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滨区南门小学党支部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秉持学校“连着家方向、暖着心成长”的“家”文化理念,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履职尽责多措并举,打造了“党建领航,做有温度的教育”特色党支部工作品牌,构建“1+2+N”协同工作模式,全面推进支部党建工作落实落细,进一步推动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打造“一个堡垒”:夯实发展基础,党建引领聚力。
党支部扎实履行“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职责,严格执行“三重一大”议事规程,充当发展建设中的“总舵手”。支部委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着力打造一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干部队伍。支部各项工作流程规范,务求实效,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接地气地开展“三会一课”,创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开展了“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共学新年贺词、“赓续红色血脉 汲取奋进力量”红色观影、“喜迎二十大、同心护未来”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红色诵读庆七一”“争当志愿者、创文做贡献”等特色党日活动,锤炼党员教师党性,激发党支部工作活力,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引航学校发展。
坚守“两个阵地”:线上线下联动,学习提效助力。
紧跟新时代融媒步伐,开拓线上学习阵地。支部运用学习强国、智慧党建、安康先锋等线上学习平台,每月组织专题学习。教师全年撰写学习笔记近两万字,党员教师撰写心得体会六篇。依托“红领巾爱学习”“青年大课堂”平台以及学校微信公众号平台“党史课堂”推动少先队员将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营造红色学习氛围,坚守线下学习阵地。支部充分利用校园公共区域打造红色文化。利用透视化围墙布置红色文化长廊,紧紧围绕“喜迎二十大”重点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效,彰显楷模先锋、时代英雄力量,让红色文化成为每名师生成长奋进的精神动力。在党员活动室设置“红色图书柜”,购置党史学习教育用书,订阅《当代陕西》《陕西日报》等党建期刊,供党员借阅学习,号召党员教师阅读红色经典,传承红色精神。设置投影智屏,为“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专题培训”等活动的开展提效助力,引导党员教师深入学习,用党的先进理论来武装思想,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创建“ N 项成果”:加强融合创新,抓点拓面发力。
支部始终坚持思政引领、实践育人,持续深化“党建+”特色工作品牌,全方位深层次推进N项特色举措。抓点拓面持续发力,推进党建工作持续纵深发展,强化信仰培育,厚植文化底蕴,提高立德树人的实效。
深化“党建+教育教学”,形成教学引领示范。支部坚持“发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育”的工作思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发挥“党员示范课”的先锋示范作用,引导广大党员在本职岗位上带头学习强素质,带头创新争一流。推进红色教育进课堂,健全德育实践教学体系,各学科老师结合党史深挖教材,语文课和道德与法治课讲革命历史、优良传统与红色精神、音乐课唱爱国歌曲、美术课画新中国发展伟大成就、体育课学习中华传统武术操等活动。党建引领并线强化四项措施落实“双减”任务,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课后服务内涵,加强体音美等薄弱学科建设,促进学生全面综合发展,切实解决家长“急难愁盼”问题。
筑牢“党建+安全管理+防疫工作”,确保校园平安。在党建引领下,学校狠抓安全管理。校内实行领导带班、教师值班、红领巾监督岗的网格化安全管理,校外实现家委会组织、志愿者义务护学,形成了安全工作家校协作齐抓共管的模式,为学校师生学营造良好教育、生活环境,筑牢安全防线,为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强化“党建+师德师风建设”,践行教师育人使命。支部紧紧围绕“强师德、树形象、转作风、促发展”的工作主线,大力开展“立德树人争先锋”活动,形成了“培训学习武装头脑、签订承诺明确目标、查摆差距整改落实、评选典型树立标杆、积极引领提升整体”的师德师风建设特色模式。学校全年组织多次师德专题培训会与警示教育会,切实提高教师的遵纪守法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稳步推进“三比两做三满意”活动,通过七一表彰、教师节表彰、榜样教师评选等契机,选树身边的优秀教师典型,打造作风过硬、能力过强、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做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的“四有”好老师。
创新“党建+德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校充分发挥少队部的作用,支部指导少先大队部并带动各中队,依托晨会、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队会等载体,开展“童心向党”“战疫情红领巾在行动”“红领巾喜迎冬奥会”“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勿忘国耻、强国复兴有我”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党史、国史、队史,教育学生听党话、跟党走,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深入挖掘安康的历史人文资源,利用安康博物馆、藏一角、烈士陵园、地震台、民兵训练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科技馆等资源开展德育实践课程,以“阅读、展示、实践、汇报”的形式落实实践育人目标,激发学生从小了解家乡、深爱家乡,长大以后努力建设家乡的家国情怀。
推进“党建+书香校园建设”,育德明史启智。书香致远,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育人氛围。把阅读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通过专家引领、分享交流、图书推荐、展示汇报、赠书等多种形式培养教师的阅读兴趣。培养一群爱读书的老师引领一批批学生爱上阅读。开展书香家庭评选活动,通过家长会、家委会、班级群倡导家长重视阅读。班级试点“班班有读”“最美读书人”等活动,学校在公众号中开辟《家·话》和《家·作》专栏,用榜样引领更多的学生及家长参与阅读。全面增强教师、学生、家长的人文底蕴积淀,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构建“党建+我为群众办实事”,暖心帮困解忧。支部引领工会采取座谈会、调查问卷等形式征集教师对学校工作的提案,及时召开教代会审议和讨论并完善《教师考勤制度》《教师职称晋升及分级定岗制度》《班主任工作制度》等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制度建设行动指南。组织开展“教师趣味运动比赛”“教师读书沙龙”、教师节座谈会、“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慰问退休老教师及女教师“两癌筛查”等活动,发挥工会组织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中作用。关爱帮扶特殊学生提升师德。学校聚焦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开展送教上门、心理健康培训、课后答疑解惑辅导、家访宣教等扶弱帮困活动,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一对一结对帮扶,做到用爱心去感化学生、用温暖去体贴学生、用知识去帮助学生、用成功去鼓励学生。
抓实“党建+创文+志愿服务”,彰显责任担当。在安康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之际,支部形成党员带头、多方参与的志愿服务体系。支部多次组织“争当志愿者、创文做贡献”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理念,党员教师积极参与家庭教育指导、体育健身指导、艺术课程等助学支教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还带领学生多次走上街头开展文明交通宣传劝导志愿服务,走进社区、公共场馆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环境卫生清扫等志愿服务,赢得广大家长和社会的认可,营造出崇德向善的社会文明风尚,有效助推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汉滨区南门小学支部坚持做有温度的教育,让“家”的温暖时刻贯穿在南门教育的始终,促进党建工作与学校各项工作的深度融合,力争推进特色党支部创建工作与学校教育事业的更高质量发展。(通讯员 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