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向上,阳光乐观是她靓丽的专属名片;精钻业务,教学相长是她务实的工作作风;语言丰富,机智幽默是她儒雅的教学风采。时光匆匆,她默默坚守三尺讲台已二十三载,从青葱到不惑,用无悔的青春滋润着心田,用执着的追求铸就赤诚。她用辛勤的汗水赢得了学生父母的放心,用无私的爱心获得了学生的倾心。她,就是汉滨区培新小学榜样教师周雅。
精钻业务 潜心教研
周老师深深地知道,开阔的人文视野、精深的专业知识、深厚的理论功底是为师之本。多年来,她始终保持认真的教学态度,潜心钻研,治学严谨,教育理念与时俱进,根据知识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创造性地组织教学。语文课堂是周老师与学生沉醉的“桃花源”。她总是以教材为依托,以生为本,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素材,用轻松幽默的语言教学,使课堂灵动活泼,趣味盎然深深吸引着每个孩子。
她注重课堂常规教学和学生终身学习相结合,善于将课内教学延伸到课外生活。她的语文教学总是金点子频出:“手制绘本”把文字用自己的理解变成图画,将枯燥的阅读变成有声有色的亲子活动。“绘本表演”把简单的文字变成绘声绘色的剧本展演,加深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与创造。“古文朗诵团”在不给孩子增加学习压力,不影响孩子正常休息、游戏的前提下,引导孩子踊跃参加,轻叩国学经典的大门,将“文化自信”的种子深深根植于孩子们稚嫩的心灵。各种各样有趣的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升了语文素养,还在生活的感悟中促进了学生精神成长。
关爱学生 培养品格
周老师在注重教学质量的同时,也特别注重孩子的品格修养。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曾说:“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中去,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记得2020年的春节,因为疫情,孩子们居家进行线上学习。也许是居家时间太长,孩子天性得不到有效释放,一次线上学习结束后,那个叫小Z的孩子,对妈妈辅导作业方式不满,将压抑的情绪用最出人意料的方式宣泄出来,使人震惊不已。可想而知,当时孩子的内心有多崩溃,当时的妈妈有多心碎。因为了解孩子喜欢、信任周老师,这位母亲将求助电话打给了她。她先是轻声抚慰孩子母亲受伤挫败的心情,又耐心地了解孩子居家生活和学习状态,然后一一为她做分析,找原因,竭尽全力抚慰这位母亲的情绪,最后贴心地引导她与孩子对话的恰当方式以及辅导学习的方法。之后经过多次回访疏导,教导孩子体恤母亲,感恩母亲,尊重母亲。在她的引导下,孩子不但为自己的冲动言行向母亲道歉,居家生活也变得懂事听话。一次电话回访中,孩子还坚定地向她表达了认真练字的决心。这让周老师为自己的辛勤付出感到十分宽慰。
严爱并济 教书育人
平时周老师默默关注着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她对学生严爱并济,宽严有度,以一颗真诚之心与学生相处。
苏霍姆林斯基说:“当学生走过来对你说悄悄话时,你的教育就成功了。”还记得一个叫小Q的孩子,因为家庭时常闹矛盾,孩子缺乏照顾。一天,孩子披头撒发地来到学校,细心的周老师轻轻地牵着她的手,不动声色地带她到办公室,拿来梳子轻轻地为孩子梳理散乱的头发。孩子瞬间泪崩,扑在她的怀里,泪流满面。周老师紧紧抱着孩子,任孩子的鼻涕、泪水沾满自己的衣衫。等孩子情绪稳定,她为孩子擦去脸上的泪痕,整理好衣服、头发,耐心开导,安抚孩子情绪。待孩子离开后,又分别拨打孩子父母的电话,苦口婆心地和孩子父母沟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述说孩子当下的状态和需求,使这对父母幡然醒悟,及时拉回孩子滑落的手,给孩子足够的温暖与关爱,让孩子不再感到孤单。当久违的笑颜重回孩子幼小的脸庞,她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家校沟通 共促成长
孩子每天在校的时间有限,居家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较长,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很多孩子在家一个样,在学校又是一个样。所以,周老师十分注重家校沟通,常常利用休息时间进行家访或与家长电话交流,了解孩子在家表现。时常为新父母支点子,提建议,家校共育一条心,孩子在家在校教育方向一致,目标一致,要求一致,使教育不再是“5+2=0”。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说:“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有阳光。”周老师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用自己的坚定执着,默默守护一朵朵花朵。她愿化作一束阳光,照亮学生的美好心灵;她愿化作泥土,滋养学生茁壮成长;她愿化作火苗,驱逐学生成长路程的阴暗。未来,她将与学生、新父母携手前行,不忘初心,向上至善,护卫学生一路向阳、健康成长!(汉滨区培新小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