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作者:韩睿 来源:石梯镇 发布时间:2021-06-25 11:45

“备预不虞,为国常道”。面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新型风险多发趋势,党的十八大以来,应急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重视。2018年4月应急管理部挂牌成立,“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法规范,加强管理;快速反应,协同应对;依靠科技,提高素质”六项工作原则的确立,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对应急管理的重视程度。

“护民佑民,唯急唯险”。开展应急管理工作有着预防难、查知难、应对难、保障难、化解难、协调难六座大山。要实现高效能管理、实现新百年目标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新时代新格局新要求的前提下做好应急管理,必须要不断提升现代应急管理工作水平,做好翻山越岭的准备。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首先,应急管理工作事涉全局,要有一个比较宏观的眼光和较系统的思维,要坚持以通盘考虑的全局思维去推动应急管理工作。鉴于近些年突发事件有着传播快、隐蔽性强、危害性高的特点,要综合国内外大环境、大形势,进行有目的预研判和针对性分析,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朝乾夕惕、尽职为民的态度,做好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挑战的准备,不断提高防范和化解重大突发风险的能力,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

“叶茂必然根深,泉涌常思源浚”。其次,筑牢应急管理的安全阀要完善制度供给。随着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指导原则的明确,现在各级都有专门的应急管理部门根据应急管理原则来推动应急管理工作,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也暴露了人民至上理念贯彻不够、应急管理相关专业性不强、管理协调能力不够等问题,对此“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要求。下一步应急管理工作要突出统筹完善管理力量,不断提升公共安全保障能力。突出分级负责、各负其责的分级要求,突出地域特色、精准合适的分类规范,突出统筹协调、合理有序的分工整合,要将相关方案的实用性放到第一位,要进一步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完善操作规程,为各级党委政府依法依律开展应急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要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应急管理的领导,发挥党在应急管理工作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夯实各级党委主体责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应急管理领域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强化底线思维,切实居安思危,既要防范“黑天鹅”,也要防范“灰犀牛”。

要适应应急管理的常态性,要牢把日常风险管控,实现应急管理的关口前移,抓小抓早,不断提高源头治理的有效性。对此,一方面要提升各级应急部门的风险管理能力,组建专业化队伍,加强风险知识培训,畅通风险报告渠道。各级党委政府要有专门的风险研判小组和应对策略,避免无法识别、无法研判、无法决策、无法管控的问题。一方面要构建完善风险防控物质保障体系,“宁可备而不用,不可有而无备”。善于区分城市、乡镇、农村不同地域应急资源储备,善于依托大数据、新媒体组建“软件物资备用库”,完善菜单式管控,助力党委政府做出应急管理正确决策。

最后,要加强对应急管理对象人群进行心理干预和疏导,关注受灾人群的心理卫生和健康。防止因灾害导致的其他社会问题,从根本上解决有可能会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心理建设问题,把闭环式应急管理运行机制落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