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滨区:创新扶贫模式攻克深度贫困

作者:张涛 来源:汉滨网 发布时间:2019-01-28 13:38

汉滨区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探索建立了“四式八法”资产收益扶贫模式,通过精准使用扶贫资金,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调动贫困群众生产积极性,实现了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贫困户获得稳定收入,为按期脱贫摘帽奠定了坚实基础。

汉滨区晏坝镇近年来累计发展茶园15000亩,年产茶叶达到30吨以上。今年6月,镇上成立了茶叶产业协会集中打造优势品牌,同时整合7个贫困村的700万专项扶贫资金购置茶叶加工设备、新建茶叶加工厂。

晏坝镇副镇长郑伦萍说,这700万资金以村集体的名义,资产租赁入股到茶叶生产企业,一年按6%比例分红,一方面可以带动贫困户增收,另一方面壮大村集体经济,这样做的优势,企业一旦经营不善,关停并转之后,我们可以寻求新的经营伙伴,继续发展产业。

怎样让扶贫资金流动起来,把市场主体请进农村,晏坝镇资产租赁提供了新的方式。去年以来,汉滨区实施资产收益扶贫,由政府穿针引线,采用“区级统筹、镇办实施、村级所有、企业使用、收益固定、贫困户受益”的办法,破解了贫困户守着土地过穷日子,村集体抱着账本没钱用的农村怪象。

汉滨区扶贫局局长田远金说,资产收益扶贫就是将产业引导资金通过投资入股到新型经营主体、异地置业、光伏电站、资产租赁等方式,探索出了一条“拨改投、投转股、股分红、村级所有、分红到户”的长期稳定脱贫新路子。

资产收益扶贫“四种方式”以财政扶贫资金作为杠杆,不仅撬动了产业提质增效,充实了村集体经济,还让广大贫困户有机会通过“土地入股、园区务工、技术服务、同步同业、生产托管、反租倒包、电商帮扶”等“八种方法”加入到各类经营主体,搭上了稳定脱贫的快车。

今年64岁的高世美因为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而成为坝河镇伍湾村贫困户,去年村里成立了鸦鸽山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像老高一样的贫困户种植红薯、加工粉条,他的收入发生了明显变化。

坝河镇伍湾村高世美说,打两个月工就是7000多块钱,入股分红1200多块钱,卖红薯是6000块钱,三项合计两万多块钱,和以前相比可想而知,翻了几番。

在汉滨区的当年脱贫村,经营主体每帮带一个贫困户,政府就奖补一万元产业发展资金,而贫困户作为股东享受分红。鸦鸽山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43户贫困户致富,政府奖补43万元产业发展资金,这样一来合作社有了劲头,产业发展有了势头,群众脱贫也有了盼头。

坝河镇鸦鸽山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崔世满说,我们通过这43万产业资金,在我们全镇发展红薯种植和粉条加工产业,发放工资18万,分红了两万六千多元,通过这个产业资金贫困户都看到了希望,我也更有信心把这个厂发展好。

自从推行了“村有四式、户有八法”资产收益模式,汉滨区发放产业发展资金4024万元,带动7154户贫困户加入各类合作经济组织,解决了贫困群众收入难,空壳村无产业无资金无积累,经营主体‘融资难’‘用工难’等问题,实现了‘扶贫资金跟着贫困群众走、贫困群众跟着产业走’,盘活了扶贫资金,撬动了产业发展,加快了脱贫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