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名年轻的女教师,但已经在班主任工作岗位上奋斗了19个春秋。她在这一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一颗赤诚之心奉献着青春,用爱编织孩子们的美好未来,以真诚的心灵去诠释着自己的人生追求。她就是汉滨区南门小学教师刘静。
学生就是她的一切。为了能更好的管理班级,她不断地进行自我充电,利用工作之余自觉学习相关知识,不断提升自己,先后完成了大专和本科的进修。为了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做学生的贴心朋友,她还自学了心理学的相关知识,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和学生进行心理疏通。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自己非常清楚自己的行为涵养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作为班主任,她坚持早到校迟回家,只要学生在校,她必在校,与学生同在,与学生心灵同在。学生到校后,她会及时巡视教室,先看看学生有没有到齐,天热或天冷时,还会关心同学们衣服穿得是否合适,早上是否吃过早餐。总之,只要学生需要,即使下班回到家里,她也会在第一时间赶到孩子们的身边,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她经常说,学生的事无小事。
“用爱浇灌学生”是她的工作座右铭。爱是一弘清泉,滋润着甘涸的心田;爱是冬日的暖阳,温暖着冰冷的心房;爱是一盏明灯,照亮希望的征程。作为一名班主任,她在生活、学习、心理和体魄等方面都会细心地关爱每一名学生,他们班有个学生叫陈世界,经过几次转学最后来到了我们学校。他上学经常迟到,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拖拉甚至不做,刘静老师主动上门和家长、孩子沟通,还重新给他调了座位,换了一个学习认真负责的学生作为他的同桌,同时时刻关注该生,并经常利用课间找他谈心,时时鼓励他好好学习,做一个诚实,守信,正直的人,经过半学期的努力,这孩子比原来积极多了,成绩也比原来有进步了,而且思想也有很大的转变,刘静老师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十九年的为师之路,十九年的班主任工作之路,她用这颗爱的种子不知让多少学生将烦恼释怀,不知打开了多少学生的心结。一批批孩子在这颗爱的参天大树下茁壮成长,改变不良习惯,走入优等生系列。
用言行感化学生是她的一贯做法。她在智慧的爱中感悟孩子,用德行教育孩子。以教师高尚的情操、宽广的胸怀、至美的人格浇灌着教育之树。她将更多的爱与关怀给予学困生,努力寻找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采用单独谈话、上门家访、电话沟通等多种方式了解学困生的基本情况。让他们明确学习目标,教给他们学习方法,亲近他们尊重他们,在学习上耐心引导,生活中热心关怀,尽量做到多表扬,多鼓励,多给他们改错的机会,树立自信心,使他们感受到母爱的温暖。最终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在班级内实行“一帮一”,“一盯一”的互助组,人人都有一个帮扶对象,将优等生和学困生合理搭配,让他们比学习、比纪律、比卫生等,通过竞争班级中形成一种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位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发挥自己才能,使整个班集体团结起来像一个大家庭,在集体中互相帮助,共同切磋,相互鼓励,提高学习成绩,形成良好的班风。
廉洁从教、一视同仁是她终生的追求。记得有一次教师节时,有位家长给她送来家里的土特产,要求她对孩子格外照顾,她急忙拉住家长把东西还给了家长,并进行了耐心地解释,也有的家长给她送购物卡,她都一一回绝,有人说她傻,不就是一些土特产留下又怎样呢?但她不想让这份神圣的职业受到丝毫的玷污,只想用实际行动改变家长对她的看法,她的做法得到家长的称赞,也杜绝了对老师请客送礼的歪风,在她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她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优秀班集体”。
成绩永远属于过去,春蚕的精神、蜡烛的品格促使着她在从教的道路上不断地进取。如今的她已经是学校师德师风的标兵、学科带头人、年级组长等多个荣誉的获得者。未来定会桃李满天如繁星,各色花儿遍地开。(汉滨区南门小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