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汉滨区人民政府> 专题栏目> 理论调研> 正文内容

不甘落后的奋起之路——汉滨区全省城区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综述

时间:2015-07-21 09:04  作者:付 波 邓向红 陈朝利源自:

 日前,省政府公布了2014年度全省24个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检测评比结果,汉滨区不负众望,连进两个位次,一举结束了连续5年在全省垫底的窘迫局面,成为省政府表彰的六个陕西城区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奖”受奖区之一。   

                创新思路找出路
    盛夏7月,走进汉滨区大同镇德烈千亩核桃园,映入人们眼帘的是一片绿色的海洋:昔日的荒山浅坡上,数千株随风摇曳的核桃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丰收在望……4年前,正是在区委、区政府号召下,安康五星旅社老板江德烈果断回乡建园,成为全区“百万林果基地”建设大军中的“突击手”;正是靠着无数个像江德烈这样的艰辛付出,4年后,全区新增经济林果70万亩,总面积达到105万亩,实现了“人均‘一亩园’”的建设目标……这是汉滨区创新思路、雁行破阵的一个缩影。

   基础差、底子薄、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缺乏在全省争先进位的“底气”,是百万汉滨人民多年来挥之不去的阴影。

思路决定出路。2011年以来,汉滨区委、区政府在充分调研汉滨实际和总结历届党委、政府重大决策的基础上,系统归纳并确立了城区抓管理,川道建园区、两山建基地、集镇建社区和用群众工作统揽全局的“一抓三建一统揽”的工作新思路,汉滨经济社会发展从此按下快进键。

   去年初,市委、市政府又对汉滨明确提出“舞龙头、走前列、引领发展”的新要求,全区上下群情振奋、务实创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起使,以“在全市担起三分之一的份额、做出三分之一以上的贡献”为目标,奋力争当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

   “在全市改革发展大局中,汉滨区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目前已经形成明晰的发展思路。近年来发展变化较大,尤其以五里工业集中区为载体的新型工业化,以核桃产业为重点的山林经济突飞猛进,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治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历经几年发展,汉滨区的快速嬗变得到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多次肯定。

    如今的汉滨大地:乡村,水泥路阡陌纵横,连缀起一排排农家新居;两山,林果园梯次排布、密植成林;川道,工业园厂房林立,产业园交织相连;城镇,街道宽阔平直、小区优雅别致、公园芳草如茵、商品琳琅满目,社会和谐、万民安乐。

               狠抓项目提增速

    2014年,家住汉滨区新城办教场社区的马女士,靠着在家门口摆摊卖菜夹馍的营生,为家里增加了3万元多元的收入。也就在这一年,汉滨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了27890元,与2013年相比增速为12.3%,增速位列全省第一。

    可圈可点的成绩远不止这一项,在2014年省政府确定的全省城区经济社会发展36项综合监测指标中,汉滨区有18项指标全部进位,其中财政总收入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三产服务业增速、工业增加值增速和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等指标都以领跑姿态走在全省的前列,为汉滨区的争先进位立下了“汗马功劳”。 

汉滨区紧紧抓住安康国家主体功能示范市唯一重点开发区域、陕南循环发展和避灾移民搬迁等重大机遇,持续提升林果、畜牧、蔬菜、水产等农业的“园区化”发展水平,去年完成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项目42个,完成投资7.2亿元,全区省市级园区达到27个,其中“陕茶一号”被授予国家植物新品种权,育苗能力达到一亿株。发展现代农业的“阳晨模式”、“忠诚模式”和“牛蹄模式”在全省引起巨大反响。着力做强富硒产业、新型材料、清洁能源、再生资源利用和制造产业等五大支柱工业项目,以五里工业集中区为核心,以奥信秦东为示范,持续推动泸康酒业、正森饮业、晧翔保温材料、好富钛自行车、五福鲜食品、杜氏面业、龙王泉、汉水韵等骨干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同时,利用中心城市所在地优势,把三产服务业项目作为引领发展的优势,持续推进商贸服务、大力开发休闲旅游、加速培育新兴服务业,去年建成安康宝业农贸市场、城东农贸市场、泸康物流仓储等一批大型专业市场,双龙国际旅游度假区如期开园……   

按下快进键,全靠项目带。2014年,汉滨区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158个,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6亿元,增长28%,项目投资拉动GDP增长5个百分点;88个区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2亿元,超额完成任务,全区实现生产总值212亿元,增长11.1%,净增71.4亿元,其中项目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保持全市第一               

               优化环境强基础  
    “区住建局通过网上行政审批系统升级,对以前5个负责行政审批股室的业务进行整合,行政审批从5枚公章简化为1枚公章,同时开通了微信平台和网上审批平台,提升了办事效能、增强了工作透明度,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在汉滨区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窗口工作人员如数家珍的介绍着转变政府职能带来的可喜变化。自去年全区36个政府部门入住政务中心公开“权力清单”以来,各服务窗口办事效率显著提升,为办事群众节约了近三分之二的时间。

20146月,入驻汉滨区五里工业集中区不到一年的安康皓翔公司,因业务扩张向集中区管委会递交了要求增加标准化厂房的申请后,汉滨各级在短短2个月内就迅速完成了260亩土地的征迁工作,提前交付了厂房用地,创造了亲商安商的“汉滨速度”,得到企业的不断称赞!皓翔公司负责人河北客商黎阳贵感慨地说:上自书记、区长,下至普通干部群众,他们的真心帮扶让我们十分感动!”

    要按发展快进键,职能转变是关键。去年,汉滨区以简政放权为抓手、以精准招商为关键,进一步深化以便民服务网络、周二驻村工作日、三级问题库、分类联系群众和定期分析研判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工作体系建设,强力推进依法行政,抓好社会治理;转变政府职能,清理和规范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建成区政务服务中心,最大限度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着力解决干部四风问题,以党风带政风促民风,使每个部门、每名干部都成为汉滨软环境的营造者;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求党员干部带头,引领广大群众从细节入手,从小事改起,争做发展大环境的塑造者、维护者和宣传者;实施了区级领导包联、部门包抓、干部驻园帮干、为企业代办等一系列帮扶机制和优惠政策,为投资企业在征地拆迁、补偿安置、项目规划和行政审批等诸多环节节约了宝贵时间,行政效能大大提升,去年全区新引进规模以上企业12户,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9亿元,同比增长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