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就像打开一扇门,透过这扇门能够让你看得更高更远,感受得到外面世界的鸟语花香。
我认为阅读应该是随时随地阅读,让阅读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手机、电脑、纸张,只是载体不同,只要内容是优质的,就看个人的习惯,但是,其实我们应选择图书阅读,因为图书阅读更容易建立完整的概念,形成整体的感觉。这种阅读,会让我们内心沉静,摆脱日常琐碎生活带来的浮躁,也就是静下心来阅读。
我们在读书时,若按照自己的兴趣读书更好,有的人喜欢旅行,就选择地理方面的书籍阅读;有的人喜欢历史,就选择历史类型的书籍;有人喜欢科幻,就选择科幻类的书籍;有人喜欢曲折的故事,那就选择小。要博览群书,广泛吸收营养,就像多吃杂粮,才更有利于身体健康。读得多,就是多去涉猎,自然会慢慢发现自己喜好和兴趣所在,所以从自身兴趣出发,选择经典的图书,是更好的阅读方式。
我时常在写作中的语言训练,很大一部分受益于中国对古典类书籍的阅读,我从读《训诂学》开始,将大多数经典的古典图书都进行涉猎。我还因此进行了《聊斋志异》《红楼梦》《阅微草堂笔记》等几本书的解读,解读的目的不是单纯地涉猎,而是通过阅读,提高自己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我非常喜欢中国古典文字,觉得他能用最少的词字,表达最丰富的内涵,比如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对刘备说的一番话:“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用词凝练,将先主成霸业的构想表达的如此准确。
在很多时候,我们的语文教育教学常常是过分呆板的,只强调字词语法句子,将美丽的汉语言割裂开来,进行学习。忽略了语言本身就是美的,具有诗意和魔力,是国人沟通交流、表达对于这个世界包括宇宙星空看法的载体。我们时常说,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一旦没有了这些文字,这个民族的文化也很难得以延续,所以语文应该是关于美学的教育,关于生命和灵魂的教育。语言文字是用来表达我们对于这个世界万物,对于生命,对人性等态度与看法的一条通道,每个词语都是有生命和气息的。它们由我们的祖先创造出来,带着历史的温度,我们怎么不去深深地爱它!
读书的确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没有一个标准化模式的阅读方法。我始终认为,多阅读,勤思考,多练笔,善行走,就像孩子一样,始终保持对于世界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加深对于爱、生命,也包括死亡的理解,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因为教育,尤其语文教育,归根结底是关于爱与生命的教育,是让我是让我们学会如何做一个真正人的教育,是建立我们与自然世界和谐关系的教育。(汉滨区江北高中东校区 李典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