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传斌在中国共产党安康市汉滨区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9-30 16:43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安康市汉滨区第十五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一、过去五年工作的基本回顾

区第十五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汉滨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拼搏苦干,砥砺前行,较好地完成了区第十五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在汉滨发展史上树立了一座新的里程碑。

脱贫攻坚全面胜利。我们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投入资金155亿元,全面解决了“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问题。新建改建村组道路2132公里,实施安全饮水工程530处,改造农村电网385个村,建设标准化卫生室465个,建成易地搬迁社区170个,搬迁群众23809户81594人,改造危房7042户,实现贫困村和易地搬迁安置点光纤、4G网络全覆盖。教育、健康、生态、兜底保障等扶贫政策全面落实。农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空壳村”全面清零。建成新社区工厂和农产品加工厂221家,开发公益性岗位1.2万个,完成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0万余人,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实现稳定就业增收。60996户202998人全部脱贫,23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历史性地甩掉了绝对贫困帽子,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

经济实力大幅跃升。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厚植优势,加快转型,2020年实现生产总值375.82亿元,占全市比重较“十二五”末提高5.4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服务业增加值实现翻番。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进程加快,生猪、茶叶、魔芋、核桃、水产发展位居全市前列,建成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91个,省市级农业园区数量连续五年保持省市第一。清洁能源、新型材料产业稳步提升,富硒食品、包装饮用水、毛绒玩具产业势头强劲;工业聚集度显著提高,五大支柱工业产值占到工业总产值的80%;五里工业集中区入驻企业187户,产值过200亿元,连续7年荣获“陕西省重点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先进单位”称号,追赶超越、龙头引领取得明显成效。

城乡面貌显著改善。我们坚持城乡统筹,一体发展,自觉扛实中心城市服务保障责任,富强机场、阳安二线、安岚高速、汉江大剧院、东坝汉江大桥等一批中省市重大项目如期建成。大叶路、县财路等一批重点交通工程建成通车,汉江综合整治、中小河流治理等一批水利项目竣工投用。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五镇十村示范工程成效明显,“五新”社区打造亮点纷呈,城镇化率提高5.4个百分点。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持续发力。秦岭生态环境专项治理扎实开展。瀛湖湖泊治理项目全面完成。绿化造林52.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70%。汉江出境水质保持国家Ⅱ类标准,空气、水环境和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连续五年保持全省前列。

改革开放成效明显。我们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施中省市部署的改革任务500余项,全面完成两轮政府机构改革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一枚印章管审批”“一网通办、跨省可办”“只进一扇门、只跑一次路”全面实现,新增市场主体3.5万个,较“十二五”末翻了一番。区发投集团、扶贫投资公司、五里工业集中区投资开发公司组建运营。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培育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家,培育“双品一标”认证农产品68个。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市招商引资先进区。

民生水平不断提高。我们坚持民生至上,累计民生投入268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十二五”末分别增加4307元、3351元。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有效解决,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基本完成。新建、扩建医疗卫生机构31个,建成各类文化场馆(点)506个。城乡居民医疗、养老、低保等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冠疫情防控有力有效。安全生产四项指标全面下降。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推进平安汉滨、法治汉滨建设,公众安全感调查满意率实现“六连升”,先后荣获全省平安县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县区称号,获授“平安铜鼎”。人大、政协工作不断加强,统一战线、人民武装、民族宗教、档案史志、群团工作取得新成效。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我们坚持全面从严管党治党,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讲政治、敢担当、改作风”专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党员干部信仰信念信心更加坚定。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有效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新民风建设扎实推进,区融媒体中心建成运营。党建引领成效显著,“支部+X+贫困户”扶贫模式得到中央领导同志批示肯定。整顿提升软弱涣散党组织91个,创建标准化示范村260个,镇村领导班子建设不断加强,基层基础保障更加有力。“三项机制”深入实施,提拔重用扶贫一线干部占提拔重用干部总数的60%以上。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正风反腐保持高压态势,累计立案2114件,党纪政务处分2231人,移送司法机关18人。党风、政风持续向好,社风、民风不断好转。

五年的发展成果辉煌。在各种不利因素交织叠加的情况下,我们不仅经受住了各种考验,还办成了一批难事实事大事好事。最喜人的是,经过艰苦奋战,圆满完成了占全省4.3%、全市25%的脱贫任务,减贫人数全省最多,这一伟大成就必将载入史册。最振奋的是,全省县域经济监测综合排名由2015年25个城区的第22位,跃升到2019年30个城区的第12位,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最给力的是,五里工业集中区一路奋进、快速壮大,城东新区从无到有、高点起步,形成了助推汉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最鼓舞的是,相继荣获国家循环发展示范县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国家健康促进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等16项国字号殊荣和多项全省荣誉称号,追赶超越、龙头引领的底气更足。最欣慰的是,克服重重困难,强力补齐教育、卫生、交通等民生短板,新建改建扩建了一大批学校、医院,农村交通基本实现了“四个百分之百”,“上学难”“看病难”“出行难”问题有效缓解。最难得的是,五年风雨兼程、负重前行,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经受了一次又一次考验,取得了一场又一场胜利,锻造出了一支敢担当、肯吃苦、能战斗的干部队伍!让我们为五年来的所有付出和收获点赞!

五年的经验弥足珍贵。回顾过去五年,我们深深体会到,办好汉滨的事情,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时时处处对标对表。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增强人民感情,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出发做决策、办事情。必须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接续奋斗不折腾,一张蓝图绘到底。必须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激活发展动能,拓宽发展空间,提高发展质量。必须坚持系统思维、统筹推进,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市区一体、协同发力。必须坚持改进作风、强化担当,保持定力、保持韧劲,勤奋用心、善作善成。

回顾过去五年的奋斗历程,尽管受到新冠疫情的严重影响,经济增长出现回落,但过去五年,仍是汉滨历史上投入最多的五年、变化最大的五年、发展质量最高的五年、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党中央和上级党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历届区委班子接续奋斗的结果,是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社会各界人士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汉滨区第十五届委员会,向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界人士,向各驻区单位、驻军部队、政法干警,向中国建行、江苏武进、西安雁塔、西安航天基地、省市帮扶单位,向离退休老同志和所有关心支持汉滨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欠发达仍是基本区情,经济总量还不够大;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大项目少,稳增长后劲乏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繁重,乡村振兴基础薄弱;城乡发展不够均衡,民生事业发展水平与群众期盼仍有差距;维护稳定和防范风险压力巨大,基层治理还需持续用力;个别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少数党员干部作风不严不实。这些困难和问题,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着力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今日汉滨已进入新发展阶段,踏上新赶考之路。未来五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谱写汉滨新时代追赶超越、龙头引领新篇章的关键时期。从国家层面看,国家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必将为我区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带来新的历史机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必将对我区形成强大地辐射带动作用。汉滨列入全国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必将有大量资金项目、扶持政策助力我区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从省市层面看,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推进陕南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为我们进一步做强生态产业坚定了信心决心。市委市政府一如既往支持汉滨在全市舞龙头、走前列、引领发展,大力支持城东新区建设,必将助力汉滨加快追赶超越、龙头引领步伐。同时,市上推进安康口岸、安康海关、保税物流中心建设,以及富强机场通航、西渝高铁开工、县县通高速,为汉滨打造区域交通商贸物流枢纽提供了支撑。从汉滨自身发展看,通过五年脱贫攻坚,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中心城市持续繁荣发展、五里工业集中区十年打造、城东新区建设全面铺开,为区域经济发展培育了强大的引擎。这些因素叠加聚合,为谱写汉滨新时代追赶超越、龙头引领新篇章创造了条件。

同时,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城市对乡村人口的虹吸效应越来越强,农村高素质人口持续外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难度非常大。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能耗、环境、空间、生态、资源约束更紧、要求更严。我们必须变被动为主动、变约束为机遇、变倒逼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基于以上形势判断,今后五年全区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贯通落实“五个扎实”、“五项要求”,深入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发展为要、民生为本、生态立区、产业兴区、项目支撑、创新开放”发展路径,突出“基地抓提升、社区抓工厂、三区抓龙头(五里工业集中区、中心城区、城东新区)、城镇抓配套、全域抓保障”发展策略,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谱写汉滨新时代追赶超越、龙头引领新篇章。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在全市舞龙头、走前列、引领发展的地位更加巩固、作用更加凸显。全省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监测综合排名跻身中上游,为陕西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做出汉滨贡献。

在政治担当上彰显新作为。旗帜鲜明讲政治。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牢记“国之大者”。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重要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决落实省委、市委工作安排。自觉扛牢扛实大区责任、大区担当,主动服务、全力保障中心城市建设,以一流的业绩和过硬的作风赢得更为广泛的认同,实现目标责任考核保优进位。

在经济发展上实现新跃升。强化担当舞龙头。未来五年,保持高于全省平均增速,经济总量占到全市37%以上。在省域内实现地区生产总值、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非公经济占GDP比重、固定资产投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五个进位”,在市域内实现工业集中区、现代农业园区、现代服务业、城镇建设、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六个引领”。建成国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陕南绿色循环发展示范区、全市生态康养产业先导区、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示范区。

在城乡融合上力求新突破。市区一体促融合。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更加顺畅,中心城区服务保障持续提升,与高新区、恒口示范区、瀛湖生态旅游区联动发展更加紧密。建成一批在全省全市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产镇融合、农旅融合重点镇,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示范镇村,城镇化率全市第一,城乡融合效果显著,城乡差距不断缩小。

在民生保障上取得新进展。尽力而为保民生。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取得新进展。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稳居全市前列。

在社会治理上迈上新台阶。先行先试强治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基层基础更加稳固,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行政效能和公信力显著提升,“321”基层治理模式全面落实,更高水平的法治汉滨、平安汉滨建设扎实推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争创全省首批“平安银鼎”,建成市域社会治理试点先行区。

我们坚信,只要我们抓住机遇,真抓实干,上述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三、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出路。我们必须紧扣发展目标,坚持产业第一支撑、创新第一动力、招商第一要事、富民第一要义、稳定第一责任,当好全市经济发展压舱石,守好全市社会稳定主阵地,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围绕产业提档升级,开创产业发展新局面。高质量的发展必须建立在高质量的产业基础上。要强力推动产业园区做大做强、产业内涵提质增效,着力构建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具有汉滨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是加快产业园区提档升级。高质量的发展需要高质量的产业园区承载。要牢固树立以“亩均论英雄”理念,集中最好的资源、最优的政策、最强的干部,抓龙头企业、抓重点产业链,推动五里工业集中区转型提效、促进城东新区建设提速。五里工业集中区重点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条现代化目标,加快完善路、水、电、气、讯等基础设施,大力拓展员工培训、金融服务、创新服务、出口服务、品牌服务、营销服务等配套功能,不断提升平台承载、产业孵化、自我造血和辐射带动能力,到2025年,累计入驻企业300家以上,规上企业达到1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家以上,建成功能完善、环境一流的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城东新区重点围绕“湖城一体、产城融合、生态宜居、创新引领”的产业新城定位,加快建设新区“六横三纵”路网体系,提升新区承载能力;高质量培育新区产业,高标准建设绿色工业、健康养老、数字经济、文体教育、创业孵化、现代农业六大特色板块,加快建成宜业、宜养、宜游的产业新城。

二是加快重大产业提档升级。高质量的产业发展需要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聚力打造富硒食品、纺织服装、新型材料三个产业集群,不断提升集群质量效益,实现三个百亿目标,建成全国优质富硒产品加工生产销售基地、西北最大的纺织服装(毛绒文创)生产研发外贸基地、全市最大的新型材料生产加工装配基地。培育壮大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清洁能源产业,精心谋划布局一批能嵌入省市大链条的产业项目,到 2025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聚力打造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高地,培育壮大现代金融、文化创意、法律会计、托育代管、运动康养、母婴护理、家政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提升改造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支持发展夜间经济、“小店经济”“新个体经济”;鼓励发展共享经济、体验经济,推进服务业向高品质、多样化升级。积极培育数字经济,以城东新区省级数字经济产业示范园为载体,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建成区域数字经济发展试点示范区。着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建设一批现代物流园区、货物集散中心、快递集散中心、包装创意设计中心,建成全省物流节点城市、秦巴区域物流中心。聚力打造生态康养产业,实施一批重大康养项目,培育一批康养服务机构,构建生态康养产业体系,建设全国一流的富硒生态康养目的地,为全市打造千亿康养产业集群提供先导支撑。积极发展旅游业,培育发展民宿经济、红色旅游等乡村旅游,打造一批特色旅游村镇,全产业链重塑汉滨旅游发展新优势,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到2025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20亿元。

三是加快产业动能提档升级。高质量的产业发展需要全面激活创新、改革、开放三大动力因子。深化创新驱动,围绕五里工业集中区、城东新区、现代农业园区,支持企业申报专利、注册商标、登记版权、保护自主知识产权,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主动对接秦创园创新驱动平台,积极引进科技转化成果。加强各类创新资源统筹,支持企业、园区和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组建产业创新联盟,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积极引进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统筹推进管理创新、机制创新、产品创新,支持引导企业上规、上市、上云。深化改革推动,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培育含金量高、含绿量足、含新量多的大项目、好项目,强力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坚持对企业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深化开放带动,以产业链招商为主攻方向,紧盯知名央企、大型国企、行业领军企业,把优势资源推出去,把优质客商引进来,建链、延链、补链、强链;紧盯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招大引强、选优引新,让更多优质资本、先进技术、先进管理涌向汉滨。

(二)围绕实现巩固衔接,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努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一是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推动公共服务特殊政策向常规性、普惠性、长期性转变。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紧盯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加强动态监测,实行闭环管理,及时消除返贫风险。大力实施增收富民、住房保障、教育保障、健康保障和安全饮水五大巩固工程,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高度重视易地搬迁后扶,逐步完善红白理事馆、充电桩等搬迁安置社区功能配套设施,大力发展社区经济,持续推广“园区总部+新社区工厂+家庭工坊”发展模式,做优做强社区工厂,更好满足群众就近就业;不断健全管理机制,提升社区服务水平,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精心实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率先把双龙、流水两个镇和建民月河新村、县河红升社区等27个村,打造成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典型样板,示范引领全区、全市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

二是着力培育壮大乡村产业。把发展乡村产业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撂荒地治理,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确保粮食面积产量只增不减。因地制宜建设适度规模的富硒粮油生产基地,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突出基地抓提升,聚焦畜牧、茶叶、蔬菜、魔芋、核桃五大主导产业,适度扩规模、强力提水平、全力增效益;统筹推动烤烟、蚕桑、油茶、拐枣、食用菌、中药材、林下经济、生态渔业等特色产业做优做精,推进农业产业园区化、企业化、现代化发展,形成“5+X”农业产业体系,建成秦巴绿色有机农产品供应基地。大力发展家庭农场、订单农业、定制农业。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建设一批优质电商服务站点、培育一批电商人才,帮助全区特色名优产品搭上互联网快车,阔步走出大山、走向全国。巩固提升建成农业园区,大力发展产地初加工,支持发展深加工,配套建设仓储、保鲜、烘干、冷链设施。实施质量品牌强农行动,打造一批全市、全省、全国驰名的特色品牌。用五年时间培育家庭农场500个、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30个、市级以上航母园区30个、省级示范产业联盟5个,建成国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

三是全域统筹推进乡村建设。把乡村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统筹实施道路、饮水、电网、气化、网络等改造提升工程,建成安康北横线、月河快速干道、石张大道、瀛湖环湖路等6条国省道过境线,新建改建扩建吉田路、张关路等31条镇村公路,逐步实现县乡公路等级化、行政村公路部分等级化、具备条件自然村全部硬化。持续巩固提升水利基础设施,不断增强生产生活用水保障能力。加强能源设施建设,推动有条件镇办全部开通天然气,推进农村用电质量持续改善。加快完善信息网络设施,消除4G网络覆盖盲区,加快5G网络布局。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一体推进农村改厕、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到2025年,实现万人以上建制镇、500人以上社区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行政村全部建设垃圾集中收集点,90%以上的行政村污水得到有效治理,95%以上的镇村普及无害化厕所,美丽乡村建设迈上新台阶。

(三)围绕促进共同繁荣,开创城乡融合发展新局面。坚持把城镇建设作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着力点,深化全域汉滨理念,管理好中心城市,发展好集镇社区,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衔接互补的空间格局、建管格局,让人民群众享有高品质的生产生活环境。

一是持续提升城市品质。中心城市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动力源。围绕打造“平安顺利、幸福安康”城市品牌,着眼城市空间经济需求、生活需求、生态需求、安全需求,自觉扛实中心城市服务保障主体责任,坚持市区一体、建管并重、协调联动、齐抓共管,主动做好西渝高铁、环城高速、北环线、长春路等重大项目施工环境保障,推动东关、北门片区等历史街区保护性开发,推进东坝、西坝、张岭、关庙、中渡、长春片区综合开发和兴安、南门、静宁等农贸市场改造,加快特色街区提升、老旧小区改造。不断加强城市管理,积极抓好城市创建,提升市容环境。到2025年,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基本完成老旧小区改造,不断提升中心城市的韧性、颜值、品质,让市民生活更加舒心。

二是聚力提升集镇社区。集镇社区是城乡融合发展的主阵地。遵循城乡发展规律,顺应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大趋势,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全域统筹,推动公共资源优化配置。立足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重点把五里打造成工业重镇,把大河、洪山、茨沟打造成两山中心镇,把关庙、张滩打造成产城融合重点镇,把瀛湖、流水、县河、双龙打造成生态旅游名镇,把大竹园、晏坝打造成茶旅融合特色镇,把中原、紫荆打造成红色教育基地镇。引导城市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向乡镇流动,形成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良性循环,全面增强集镇社区带动能力,把所有集镇和千人以上集中安置社区建成服务农民的中心。

三是健全城乡融合机制。机制创新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助推器。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落户政策,逐步取消落户限制。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支持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让农民在城乡间可进可退,为农民进城落户创造良好条件。推进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加快城市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社会事业向乡村覆盖、基础设施向乡村倾斜,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乡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努力让城乡群众享受优质均等的公共服务。扎实推进以城带乡、城乡互补,努力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共同繁荣。

(四)围绕建设美丽汉滨,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基本遵循,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做好新时代美丽中国的汉滨答卷。

一是坚决当好秦巴生态卫士。牢记秦岭之训,严格落实《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加快构建秦岭和巴山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持续巩固“五乱”治理,依法推进秦岭和巴山保护区矿权有序退出,加大尾矿库治理力度,坚决防止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产生。完善生态环境治理责任体系,构建全过程、网格化、智能化的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使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及时得到制止、让破坏生态环境的企业和个人付出代价。推进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促使生态文明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导向,打造秦岭巴山生态环境保护最佳区域。

二是强力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严格落实国土空间规划,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结合辖区生态功能区和生态敏感区分布特点,全面推进林长制、河湖长制,深入推进国土绿化,加强森林资源和水环境保护,积极推进生态修复。严格按照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管控要求,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确保空气环境质量稳居全省前列,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确保土壤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努力描绘好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天空常蓝、空气常新的生动画卷。

三是深入推进节能减排降耗。加快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推行水域纳污容量和用水效率红线管控,加快工农业节水改造,加强城乡生活节水宣传,推进水资源高效利用。严禁新上高能耗、高污染项目,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加大废旧资源循环利用,推进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持续推动减排降耗,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指标控制在省定目标以内,建成陕南绿色循环发展示范区。发挥政府机关、学校、医院等公共单位节能示范引领作用,推广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消费,形成绿色低碳社会风尚。积极推进森林碳汇参与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为实现“双碳”目标作出汉滨贡献。

(五)围绕增进人民福祉,开创民生共享发展新局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健全完善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一是着力促进全民就业增收。就业增收是群众最核心的民生。以共同富裕为导向,坚持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确保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培育优质劳务品牌,开辟更多岗位渠道,精心做好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就业,统筹做好城镇“零就业”家庭、城乡低保家庭、残疾人等各类困难群体就业,支持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多渠道增加财产性收入,着力增加经营性收入,严格兑现转移性收入,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基础。

二是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公共服务是群众最关心的民生。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大力实施学前教育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攻坚、职业教育质量提升、教育信息化提升、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六大工程;统筹优质教育资源,深化集团化办学,加快破解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强力解决城区中小学“大校额”“择校热”顽疾,持续提升农村教育质量。推进健康汉滨建设,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健全重大疾病防控和疫情救治体系,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广泛开展爱国卫生和全民健身运动,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落实三孩生育配套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用好文化阵地,抓实文化服务,创新文化业态,做大文化产业,突出文化惠民,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三是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是群众最基础的民生。全面落实全民参保计划,实现基本养老保险人群全覆盖。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体系,增强医疗救助托底保障功能,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健全医保基金监管机制。完善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保障制度。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保障困难群体基本住房需求。完善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加强分类动态管理,健全专项社会救助制度,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加快构建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强未成年人关爱保护。推进“三留守”人群关爱体系建设。让社会更温馨,生活更美好,人民更幸福。

(六)围绕确保安全稳定,开创区域社会治理新局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把安全发展贯穿全区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提升治理效能,防范化解风险,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安全感,建成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先行区。

一是建设高水平的法治汉滨。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推进党务政务公开,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增强司法公信力。加快建设法治社会,开展“八五”普法宣传,加强法治教育,持续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深入开展法治乡村建设,完善基层法律服务体系,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向基层延伸,引导干部依法行政、群众依法行为。

二是建设高水平的平安汉滨。围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总体安排,深入开展更高水平平安汉滨建设,巩固提升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决不让黑恶势力死灰复燃。重拳打击盗抢骗、黄赌毒、食药环等违法犯罪行为,依法整治套路贷、非法集资、电信诈骗,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常态化开展政治和意识形态、经济(金融)、社会、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自然和生态环保等重大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积极推行“321”基层治理模式,构建全省一流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有效通达社情民意、平衡各方利益、化解信访矛盾,激发自治活力。

三是建设高水平的文明汉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建设为牵引,以文明城市创建为载体,深入开展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基层文明创建等活动,积极打造具有汉滨特色、彰显时代精神的德治体系,持续推进新民风提升工程,引导人民群众明是非、辨善恶、知荣辱。加快推进诚信汉滨建设,健全公民和组织信用记录,升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依法追究违法失信责任。持续开展道德模范、英雄模范、好人好事评选表彰,带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祛邪扶正的良好风气。着力加强社会组织建设,鼓励社会志愿服务,在共建共享中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四、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事业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为谱写汉滨新时代追赶超越、龙头引领新篇章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一)坚定不移维护核心、对党忠诚,强化政治思想建设。政治思想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基础性建设。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不折不扣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到党中央号召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坚持党和人民的事业高于一切,自觉执行组织决定,坚决服从组织安排。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善于从讲政治的高度谋划工作、处理问题,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强化理论武装。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健全完善中心组学习制度、党员干部常态化学习培训机制,高质量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不断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引和支撑广大党员干部在重大政治考验面前保持定力,在大事难事面前勇挑重担,在紧要关头面前冲锋在先。要扛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着力讲述好汉滨追赶超越、龙头引领的生动故事,传播好汉滨大区担当、大区作为的时代强音,不断增强汉滨美誉度,彰显汉滨新气象。

(二)坚定不移大抓党建、夯实基础,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强化党建引领。全面推行基层党建固本强基、队伍提升、党建赋能、服务发展专项提升行动,深化“秦巴明珠党旗红、亮牌对标争先锋”主题活动,以党建引领开创基层治理新格局。要建强战斗堡垒。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以增强政治功能和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全域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示范”建设,常态化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全域推行村级支部联建、产业联盟、资源联享机制,提升城市“四融共建”品牌,统筹推进机关、学校、医院及“两新”组织等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要加强党员教育管理。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创新严管厚爱举措。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建立党员关爱保障机制,真正让党员教育管理严起来、实起来、活起来。

(三)坚定不移正向激励、负向倒逼,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要树立鲜明用人导向。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建立健全干部素质培养、知事识人、选拔任用、从严管理、正向激励体系,完善领导班子差异化考核激励约束机制,深化党员干部积分管理,凭能力用干部、以实绩论英雄、以公平赢公心,形成用好一人、激励一片的鲜明导向。要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建立干部定期交流使用机制,推动干部在市区之间、县区之间、区镇街道之间、部门之间、镇办之间有序流动,让有激情、有能力、能吃苦的干部有出路,让有胆识、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得重用,让工作慵懒、遇事躲闪、推诿扯皮的干部没市场。不断优化干部结构,高度重视年轻干部、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加强退居二线领导干部日常管理,注重发挥老干部作用。要加强干部梯队建设。建立健全干部培育培养培训机制,推进年轻干部在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维护稳定、生态环保、项目建设一线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不断提升年轻干部的学习力、创新力、洞察力、执行力、耐压力。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建立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机制,让更多人才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

(四)坚定不移转变作风、严守纪律,强化党风廉政建设。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要驰而不息转变作风。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靶向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落实“勤快严实精细廉”作风要求,从不发内容空洞的文、不开应景造势的会抓起;从“四不两直”深入一线、排查问题、解决问题抓起;从在岗履职尽责、对待工作负责、出了问题担责抓起,驰而不息、一抓到底。要严字当头监督执纪。坚持抓常抓长、久久为功,从严落实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书记第一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从严执纪监督,形成问责一个、警醒一片的执纪效果。要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坚持态度不变、决心不减、尺度不松,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充分发挥巡察“利剑”作用,推进巡视巡察上下联动,推动巡察监督与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审计监督贯通协同,把监督融入日常、做在经常,让党员干部习惯在监督下工作生活。紧盯乡村振兴、工程建设、民生保障等关键领域,严查各类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带来的变化。

(五)坚定不移强化担当、狠抓落实,树立新时代新气象。蓝图已经绘就,务必狠抓落实。要强化担当抓落实。下级要为上级负责,上级要为下级担当。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要担起应担的责任;无论是当前问题,还是历史遗留问题,都要下决心加以解决。任何时候,都要说了算、定了干,有知无畏、以干克难,不达目的绝不罢休。要领导带头抓落实。从区级领导包联镇办、分管领域工作严起,从区直部门、镇办党政主要领导做起,从科级干部一线实干抓起,带头负重前行、承压奋进,多讲跟我上、少喊给我上,领着大家干、带着大家干,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干事创业局面。要凝心聚力抓落实。充分发挥区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全力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和监委、法院、检察院依法依章程履职尽责,不断强化党管武装、双拥共建、民族团结工作,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积极团结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画好同心圆,引导推动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文联、科协等群团组织做好生力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共同奏出汉滨新时代追赶超越、龙头引领的大合唱。

同志们:新时代使命光荣,新征程重任在肩。征途漫漫,惟有奋斗。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牢记使命,奋勇争先,团结一心,真抓实干,干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干出高品质生活新气象,干出高效能治理新境界,为谱写汉滨新时代追赶超越、龙头引领新篇章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