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滨区财梁社区由5个自然村合并而成,由于人口多、面积大、发展滞后、矛盾复杂,这里曾经恶名在外。近年来,社区干部群众在建设银行等单位帮扶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观光农业,切实增加群众收入,实现了由落后山村到美丽乡村的华丽转身。
立秋过后,财梁社区蔬菜产业园完成了一季的收获,生产负责人田祖山正带领大伙儿除草整地,计划在这个月中旬开始新一轮播种。
蔬菜产业园生产负责人田祖山:“准备种下一茬,西兰花、芹菜、甘蓝,再点几十棚洋芋。”
田祖山的家就在园区入口处,前些年,外出务工是全家人的主要生活来源,但年龄越来越大,胆子越来越小,长途奔波、舟车劳顿简直成了田祖山的噩梦。
2017年,在建设银行帮助下,财梁社区引进天瑞塬农业公司,流转土地数百亩,一期建成60个大棚,发展蔬菜产业,还修建了直通园区的水泥路。田祖山家门口挣钱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对他而言,种菜不过是重操旧业,轻松自在,可事实并非如此,仅除草一件事就让田祖山犯了愁。
“4个工有3个工在除草,工作量是相当大的,草比较厚,比较深,因为不能打除草剂,是无公害的,为了保证质量。”田祖山说。
田祖山意识到,过去单打独斗的种植模式甚至无法自给自足,只有优化布局,规模发展,才有可能创造价值。建园以来,绿色健康的蔬菜常常供不应求。如今,田祖山已经是一位月薪4000元的新型农民。
“足不出户就能在园区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每天有事干,原来的农民现在成为职业农民了。”皮肤黝黑的田祖山笑得特别灿烂。
村企携手,抱团发展;农旅融合,潜力无限。在财梁社区25组,“虾稻园”这一全新的产业项目和经营模式让一片撂荒多年的水田重新焕发了生机。
“110亩虾稻园,养虾78亩,带动135户。今年又投放了一批虾苗,现在田里虾是满的,一个笼子一晚上要捞10斤左右。”财梁社区监委会主任刘坤平介绍说。
初具规模的虾稻混养综合示范园正在成为当地的网红打卡地,水稻、小龙虾的“吃货”组合与独特的山水田园风光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目光,民宿建设、旅游开发等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目前,财梁社区借助建设银行等帮扶力量,建成1000亩茶园、300亩金银花园以及虾稻园、蔬菜园和一个社区工厂,基本实现社区有劳动能力群众产业、就业全覆盖目标。
“村民知道自己如何动起来,比如今年,村民自发组织建设3个猪场,这是我们帮扶单位看到的最欣喜的变化。我们建设银行还会用金融的思维、手段和金融科技的力量,在乡村振兴中把工作做得更好。”建行派驻财梁社区第一书记王壹欣慰的说道。
2019年,财梁社区彻底甩掉了“贫困村”帽子,由原财梁、赵梁、龙泉、苏坝、双庙五村合并而成的财梁社区、一个辖33个村民小组,农村常住户籍人口837户2850人的落后大村真正走上了全面振兴的康庄大道。
县河镇财梁社区党支部书记余致平:“群众住上了这么好的房子,交通这么方便,脱贫只是奔小康路上的一个起点,今后我们还要把“四园一厂”扩大规模建设,带动旅游业发展,进一步提高我们社区的群众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