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绽新颜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2-10-20 14:43

  

早阳镇高山村孙家院子(改造前)


早阳镇高山村孙家院子(改造后)


  
  谭坝镇马河村陈家院子(改造前)

  
  谭坝镇马河村陈家院子(改造后)

  
叶坪镇双桥村李家院子(改造前)

  
叶坪镇双桥村李家院子(改造后)

双龙镇天宝村陶家院子(改造前)


  
双龙镇天宝村陶家院子(改造后)


早阳镇王庄村晁家院子(改造前)

  
早阳镇王庄村晁家院子(改造后)

 天空干净,河水清澈,环境整洁,铺天盖地的绿中散落着一处处民居,石砌地基、土墙青瓦、石板屋顶……

  秋日当空,迎着凉风,沿着蜿蜒曲折的公路,驱车3个多小时,记者走进汉滨区叶坪镇双桥村,取之自然、融于自然的建筑与青山绿水、梯田林地融为一体,堪称“天人合一”,令人感叹留恋。

  近日,记者深入汉滨区国家级传统村落,实地走访农户、基层镇村干部,深入了解汉滨区住建局保护和利用国家级传统村落的进度和成效。

  “双桥村位于叶坪镇西南方,现并入桥亭村,境内有传统建筑十一处。2017年,双桥村被列为国家级传统村落。”途中,汉滨区住建局村镇建设和建筑节能事务所副所长付松涛说。

  付松涛所说的李家院子,坐落在桥亭村二组西河南岸的台地上,坐西南向东北,依山傍水。房后崇山密林,门前清泉环绕,一座小桥把大院与乡村小路联通。置身院中,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之感。

  在院内,记者见到了李家大院的守院人李贵恒。李贵恒今年83岁,是土生土长的桥亭人,李家大院就是他和儿时玩伴的天堂,里面都是童年的回忆,院子修缮好后,他就自告奋勇的当起了守院人。

  “院子是清代咸丰中期建的,有一百五十多年。年代太久,眼见着快要垮了,得亏去年政府给修了下,没想到和记忆中一模一样。”李贵恒告诉记者时,憨厚的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李家院子,又被当地人称“西河老屋”,占地面积1480平方米,建筑面积750平方米,院落、天井混合式布局,由两个大院和两个天井组成。房屋均为土木结构,悬山顶,小青瓦屋面,清水脊。墙体为土坯砌筑,黄泥抹面。大门楼建在大院北面,坐南向北,既避开对面的山峰又迎得了上河水。

  “李家大院是我镇面积最大的古宅,另外还有十处相对较小,针对古宅多为土木结构的特点,我们按照住建局的要求,聘请老工匠艺人,采取传统工艺进行修复。”叶坪镇党委书记白锋介绍,他们将创新推出“古宅认租”运作机制,以吸引社会资金、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在保存村庄原有风貌的基础上,发展新兴业态,激发传统村落的活力,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同样处于大巴山腹地,汉滨区双龙镇新华社区的群山中,一片独特的建筑群——陶家大院已巍然矗立一百一十余年。它背靠蜡烛山,东西两寨为护,龟蛇二将左右,威武黄龙在中间,在此佳地修建二层堂屋、三处天井、四合围墙,坐南朝北、东西对称、布局精巧,砖木结构,浑然一体,呈“八斗天窗、七星耀斗”的采光设计。

  陶家大院与附近的四大古寨(保安寨、天宝大寨子、黄金寨、何家寨)、“百亩古田”、土筑小瓦房、古宅小院、百年古树、“百犬同槽”传说等形成天宝村古村落。2017年,天宝村入选国家传统村落,古老的庄寨文化再度焕发新生,成为汉滨区传统村落修复、重生的典型。

  “2020年至今,天宝古村落共接待旅游团体(学生研学、画家采风、电商直播等)80余次、游客约4万人次,带动旅游收入50余万元,赏古村落、品茶文化、吃农家饭已经成为了天宝古村落的新名片。”汉滨区双龙镇新华社区支书缪正祥告诉记者,下一步,天宝古村落将融入全域旅游中来,借助安岚高速交通优势,紧密联系双龙景区、十里香河、龙泉小镇,致力打造古村落自身特色,实现到双龙必打卡天宝古村落的愿景。

  “村子没了,根就没了,人心也就散了。像双桥村和天宝村这样的国家级传统村落,汉滨区一共有7个。留存的传统建筑大部分都有一百年余年历史,因为年久失修,多数发生大面积坍塌漏水状况,导致木质结构多有腐烂,呈一片破败景象,村子逐渐‘人去房空’而濒临消亡。”谈及国家级古村落的保护历程,付松涛有说不完的感触,在通过紧急抢修后,各古建筑基本恢复原貌,现已进入保护利用阶段。

  汉滨区针对传统村落的分布特点,串点成线,连线及面,以早阳高山村和大沟河村、谭坝镇马河村和前河村国家级传统村落为节点,形成以早阳镇、谭坝镇、石梯镇为核心的生态秦巴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发展片区;以叶坪镇桥亭村国家级传统村落为节点,形成以叶坪镇、中原镇、紫荆镇为核心的红色文旅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发展片区;以双龙镇天宝村国家级传统村落、五里镇五里社区省级传统村落为节点,形成以洪山镇、双龙镇、五里镇为核心的茶旅融合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发展片区。

  为充分发挥三个片区内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绿色生态、田园风光等特色资源,汉滨区住建局联合区乡村振兴局、区交通局、区农业局等单位,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公路提升改造,庭院美化等契机,共同推进各传统村落理学文化、孝廉文化、农耕文化及红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着力打造文化传承型美丽乡村,颇具特色韵味的传统村落,实现传统村落连片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把破败的故居复原、把凋零的村庄活化、把闲置的资源盘活,这是一项系统的工作。随着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三产融合发展的步伐推进,我们正在探索如何有效让传统村落发挥作用和价值,让村落记忆、村落文化、村落风貌底色更亮、成色更足。”汉滨区住建局局长王隆银说,通过抢修保护,已批复的国家级及省级村落都得到了有效挽救,日前区住建局又积极申报第六批国家级传统村落,给住建部推荐了9个风貌古朴、文化底蕴深厚的村子,期待更多的古村落在保护中复苏,留住乡愁绽放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