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汉滨区人民政府> 专题栏目> 教育资讯> 正文内容

【汉滨好老师】汉滨高中西校区教师杨玲玲:情系育人岗位 耕耘三尺讲台

时间:2021-09-14 16:11  作者:源自:区教体局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专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用心的事情坚持做,你就是大家”。汉滨高中西校区杨玲玲老师就这样,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心、坚持将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好,锻造了自己,在三尺讲台上绽放光芒。

杨玲玲,陕西省教学能手、汉滨区学科带头人、汉滨区优秀教师。她用知识为学生播种希望的种子,用师爱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她凭着踏实好学的态度,乐教进取的精神,用心教书潜心育人,以优异的成绩,赢得了学生爱戴、家长好评和同行赞誉。

严慈相济  率先垂范

严格、严厉,这是学生们对杨老师的评价。无论班务管理还是课堂教学,她都以高标准、高要求规范和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杨老师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习如此,做人更如此”。她把学生的养成教育记在心间、抓在手上,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定先做到,学生完成有困难的,她和学生一起完成。她将自己纳入班级中的一员,用更严要求约束自己的言行。每天第一时间出现在教室门口,严格遵守班级公约制度,多少次亲自示范帮助学生整理物品、指导学生清洁卫生,多少次为了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而耐心教导。“你不会我可以教,不达标绝对不行!”在执行力方面,坚守原则。

杨老师认为,学生要“先做人,再做学问”。只有养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行、行为习惯,学会了做人,才能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才有做学问的价值。她努力践行朝着“有价值的人”靠近。在工作中从不计较个人得失,顾不得照顾家庭和孩子,坚持满出勤、上好岗,不耽误课程。那年,牙齿疼痛治疗,整个脸都肿了,两个多周不能正常吃饭,仅靠稀流食物维持,她忍着坚持着,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多少次身体不适,她都没有放弃,还笑着说“咬咬牙就好了”。

相对于严格、严厉的管理之下,杨老师倾注更多的是“慈爱”。用母亲对待孩子般的关爱,耐心细心地呵护着班里的每一位孩子。这份爱和责任成为她工作的动力和源泉。她爱生如子,赢得学生爱戴。她用行动转化后进生,用真情感化问题生,用耐心去帮扶孩子们树立信心,实现梦想。

学生S,幼时因误食有害食品患上癫痫,身体不好,成绩也十分不理想,自卑心理严重,属于“烫手山芋”类型。杨老师只想到同为人母,要给孩子更多的关爱。她认为,老师对学生的爱不能有成绩好坏、健康疾病、贫穷富有之分,应该是无私和公平的。她经常找S谈心,和孩子父母沟通,每天到校第一件事就是去看S来了没有,只有来了她心里才踏实。在班级活动中也特别关注,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鼓励S多参与。帮助S享受到同等的教育,顺利毕业。

学生Y,学习成绩比较好,家长宠爱。到初三孩子压力大,经常给家长提要求,一旦家长没做到、不顺她的心,她就不到校上课,在家里和家长闹,家长很无奈无助。杨老师变身调解员,多次到家里看望和孩子交流开导,指导家长与孩子相处。最终孩子返校学习,成功考取重点高中。

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她用真诚的行动,服务着一个个困难学生;用无私的爱,感化着一个个后进学生,帮助他们走出了迷茫、重获了信心。

严谨细致  科学施教

“好课锋从磨砺出,精彩源自苦寒来”。杨老师用严谨治学的态度,对“完美课堂”不懈追求,成就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次次提升,完成了个人专业的蜕变。

杨老师认为,教师的本质工作是教学,主战场是课堂,服务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个体,要想“站得住课堂”,就必须有过硬的本领。如何让学生获取知识?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有效学习?她时常思考,在教学中试图去解决。她坚持落实教学常规,要求自己的课堂“简而实”。认真对待“备—上—批—辅—馈”每一个环节,钻研教材,研读课标,研究学生,逐步提高教学技能。她主动为基础弱的孩子们补习辅导;利用课余时间家访了解情况,让孩子们从内心接纳她、喜欢她,爱上她的课。

“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她深知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教学中以学习方法指导为目标,转变方式,科学施教。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获取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技巧。她训练学生能“借题发挥”、“举一反三、举三归一”、灵活应用。通过录制微课《多边形内角和》,指导孩子们运用“分割三角形”法探究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公式;通过画出特殊角度的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出三边长度,推导特殊角度三角函数值,让学“画图标注”理解记忆;利用“表格填数”法,帮助孩子分析解决应用题困难;对于几何动点问题,指导学生用“以静制动”法分析等。这样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让学生对难点知识轻松学习、容易理解、牢固掌握。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

矢志不渝  潜心学习

“锐锋产乎钝石,明火炽乎暗木。”杨老师说自己的教学能力与新时代的教育要求还有差距,与社会和家长对教师的期望还有距离,唯有加强学习,提高自己,才能担负起肩头的使命和责任。她利用业余时间,勤于钻研业务,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学习新课标,向有经验的教师取经学艺,请同伴互助指导,在课堂教学中反复磨炼自己,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完成教育教学。

在勤学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她在教学实践中创新积累,探索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多次参加各类教学大赛取得优异成绩。曾获“陕西省教学能手”、“汉滨区教学能手”、“汉滨区优秀教师”、“汉滨区中小学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积极参加教研教改、研讨交流活动,随“安康市名师大篷车”赴各县、镇开展活动;参与“学科工作室”和教育学科课题;参与省级课题《初中数学课型及课堂教学》、市级课题《初中数学讲评课模式研究》、区级课题《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等;参与编写洞悉教材《铸能力》(西安出版社出版),连续多年参与编写中考教材《中考一本通》(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被安康学院聘为师范类专业教育实习指导教师。承担本校校本培训和安康教育学院学生培训讲座等任务。

师爱无边,诲人不倦。杨老师常说“我是西校区一名普通老师,我要把普通的事做好!”正是如此,她在研学道路上虚心真心、求教求学,不断取得一次次新突破。她将继续用炽热的爱心、强烈的责任心、执著的信念,在教书育人三尺讲坛,躬行耕耘!(汉滨高中西校区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