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汉滨区人民政府> 专题栏目> 教育资讯> 正文内容

【战“疫”故事】汉滨区培新小学教师沈军梅:智慧战“疫”,静心成长

时间:2020-04-09 10:19  作者:源自:区教体局

2020年旧历岁首,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泱泱中华饱受病痛的折磨。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各行各业的人们积极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我作为一名党员教师,不忘初心,坚守岗位,潜心教育教学,以仁爱之心、智者之才,秉持为师之道的目标要求自己,积极担负起教师的责任和担当,在抗疫这段特殊时期贡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立足本职,勇于担当

1月27日教育部宣布春季延期开学,为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号召,汉滨区教体局紧锣密鼓地组织全区学校做好“线上教学”工作,由汉滨区教研室遴选我区骨干教师录制网课,利用“钉钉未来校园”云平台推送网课,面向全区中小学生开展线上教学。大年初十晚上,我接到汉滨区教研室副主任李铁军电话布置的录制五年级数学网课的任务,当时心情激动,很高兴能为抗击疫情贡献一份力量。欣然接受任务后,我连夜召开五年级录课小组视频会议,制定教学计划,做好授课内容的安排,在没有教材的情况下,克服困难,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电子版的课本、教参、微课视频等备课资源,甄别优选后发给组员,为录制网课提供保障。

按上级要求录制30分钟的网课,这对每位教师都是一种挑战。疫情期间不能出门,家里没有专业的录课设备,又不懂录课技术;一根网线、一块屏幕,师生无法互动的课堂难免出现尴尬的场面;平时的课堂是40分钟,30分钟的课怎么上?面对老师们提出的困难,我和小伙伴们说:“只要咱们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 为了保障网课的录制效果,我提出了“三技”解决方案,一是掌握录课技术。号召大家请教学校信息技术老师或通过网络自学在电脑上录课的技术;二是提高备课技艺,将集体备课与个性化备课相结合,迅速制定出30分钟网课的设计路径;三是学习录制技巧。将每节课的录制程序分四步走:第一步做好PPT,第二步写录课脚本,第三步录音,第四步将录音与PPT合成。找到了新的实践之路,大家精心设计,精美制作,从当初的忐忑不安,一路趔趔趄趄、摸索前行,到最终的驾轻就熟。五年级录课小组顺利地录制了30节网课,在汉滨区教体系统未来校园云平台推送,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在这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为了良好的录音效果,我每天晚上从12点钟开始录音到凌晨1点多。由于经常熬夜,右眼角长出了火疖子并化脓,医生给包扎后,虽然只有左眼能看东西,但仍按时制作网课,精益求精。家属劝我休息一段时间,我想在这样的非常时期,全国人民都齐心抗疫,能与小伙伴们团结在一起做一点事情,哪怕自己发出的只是一束微弱的光,也很幸福。

独具匠心,智慧课堂

线上教学对教师的课堂设计能力提出挑战,对教师的管理能力也是一种考验。为了保障学生居家学习有效果,我们要不断在实践中摸索总结,排除困难,让线上教学催生智慧之花。

我每天早上和全班的孩子们一起观看网课后,在钉钉学习平台的家校本里布置精心设计的家庭作业,要求学生每天下午五点之前提交。虽然右眼患疾,但仍然坚持批改学生提交的作业,每天晚上七点半通过上直播课,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答疑辅导。由于线上教学师生无法面对面交流,自律性差的孩子出现上网课不认真听课、不交作业、不听直播课等状况。部分家长复工后,没有充足的时间陪伴孩子,有些孩子的学业出现了掉队的情况。作为老师的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必须想办法改变。俗话说“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办法总比困难多。我认真分析每天作业中的错题和提交情况,查看直播课观看数据,并通过微信群或电话与家长耐心沟通、详细记录,掌握学生真实的家庭情况和学习状况。对有困难的家庭,比如医务工作者的子女、父母不在身边的学生进行个性化地辅导,对不重视孩子学习的家庭从家长管理技巧和孩子学习技巧两个方面进行帮助,以提高学生居家学习的效率。在提高家长管理技巧方面,召开了线上家长会。在会上做了《自我觉醒,自我发现》的主题发言,我回顾了一段时间以来全班网络授课和学生学习情况,提出了学生、教师、家长在线上学习过程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并强调,居家学习要靠家校合作来突破屏障,要发挥家校各自优势、弥补彼此教育弱势。疫情防控期间的在家学习,不但需要学生的自觉自律,也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增强教育能力。我的发言与家长们产生了共鸣,有的家长说:“通过与沈老师交流,让我们明白了,学校和家庭都是孩子完整成长链的一环,孩子的全面有效发展,需要家校环环相扣的系统努力。”

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我在教学中通过教给学生一些适应网络学习的技巧和方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线上课堂活动,引起学生对学习的最大关注。我号召学生做好数学课堂笔记。还专门就如何做好数学课堂笔记进行了一次直播课,给孩子们讲授记数学笔记的技巧、内容及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线上学习的兴趣,设计可行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动手实践;为了让全班学生卷入线上课堂,上课时通过连麦或语音输入的方式适时开展数学朗读,将原本静态的学习方式显性化,随时捕捉学生的学习状态样本,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大大提高了线上教学的学习效率。

专业成长,一如既往

残酷的疫情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生活上的不便,还让人们产生了负面情绪。与其焦虑恐慌,不如静下心来读书研修提升自己。教师既是知识分子,也是专业技术人员。专业不断成长是我们的行走方向,读书和思考是我们的行走方式。在“停课不停学”期间,我虽忙但不乱,高效工作,注重专业成长。我以书为伴,积淀涵养,阅读了教育经典《论语》和朱永新的新书《未来学校》,以及数本专业期刊,以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使自己能更好的驾驭课堂;坚持笔耕不辍,内化反思,将自己在“停课不停学”期间的教育教学实践、成长经历、读书感悟、专业思考撰写了一万余字的教育随笔、教学反思、专业论文,分别发表于专业核心期刊以及《今日头条》的陕派教育等媒介,不断提升自己教育写作、教育科研水平。积极参加线上培训,开阔视野,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分别在新教育未来学校云论坛、上海铭师公益直播课、中国教师研修网、全国继教网络共听讲座30多小时,记录听课笔记5000余字。认真准备自己主持的省级课题结题资料,梳理课题研究成果,汇编过程性资料,等待结题。

这个寒假,我比平常上班还要忙,但我并不介意。一场疫情,一场灾难,得到锻炼成长的不光是党和政府、医务工作者,还有我们每一个人。我们要从这场疫情中学会适应、学会成长、学会反思,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用实际行动书写一名党员教师的忠诚与担当。

【作者简介】沈军梅,陕西省优秀学科带头人,陕西省教学能手,陕西省校本研修先进个人。任教于汉滨区培新小学。曾荣获“一师一优课”部级优秀、全国小学数学示范课一等奖、第一届全国小学数学录像课一等奖、陕西省教学大赛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