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于2012年7月28日至30日,有幸参加了安康市委党校举办的“推进依法行政 建设法治安康”为主题的专题培训班的培训学习。不仅学懂弄通了依法行政、土地征收、房屋拆迁、村镇规划和执法监察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而且明白了办事程序,增强了依法行政的意识,提高了依法行政的能力,拓宽了工作思路。感受颇深,受益匪浅。我认为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必须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化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推进依法行政的自觉性。
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方面。依法行政是各级政府执政为民的基本手段,政府所有的行政行为都是履行法治职能的过程。只有严格按照法律要求规范行政行为,才能确保政府各项工作的合法性和准确性,才能卓有成效的推动各项工作。政府工作人员一定要提高对依法行政的认识,真正把依法行政工作摆在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的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加强干部培训,提高镇村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
毛主席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是决定因素”。干部是依法行政的主体,因此我们应加强对镇村干部的法治教育和培训,切实提高干部的法律思维能力和依法行政能力。使广大干部带头学法、懂法并严格执法、依法办事。我镇将通过举办镇村干部培训班,选送干部到市、区党校参加学习培训等形式,不断提高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依法行政的能力。
三、搞好普法教育,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理念。
认真搞好“六五”普法,通过组织开展农民大讲堂、普法文艺汇演、发放普法宣传册等形式,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学法、守法、依法办事;引导人民群众通过法律渠道、以理性合法的方式反映诉求,解决问题;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四、规范行政决策程序,推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
加快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完善行政决策听证、专家论证、责任追究制度。切实做到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确保行政决策真正体现科学发展观,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坚决防止随意决策,搞各种形式的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政绩工程”。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如“陕南避灾移民搬迁工程—社区建设规划”等,作出决策之前必须经过听取群众意见、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三个环节,才能制定决策,并将行政决策事项、依据和结果向社会公布,接受广大干群的监督。
五、严格规范行政行为,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按照职责法定,权责统一的原则,规范行政执法主体,明晰职责权限,切实解决多头执法,多层执法和执法不严的问题。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或者搞人情执法,随意执法。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规定,坚决制止各种形式的乱罚款和乱收费,坚决纠正下达罚没收入和收费指标的做法。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应加大执法力度,依法公正处理。进一步完善执法听证程序,规范听证行为,防止滥用自由裁量权。强化行政执法责任,确保法律法规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得到有效执行,做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或者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错误做法。
六、推进政府改革和自身建设,努力创建服务型政府和法治政府。
认真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依法界定和规范政府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府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方式的创新。如:我镇从去年六月份开始推行了镇有便民服务中心、村有便民服务站、组组都有联络员和周二干部集中到村办公的服务制度体系建设。极大的方便了群众,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变被动服务为干部主动上门服务,及时化解矛盾,解决了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和好评。经过一年的实践和探索,形成了一套为民服务工作的新机制,真正实现了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大转变,大跨越。(汉滨区县河镇人民政府镇长:廖道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