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汉滨区人民政府> 专题栏目> 教育资讯> 正文内容

教育随笔:教学从了解学生开始

时间:2014-09-22 15:56  作者:源自: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虽是用于指挥行军打仗,但细斟此言,我觉得它同样适用于指导教学。教书育人,是对师者从业的最完美诠释。它意味着教育不是人对物的一项单向活动,而是教师与学生的一个互动过程,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我班一年级学生,是刚从幼儿园升上来的。由于孩子年纪小,自制力差,再加上初任他们的班主任,对孩子们的性格、喜好、知识的反映情况不大了解,所以管理起来费劲。抓住了这头,就松懈了那头。

想改变这一局面,我就得“主动出击”,变“被动”为“主动”。我知道有些孩子害羞,对我这个班主任还不了解,所以不愿和我多交流。可是有一些孩子就截然不同。于是利用大课间,我早早的来到教室,和可爱的孩子们开始了交谈。“在幼儿园,老师喜欢表扬谁?”有的说:“我们幼儿园表扬郑韵菡。”有的说:“不对,是刘紫鑫和钟思思。”还有的说:“我们七堰幼儿园老师表扬我。”看着孩子们有的已经上钩了,我就“顺势而走”接着问:“那谁会数数?”这下可热闹了,学生们不约而同的举起小手,争先恐后的说:“我,我,我,老师我。”有学生甚至说:“我还会数到一百。”接着有些活泼的学生主动告诉了一些小“秘密”:幼儿园里刘奥是班长;侯右婷爱劳动;怀宇恒喜欢哭鼻子;钟思源喜欢打闹;谭宇晨喜欢发呆;黄帮国不会数数…….一件件一桩桩看似平凡却真实的小事牢牢得记在了我的心里。后来我主动向他们幼儿园的老师打了电话,询问了这帮学生们的学习状况,知道了谭宇晨发呆是因为他父母在外打工,把幼小无人看管的他锁在了屋里,也许这个原因,孩子显得眼神不够机灵;黄帮国数数困难是因为在孩子两岁的时候,他小伯给孩子喝了一段时间啤酒,再加上家人过于溺爱,奶奶答应孩子只要写字就给买吃的,促使孩子养成了边吃零食边写作业的习惯。

    通过多方面的了解,我大概能够了解到这群孩子们大致的情况,给我教学带来了方便。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会多关注这些所谓的“问题学生”,争取让他们在小学的队伍里永不掉队。同时我也明白了:只有真正地把学生当成丰富复杂的发展主体,当成可以坦诚相见的互动者,我们就不会在教育上失衡甚至失误而自尝教育的苦果。真正走进学生心灵,与学生的心贴在一起,才能在现你育人工程中描绘出灿烂的前景。(大竹园镇正义小学  王晶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