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模式”的实践与思考——对汉滨区忠诚现代农业园区的调查

作者:李成旭 锁东红 来源:区委农工部 发布时间:2017-05-05 08:56

安康市汉滨区忠诚现代农业园区,是以陕西安康天瑞塬生态有限公司为主体建设的现代园区,该园区立足当地实际,大胆创新,按照“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土地流转、统一设施建设、农户反租倒包,分户经营”的发展思路,积极探索了“企业抓两头,合作社搞服务,农户为主体”的忠诚现代农业园区运行模式。通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园区将建设、生产、经营环节与充分发挥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优势相结合,建立起农民增收、合作社壮大、企业盈利的“三赢”利益联结机制。

 

创新经营模式 实现高产高效

忠诚现代农业园区位于汉滨区建民办忠诚村,全村306户、4个村民小组、1070余人。多年来,当地农户主要以种植蔬菜为生。前些年,由于传统种植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缺乏技术,农民收入很低。2010年年初,该村党支部书记刘瑞红抓住国家发展农业园区的机会,同几家种植蔬菜的农户商议后做出了大胆的决定,将全村1200亩耕地,以“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土地流转,统一基础建设,统一购置农资,统一建设大棚,统一培土施肥,统防统灌,农户返租,分户经营”的发展思路,建设规模化、设施化、标准化现代农业园区。经过几年艰辛的努力和发展,目前,全村有200余名职业农民从事蔬菜生产经营,有8户承包蔬菜大棚在10亩以上,最多承包20余亩,每年亩均收入1万元。2016年园区总产值达到7800万元,实现纯收入1880万元,生产无公害蔬菜6400吨,全部达到无公害蔬菜质量标准,蔬菜销售量达18600吨,出售商品猪521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万余元。

 

企业抓两头  产中搞服务

忠诚园区探索的“企业抓两头”就是抓好产前优良品种引进和培育,产后的加工贮藏和销售;“产中搞服务”就是合作社为蔬菜种植户提供技术,所需农资、肥料、农药、种苗、机耕、统防统治等;“农民为主体”就是把建成的蔬菜大棚以原价反租给农民,以农户经营为主体,充分发挥农民自己当家作主的作用。

2010年10月,忠诚村蔬菜专业合作社正式挂牌成立,入社社员162户,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及合作社的精心组织下,以设施蔬菜为主导产业的农业园区初具规模。目前,已投资5600多万元,流转土地2200亩,建设钢架大棚1200亩,智能温室4000平方米,建设配套供水管网9.2公里,硬化田间生产道路2公里,安装太阳能杀虫灯120盏,修建蓄水池300余立方米。为了调节蔬菜淡旺季互补,该公司投资970万元,建设500吨蔬菜贮藏保鲜库一座,购置配送车7辆,投资20多万元安装全程清洗机,投资80多万元安装全进口包装、称重、打码一次性完成包装机械,注册了“天瑞塬”忠诚无公害蔬菜,在安康城区主要市场和社区,建忠诚无公害蔬菜销售网点38家,已成为安康市场一大品牌,也是安康唯一一家具有《陕西优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标签》体系的品牌,深受城区广大市民欢迎。

同时,配备了三气室,利用氮气、氧气、二氧化碳进行包装,使不同品种蔬菜可以保鲜二至三个月。为调节市场季节性蔬菜,还从外地购置不同季节的蔬菜、水果进行冷藏保鲜,补充市场需求。

 

创办培训学校  培训职业农民

为了让每位农民有技术,懂科学用技术,真正成为有技能的职业农民,公司建成天瑞塬职业农民技术培训学校,定期开办职业农民技术培训班,每年花费10多万元,聘请山东寿光蔬菜技术专家张世华常年驻地培训指导,手把手的教农民培育良种、品种嫁接、喷灌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

在天瑞塬职业农民技术培训学校,忠诚村党支部书记、忠诚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瑞红带头参加培训学习,邀请市区蔬菜专家来村开展技术指导,积极组织合作社骨干社员和种菜大户参加市区农广校组织的创业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选派骨干、技术人员到山东、杨凌学习蔬菜种植技术。通过培训农户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生产技能有了很大提高,种菜效益明显提升。为进一步改善学习培训条件,2014年公司投入150万元建成1500平方米的职业农民教学培训中心,并配备了电子设备和莹光设施,针对大多数农民学历有限的特点,在屏幕上讲解播放营养土的培制、发酵、使用及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图片等,很直观又通俗易懂,这样农民学习进步很快。宽敞明亮的培训中心使忠诚村全体农户和全区种蔬能手都可以在这里参加培训学习,中心对外地前来学习的学员还可提供食宿。中心自2014年开办以来,已培训学员5600余人次,目前,公司已完成了“产—储—销—培训”一体化建设。

2014年忠诚农业园区被省政府评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 忠诚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现在忠诚现代农业园区正在向集现代农业园区和生态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