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了《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想到了很多。
这篇课文是季羡林老先生回忆年轻时在德国留学,看到德国人非常爱花,家家户户都养花,但他们把花都种在窗台让别人看,走在街道上又看到许多别人家种的花,从而使作者感受到德国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高尚境界。
四十多年过去了,季老故地重游,当别人问他德国有什么变化吗?他说变化是有的,美丽却没有改变。因为他看到德国人仍然把花种在窗台上让别人看,德国的街道仍然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德国人的心灵依然如那绚丽的花朵一样美好!
我曾读过季老的传记,季老7岁就离开家乡随父去济南求学,十几岁踏上了异国土地。他当时在德国的哥廷根求学,租住房子的房东是一家三口,儿子在外地上大学,女主人把儿子的房间腾出让这位陌生学子居住,对他视如己出,给予了一个身处异国的游子慈母般的关爱。季老在她家一住就是十年。季老曾多次在他的作品中表达了对房东一家的感恩及思念!
学习这篇课文后,我的感受和季老一样,我深深地为德国人的美好心灵而感动!人类历史上那些伟大的德国人在我眼前幻现得越来越清晰——康德、马克思、爱因斯坦、歌德、贝多芬、莫扎特……从十九世纪末直到现在,德国人在科学、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都创造了辉煌的成就,这成就的根源就在于德国人在十九世纪初期的团结协作、埋头苦干。我认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城市、一所学校的美丽不在于他拥有多么雄伟的建筑,多么完善的规划,多么悠久的历史,真正的美在于这里的人是否美丽。当然我所说不是外观的美,而是修养的品德。因为任何一个国家、城市、学校都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组成的,只要这里拥有一群追求真理、踏实肯干、互帮互助、乐观热诚的人,这个国家,这个城市,这个学校就必将欣欣向荣!
我有幸生活在果园这个大家庭,我身边就有这样一群埋头苦干的果园人。这学期学校的检查、活动应接不暇,我感到很累,多次问自己:我为啥要到这里来?当我看到果园人不因忙碌而抱怨,不因压力而气馁,不因困难而退缩时,我明白了,我来这里是对的!只有这样的生活才能让我得到锻炼、启发和成长。我把这群勤奋执著的果园人当做我的一面镜子,时刻照照自己,找到自己的缺失,警惕、鞭策、努力,我希望我这朵小小的、卑微的花能在这美丽的果园里开得丰满、有力、长久,为果园再添一份美丽、让果园再多一抹光彩!(通讯员 陈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