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悄然而至。漂浮于风里,润泽于雨里,隐身于花里,弥漫于草上,铺洒在校园里。在这美好的三月里,汉滨区铁路小学单林娥工作坊主题式研修活动拉开了帷幕,学校全体语文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展示课例引路子
坊主单林娥率先垂范,为大家带来的是六年级上册列夫•托尔斯泰的短篇小说《穷人》。课在单老师精巧的开场中开始了,与孩子们的目光相遇,单老师的眉宇间就自然形成了盈盈笑语。作者典型的环境描写与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在她与孩子们的亲切交流,孩子们与文本的亲密接触后得到了碰撞。课的尾声,诗样的语言让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不管未来的生活是诗还是苟且,请拥有一颗纯洁、善良的心。”这是她送给孩子们的话,也是孩子们受用一生的财富。
第二堂课是李芳老师执教的《沁园春•雪》诗词朗诵课。如果说开启诗是一位气宇轩昂的翩翩公子,那么接下来的新授诗就似一位胸怀天下的英雄。朗朗的读书声不绝入耳,在反复地、多样的读中,孩子们的情感得到了抒发,精神得到了鼓舞。
研讨交流提高
课后,全体语文老师齐聚会议室,展开了激烈的交流讨论。坊主单林娥就她执教的《穷人》从设计思路、教后思考等进行了精彩的说课。同时她抛出了:小学语文小说教学到底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为所有参会老师打开了思维的大门。
老师们各抒己见,真诚而精彩的交流,思如风发,言如泉涌,大家的交流中投射着一种智慧,一种魅力。工作坊坊员李丽娟老师提出:基于王崧舟老师《不留余地的狼》的启发,何不采用“预测”进行阅读策略的训练贯穿《穷人》?让大家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最后,坊主单林娥总结。她指出:对于小学小说阅读教学,首先是对学生阅读小说兴趣的培养,其次是阅读方法上指导。不管是小说还是诗歌,亦或是一篇散文,作为教者都必须基于文本的教学解读与具体学情之间来回斟酌。我们得思考:对于一堂语文课,学生期待从中得到什么?哪些内容是难点需要突破!哪些是盲点需要提起!哪些是增长点需要延伸!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撩动心弦的遇见,仿佛是一种神奇的安排,它是一切的开始,也希望,从今天开始,我和你,和你们的遇见,能有更多的美好……(通讯员 单林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