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减少中小学非教学性任务以减轻教师额外负担的建议

题目 关于减少中小学非教学性任务以减轻教师额外负担的建议
领协代表 所属代表团
正文

中小学校是国家基础教育的主阵地,中小学教师是国家基础教育的主力军,他们主要职责就是教书育人。目前,各种的非教学任务给学校、教师带来了额外的工作负担和极大的心理压力,打乱学校工作节奏,不同程度扰乱了教师心态,分散了教师教育教学精力,让老师有些疲于奔命。

主要表现为:一是学校的教育责任被混同于监护者的无限责任。学校和教师除了保证学生校内安全督查,还要关注学生校外安全、心理健康状况及家庭教育状况,确保学生万无一失。学生在校外突发安全事件,责任也与学校连带。二是各职能部门工作任务的狠抓落实被异化为“进校园”行为,“小手拉大手”让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负担加大。比如消防安全、禁毒知识问答、普法宣传、病媒生物防治、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消费维权、居民医疗保险催缴以及结伴而来的各种与教育关系不大甚至无关的网络知识问答、APP安装、调查统计等。三是脱离实际的评估和检查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今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求“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为减少我区中小学非教学性任务,减轻教师额外负担。

建议:

1.深化政府政务服务改革,提升精细化服务。政府合理统筹教育行政部门权力,减少其他部门对教育部门及学校的非教育干预,在处理下发文件时分类分项精准操作,坚持凡进必审、从严把关,避免层出不穷的“进校园”现象。对“进校园”活动统一审核准入,对通过审核准入的“进校园”活动进行备案,并形成清单,从源头上控制“进校园”活动的数量、次数和时长。

2.明确责任划分,禁止无限责任。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部门应明确学校的教育责任边界,明确教师职责空间,不能将学校的教育责任混同于监护者的责任,改变只要学生出现问题就与学校有关,而社会相关部门推脱责任,监护人回避承担责任,学校就是无限责任现象。

3.精简各类评估和检查任务。

4.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作分担机制。区政府要牵头建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协同工作机制,界定家庭责任,学校教育、社会资源各自职责,开展工作评估,同时积极营造全社会主动支持学校的教育氛围。

回复

A

公开

 

汉教体函〔2024〕163号                  签发人:陈钢

 

 

 

对区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24号

建议的答复函

 

李鹏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减少中小学非教学性任务以减轻教师额外负担的建议》(第224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文件精神,我局高度重视教师工作,认真梳理国家、省市文件精神,把握政策依据,科学部署谋划。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家、省、市有关规定,依法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事项,进一步加强对各类“进校园”活动严格把关,细致全面的梳理进校园事项,建立清单,明确“进校园”依据,同时,建立健全各类“进校园”活动审批制度,严格按要求依程序统筹安排,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各种“进校园”活动进行规范管理。二是积极协调各相关部门规范学校和教师参与维护稳定、扫黑除恶、防灾减灾、消防安全、防艾等重要专项工作,确需中小学教师参与的,教育局严格按要求依程序统筹安排,减少干扰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非必要工作,减轻教师额外负担。三是规范精简各类表报填写,科学安排,提高质效,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制度,精简填写内容和次数,杜绝交叉重复,布置随意问题。四是统筹安排中小学教师培训活动,对于非教育教学培训,能取消的取消,能合并的合并;严格控制中小学校和教师参与各类征文、论文、案例、宣传稿件、演讲比赛、座谈研讨、征求意见、学习交流等活动;严禁学校和教师参与各类迎检迎评等工作,减轻教师的事务性工作。五是严格清理规范与中小学教育教学无关事项,不硬性要求中小学教师及学生家长关注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微信公众号或通过投票、点赞、答题、知识竞赛、推广宣传等方式开展与教育无关的活动。六是优化改进教师考核评价方式,突出教育教学的实质性评价,杜绝与教育教学无关的考核评价。七是关心关爱教师身心健康,定期开展教师心理健康评估,及时对心理压力较大和心理亚健康状态的教师进行心理辅导和干预。结合实际组织文体娱乐活动,丰富教师的课余文化生活

 

汉滨区教育体育局

2024年7月5日

 

(联系人:刘波电话:3223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