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汉滨区人民政府> 专题栏目> 理论调研> 正文内容

脱贫工作将提升乡镇基层工作者的形象

时间:2017-07-04 15:52  作者:卜先安源自:县河镇

以前人们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半年的乡镇工作阅历使我认识到广大乡镇基层工作者是群众脱贫致富的工程师,乡村教师只改变贫苦的孩子,而我们却改变了整个贫困区域的所有群众,足见同事们的事业有多么伟大,因此我们要听党指挥撸起袖子加油干!

谈基层干部角色的转变

远者,从历史上看秦朝横征暴敛、层出恶吏酷吏,强征民夫、大兴土木,才导致多地农民起义;初中语文《石壕吏》中有句子“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等反映唐朝官民关系的描写。近者有十几年前乡镇干部带队收四税、搞计划生育,由于农民生活自顾不暇不理解国策不配合,可能采取过过激措施,轻则批评罚款、重则抬门扭锁抓人拿物。在这里我不是指责当时这些干部执行政策的方法不当,这可能是特殊时期管理型政府的一种需要。但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这种方式伤害了基层干部(旧时官吏)与群众之间的感情。前面举例是说明官民站到了对立面,今天的扶贫工作却把我们与贫困人民放到了同一个立场。紧密的干群关系是我们党能够取得最终胜利的法宝之一,又由此我认为现时期脱贫攻坚工作是我们弥合干群关系的一个契合点,现在的乡镇基层干部若能把扶贫工作做好了我们的党必将会更大程度受到群众的拥护,广大基层干部也必将成为群众崇拜的偶像。扶贫工作对广大农村来讲应该是一场革命,对广大干群来讲是一场攻坚战,我们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干群同心,像绣花一样下一番功夫精耕细作求得丰硕果实。

谈在扶贫事业中如何提升干部形象

那么怎样才能在这项工作中使基层工作者的形象得以提升呢?在政策上有我们英明的党在指引设计,在财力上有我们强盛的国家政府在鼎力相助。勿需多谈,这里仅谈一下我们应有的工作策略和方法:

1、从礼节上增进与群众的感情。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每个人都有被尊重、渴望理解的需要。当我们下村的时候,庭前屋后、田间地头、路头街市遇见群众不管是否我们帮扶的对象,清楚、热情的打上一声招呼,与他们的情感都会拉近许多,在工作中群众若能听到你对他家的情况特点如数家珍,我想即使困难一时得不到解决,但心中的怨气也会消除一半。这样从感情的角度去处理工作难题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从实干上否定我们书生气和官架子。以前的群众总认为我们的中老年干部有官架子,年轻干部从学校出来的没有农村经验干不成事。其实嘛,他们不了解,我们不乏大部分干部都是从农村中走出来的,也许曾经干过很多农活。下村看到农民正忙的时候,如果能搭把手,他们肯定会刮目相看改变看法。具备优势的是我们许多干部都是学习了专业农技技术的,若能在他们需要时主动出手给予指导,他们肯定会由衷的佩服认可。

3、从效果追求上与群众建立信任关系。我们进行帮扶工作一定要达到目标任务,追求帮扶效果。比如说,帮扶群众发展养殖业,就要指导业主专业化科学管理,让产品卖个好价钱;支持贫困户发展种植业,也要帮助业主寻求相关利益联结,通过让群众获取利润得实惠来促使他们醒悟,从而相信我们,认可我们。

做好扶贫事业就是人民的好干部

今年以来我们在党委政府领导下的辛苦付出,群众应该是有目共睹的,我相信群众的心是肉长的,他们心里有那颗定盘的星,我们的干群关系在拉近,我们的形象在提升。俯下身子是个人修养的一种淬炼,吃点苦是自己人生价值的一种发挥和体现!同志们,以前老百姓称先辈共产党是他们的救星,我相信只要我们把扶贫事业做好带领贫困群众踏上富裕的康庄大道,他们不叫我们“恩人”,也会称赞我们是人民的好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