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广海:易地搬迁让他过上了幸福生活

时间:2020-12-31 10:32  作者:岳宝哲源自:区政府办

第一次见到我包联的贫困户张广海,是在2018年的12月。按照帮扶全覆盖的要求,单位安排我作为张广海的帮扶干部。由于第一次去他家,我不熟悉道路,便由派驻的第一书记和村干部带我去他家。可是走到半路,车怎么也上不去了。原来张广海的老家在汉滨区双龙镇双龙社区19组的龙山,这里山大沟深,一到冬季,路面结冰,车辆打滑根本无法通行。无奈之下,我和第一书记、村干部只好弃车而行,步行约一个小时后,终于来到张广海的老家。

老张家的房子在半山腰的一块空地上,四间土木结构的房子看着已经破旧不堪。村干部和老张打了招呼,向他介绍了我。老张微笑着请我们进他家烤火,露出了两排黑黑的牙齿。两个三四岁的小孩遇见生人,害羞地躲在老张身后。进了他家,围着堂屋的地坑烤火,我这才打量了下老张。他本来只有50多岁,看着却有60多,岁月的艰辛让他双鬓斑白,生活的重担让他已经有些驼背。老张不太讲究,胡子拉碴,穿着破旧的衣服。两个孙子看着也不太讲卫生,小脸冻的通红,只有那大眼睛闪烁着清澈的光芒,显得聪明可爱。老张的家里光线昏暗,由于常年烤火,屋顶的木头和瓦片也被熏的漆黑一片。从交谈中我才得知,老张有两个90后的儿子,一个女儿还在上高中,两个孙子在集镇上幼儿园。由于家里没有安全住房,再加上几个上学的,家里的负担特别沉重,老张在2014年被评为贫困户。

然而老张是幸运的,变化最显著的就是这几年了。由于享受“十三五”易地扶贫政策,他家只花了1万元,就在离双龙镇政府不远的新华社区分配到了三室一厅、将近120平米的房子。按照建档立卡时的7口人,每个人享受2.5万元补贴,光易地扶贫搬迁这一项,国家就给他家补助了17.5万元。老张是个明事理的人,经过村干部动员,他又签订了旧宅腾退协议,按照每个人补助一万元的标准,老张家又可以获得政府旧宅腾退补助的7万元。

2019年的4月份,老张家的新房开始装修,到了7月份,房子简单装修好了,老张迫不及待地住了进去。这下,老张像变了个人似的。后来再见到老张,他的精神好了,腰杆也挺直了,胡子刮的干干净净,穿着也讲究了很多。作为帮扶干部,我也很高兴,因为我不用再走太多的山路。老张现在住的新华社区,离镇政府很近,走路十分钟就能到。新房子一共五层,老张家住在二层,上楼也方便,开窗就能看到青山绿水,环境十分优美。社区里还开了好几家大超市,购物方便多了。离社区不远,就有公办幼儿园,两个孙子上学也不用愁了,还能免除保教费。两个小家伙现在也穿的干干净净,变得活泼开朗,一起在奶奶的照顾下快乐成长。

再去老张家,我几乎看不出他是贫困户了。家里的墙壁刷的雪白,家里电视机等日用电器也都有了。在城里上高三的女儿成为了家里的骄傲,也是家里未来的希望。因为是贫困户,老张的女儿每年也能享受国家教育扶贫的政策,不仅能免除一部分学杂费,还能享受每年2500元的助学金。为了鼓励老张的女儿上大学,我对老张说,如果他的女儿能考上本科,政府会提供5000元的助学金,爱心企业也会赞助,另外还可以申请助学贷款,女儿将来上大学也不用愁了。

现在搬到安置社区是好,那老张又靠什么生活呢?原来老张家里的生产用房没有拆,依靠国家优惠2000元、阳晨公司提供的猪仔,老张还在老家喂了两头猪,还有100多只鸡,这些收入有一万多。老张还被村上聘为生态护林员,每个月有600元的收入。加上老张的两个儿子在外务工,老张家的年收入最起码有六万多。另外,家里还种上了龙山老茶,有13亩的茶园。龙山老茶由于硒含量高,不仅价格高,而且广受欢迎。现在倡导消费扶贫,许多单位购买龙山老茶招待客人。

今年由于疫情原因,老张的大儿子也被社区聘为生态护林员。我对老张的大儿子说,现在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农村是大有可为的地方。你把家里的茶园经营好,把生态护林员的工作干好,好好发展家里的种养殖业。最近安岚高速通了,到安康也只要半个多小时,闲了还可以到安康附近打打零工,收入也不比外出务工差,还能照顾家里的孩子。老张的儿子笑着连连点头。

现在老张家已经脱贫了,问到老张家的未来,老张抬头看了看窗外的青山笑了笑,那里的茶园青翠欲滴,整整齐齐。我想,今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安康市平利县的茶园考察调研和老张现在从事的事业已经给出了答案,那就是发展生态种养殖业,坚定不移地走生态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