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汉滨区人民政府> 专题栏目> 教育资讯> 正文内容

【教育随笔】勤学之路始于勤劳之手

时间:2022-05-20 17:01  作者:源自:区教体局

自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印发以来,汉滨区各中小学校积极行动,采取有力措施,以实践活动为抓手,以劳动教育为突破口,为“双减”赋能,积极推动“五项管理”和“课后服务”等工作落地生根。

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是实施“双减”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为此,各中小学校通过游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设劳动教育实践课等方式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中华民族历来就有热爱劳动的传统美德,在全区开展的这些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教育已逐步从单纯的勤学思想走向勤学与勤劳并举的双赢之路。中国古代的读书人特别推崇“耕读”,向往既有精神生活的“一亩三分田”又有物质生活的“一亩三分田”,这既是对脑力劳动的认同,也是对体力劳动的称赞。

劳动教育是五育之基,它可以帮助孩子实现生活教育的理想和德、智、体、美间的和谐发展。长久以来,因为各种原因我们忽视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沉重的学业,厚重的作业,压的学生喘不过气,失去了天真,整日奔波于各学科中,这也确实做到了“勤学”与成功。可这一心“勤学”的背后却是学生的难以适应生活,不分“五谷杂粮”的尴尬。知识教育不是一种独立存在的教育形式,它需要德、智、体、美、劳的共同发力,而劳动教育能够把一切教育内容联结在实践之中,实践才能出真知,因此劳动教育是育人的根本保障。

前不久,在汉滨区举行的劳动教育教学研讨交流会上,来自全区各中小学校的优秀实践成果和特色劳动教育模式值得正在苦无思路的其它学校借鉴。从此次的研讨会上,我们欣慰的看到学校的真抓实干,教师的务实创新,同时我们也能深刻地感受到这次的“双减”政策并没有流于形式。当然,“双减”背景下的劳动教育不能只依赖劳动课,而应该有多元路径,“五育并举”的思路应该贯彻始终。“双减”是一场教育的重大转型,做好“双减”工作是一场久久为功的攻坚战、持久战。“五育并举”路上,劳动教育是基础,也是桥梁,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勤学之路始于勤劳之手,只有“双勤”才会双赢。(汉滨区大竹园九年制学校  韦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