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汉滨区人民政府 > 政府信息公开 > 工作报告 > 正文内容

关于2023年度全区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文件名称 关于2023年度全区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索引号 /2025-0000 公开目录: 工作报告
公开责任部门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成文日期: 2024年08月01日
有效性 未知 公开日期: 2024-08-01 16:42

—2024年7月26日在汉滨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

汉滨区审计局局长  江进华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区政府委托,报告2023年度全区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请予审议。

2023年,全区审计工作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全会精神,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全年共组织实施审计项目135个,审计查出主要问题金额41,048.13万元,审减工程造价4,791.97万元。针对审计揭示发现的问题,深入分析原因,提出审计建议214条。

一、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情况

(一)2023年度全区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2023年全区财政总收入742,431万元,其中:区级一般预算收入48,756万元、上级补助收入631,661万元、债券转贷收入53,539万元,上年结余8,475万元;支出总计740,778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支出646,693万元,专项上解支出52,928万元,债务还本支出8,280万元,再融资转贷还本支出32,877万元,支出合计。年末滚存结余1,653万元。2023年政府性基金收入总计75,779万元,支出总计74,741万元,年末滚存结余1,038万元;社保基金收入总计165924万元,支出总计85,523万元,年末滚存结余80,401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收入总计60,562万元,支出总计54,504万元,年终结余6,058万元。

2023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财政部门和区级其他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环节和关键领域,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全面落实国家相关政策措施,集中财力加大巩固衔接、民生工程、教育医疗等重点领域投入力度,持续兜牢兜实“三保”底线,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稳妥防范化解财政运行风险,推动全区财政平稳运行。2023年区本级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但同时还存在以下问题:

1.预算收入管理不够精细一是滞留城镇低保资金利息;二是1项非税收入未按照规定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缴库是存量资金未及时清理。

2.预算执行不够严格一是未按实际支出的功能分类列报支出是少记支出造成决算不实;是向1家国有企业注资未确认政府持有企业股权投资。

3.债券资金管理使用不够规范一是专项债券项目到期利息未上缴;二是将政府新增债券用于经常性支出。

4.专项资金使用绩效发挥不明显。一是超进度拨付工程款至企业监管账户,造成资金失去监管且趴窝闲置;二是部分苏陕协作资金发挥资金效益。

(二)区级部门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镇(办)财政决算审计以及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情况

2023年,组织对3个单位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以及2个镇办财政决算情况开展了审计,同时对7个单位11名领导干部实施了经济责任审计。主要发现以下问题:

1.财政资金管理不规范。部分镇办和部门还存在挪用专项资金、违规出借财政资金、国库集中支付管理执行不严、往来款项清理不及时的现象。

2.违规占用下属集体企业资金。1个单位违规占用下属集体企业资金40.5万元

3.“三重一大”规定执行不到位。部分镇办重大经济事项未执行“三重一大”规定

4.非税收入收缴不力。部分镇办未收取镇干部公租房房租房租收入未及时上解财政

5.未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个别镇办和部门违规发放津补贴、超范围列支办公经费。

6.项目建设管理不规范。部分镇办和区直部门存在对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不严、程序不合规等现象.

7.机构编制管理不规范。3个单位存在违规设置内设机构现象

二、重大政策措施落实审计情况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政策执行及专项资金使用审计情况。1.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政策执行不到位。网销食品抽检比例低,未组织落实食品安全预警交流会商会议和全区食品安全应急演练;全区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不达标。2.专项资金管理不规范。挪用食品安全各类专项资金20.66万元。

(二)优化营商环境审计情况

未建立市场主体歇业制度,未制定措施促进企业保留名称变更注册地址便利化;未制定完善上市后备企业帮扶方案;区“亩均论英雄”综合改革保障措施不到位;未建立新增项目亩均效益提升长效机制。

三、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情况

2023年,组织对20个项目进行了竣工决算审计,对8个省、市、区级重大重点项目进行跟踪审计。发现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部分项目前期工作不到位。2个项目前期资料编制不规范;1个项目前期部分要素保障不到位。

(二)部分项目建设程序履行不合规。1个项目的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履职不到位。

(三)部分项目建设管理不严格,建设单位主体责任意识淡薄。建设单位审核把关不严,随意审批签证。     

(四)部分项目工程结算管理不规范。通过对乡村振兴、教育等领域的建设项目结算情况进行抽审核查发现,存在建设单位监督不到位、把关不严的情况,造成项目结算与实际完成的工程量不符等问题。

四、行政效能审计情况

围绕政府公开承诺和重点项目建设提质增效,2023年共完成5个单位行政效能审计,揭示了相关单位年度考核任务及年初公开承诺事项未完成等问题。

五、村级财务审计情况

2023年组织对34个村主要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对40个村进行财务收支审计审计发现主要问题:一是村级公益岗管理和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二是经营主体拖欠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分红资金现象依然普遍三是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投资协议签订不规范;四是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不到位效果差等问题。

六、国有资产管理审计情况

按照《陕西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条例》规定,在行政事业、国企国资、自然资源资产审计项目中,持续关注3类国有资产管理使用情况。

(一)企业国有资产审计情况

2023年,对1家国有企业进行了资产负债损益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是会计信息不实。少记资产收入二是运营管理不佳。部分经营性房产空置未发挥效益,租金清收不及时。

(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审计情况

2023年对全区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部分部门和镇办资产底数不清。存在账账、账实不符资产管理系统登记不规范的问题二是部分部门和镇办违规使用和处置资产主要是未履行审批手续出租出借、捐赠资产,资产处置、出租收入未及时上缴财政。三是房屋租赁签订期限不合规未按合同约定足额收取房租。

(三)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情况

2023年,分别对1个区直部门和1个镇办实施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制定的河长制巡河次数低于省级要求且河湖长、护河员履职不到位;1个镇垃圾处理不规范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

七、审计建议  

树牢“过紧日子”思想,规范财政收支管理
    结合汉滨区财政运行实际情况,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强化财政收支的规范管理。首先,要围绕促进财政资金提质增效,统筹盘活存量资金,确保每笔资金都能发挥出最大效益。其次,切实推进预算绩效评价工作,不仅要评价资金的支出是否合理,更要评价其产出和结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最后,应进一步优化财政资金支出结构,合理分配资源,提升财政保障能力。

(二)加强风险防控,保障和改善民生

在财政管理过程中,应始终将风险防控放在首位。一方面,要严格落实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系列措施,坚决防止发生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民生领域政策落实、资金使用、项目管理的督导检查,确保民生资金使用安全有效。

加强国有资源资产管理
    切实加强对属地范围内土地、水等自然资源资产的管理,促进自然资源资产集约利用持续加强国有资产监管,规范资产出租、出借及处置管理;积极盘活存量资产,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对于重大项目投资、股权收购等事项的决策程序要严格规范,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加大审计整改力度

持续发力好审计整改的“下半篇文章”。对于审计发现的问题,督促相关单位落实整改主体责任,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正。同时,要加强与纪检监察、巡察等各类监督的贯通协同,形成整改监督合力,推动整改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

报告所反映的审计发现问题和提出的整改建议,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多次作出批示并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审计汇报,研究问题整改。审计局进一步健全审计整改工作机制,加强整改督促检查,具体整改情况将于年底前向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指导和监督,严格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以实干实绩提高审计质效,切实以高质量审计监督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