法析理,引导当事人和社会公众依法办事、依法维权。针对人民群众日常生活遇到的具体法律问题,及时开展有针对性的普法,充分利用典型案件及时向公众进行法律解读,使典型案件依法解决的过程成为全民普法的公开课。

推进全民守法,运用社会力量开展普法。统筹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发挥各级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普法中的作用,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参与普法的渠道。组建“八五”普法讲师团和普法志愿者队伍,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把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与推进依法治理等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把公民法治素养的基本要求融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融入文明创建、法治示范创建和平安建设活动,从遵守交通规则、培养垃圾分类习惯、制止餐饮浪费等日常生活行为抓起,让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养成守法习惯。通过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正义可期待、权利有保障、义务须履行。

专栏4  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

1.制定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工作方案,分步骤、有重点地有序推进。

2.针对不同群体,制定相应目标、任务和措施,分类实施

创新方式方法,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开展精准普法。丰富普法内容鼓励公众创作个性化普法产品,加强对优秀自媒体普法作品制作的引导,加大音视频普法内容供给,注重短视频在普法中的运用,增强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充分利用国家宪法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知识产权宣传周等重要节点开展普法活动,提高普法产品供给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加强法治传播规律的基础理论研究,加强新时代全民普法工作的应用性、对策性研究。创新普法手段促进单向式传播向互动式、服务式、场景式传播转变,增强受众的参与感、体验感、获得感,使普法更接地气,更为群众喜爱。建设融“报、网、端、微、屏”于一体的全媒体法治传播体系,使互联网变成普法创新发展的最大增量。拓展普法载体落实媒体公益普法责任,推动广播电视、报纸期刊、互联网等大众传媒承担公益普法责任,在重要版面、重要频道、重要时段设置普法专栏专题,针对社会热点和典型案件及时开展权威准确的法律解读,把法治类公益广告纳入媒体公益广告内容。

专栏5  全区智慧普法平台建设

加强全国智慧普法平台的推广应用,使之成为普法工作的好帮手,成为公民学法重要渠道。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镇(街道)、各部门要把推进全民守法普法摆上重要工作日程,科学制定本区域、本系统、本部门普法五年规划,认真组织实施。把普法工作纳入本区域、本系统、本部门法治建设总体部署,纳入综合绩考核、平安建设、文明创建等考核评价内容,定期听取汇报,研究解决问题。要推动党政主要负人切实履行法治建设第责任人职责,落实党委党组书记点评法治工作机制,认真履行普法领导责任,落实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制度。

(二)健全体制机制。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人大监督、政协支持、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参与、人民群众为主体的法治宣传教育体制,形成大普法工作格局。全面依法治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要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各级普法办事机构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组织推动、检查指导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完善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对守法行为的正向激励和对违法行为的惩戒制度,健全信用奖惩和信用修复机制,大力宣传表彰崇法向善、坚守法治的模范人物,注重选树群众身边的普法先进典型。

(三)夯实基层基础。坚持“落实靠基层、落实到基层”,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根本的工作导向,从政策、制度、机制上,从人员配备数量、待遇、经费、装备等方面,切实向普法基层一线倾斜、下沉。加强对全区普法工作人员的系统培训,注重加强能力建设。加大对基层司法所开展普法工作的指导支持力度,提升司法所普法工作水平。鼓励具有法律职业资格的人员,参与充实到普法工作一线大力推进法治专门队伍的革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

(四)狠抓任务落实。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完善国家机关普法任清单制度,细化普法内容、措施标准和责任。全面推行“谁执法谁普法”年度履职报告评议工作,提高评议质量。逐步形成清单管理、跟踪提示、督促指导、评估反馈的管理模式,压实各责任单位普法职责。推行“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促进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加强本系统本行业本单位人员学法用法,加强对管理服务对象进行普法。

(五)落实工作经费。加强经费保障,强化各级财政对规划实施的保障作用,把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经费列入本级预算,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适时调整增长。按规定把普法列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鼓励、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支持普法工作,加强规范和管理。

(六)突出评估检查。健全普法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开展中期评估和总结验收,加强规划实施中的动态监测,开展规划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对工作突出的进行通报表扬。开展终期总结验收,加强检查结果的运用。分别推荐、表彰和奖励全国、全省、全市和全区普法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依法治理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加强日常指导和监督,及时发现、总结、推广经验,推动全民普法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坚持问题导向,注重清单化、项目化推进。对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履行普法责任不到位的,依照有关规定,发出普法提示函或建议书,必要时进行约谈,提出整改要求;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进行通报批评,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区人大常委会加强对全普法工作的监督和专项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