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切实加强安康城区老旧小区改造的建议

题目 关于切实加强安康城区老旧小区改造的建议
领协代表 所属代表团
正文

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是党中央、国家做出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对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推动惠民生扩内需、推进城市更新和开发建设方式转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务院办公厅于2020年提出了《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23号),住房城建部等部门也于2023年印发《关于扎实推进2023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通知》文件,对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提出了明确工作要求。陕西省财政厅会同省住建部门,对《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研究细化,结合我省实际,对改造内容、改造标准、资金筹措和项目实施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以人民群众满意受益、改造工作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为衡量标准,引导省内各市人民政府健全工作机制、落实配套政策,有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走深做实。

一、现状与问题

1.安康城市建设随着改革开放力度加大,也随之迅速发展。从九十年代开始小区开发迅速扩张,由于当时建设设计存在局限性、监管不规范,导致2005年以前所建的小区规划、设计不合理,水、电、管道、线路陈旧老化,部分社区居民楼墙体已开始腐化破损;无文体娱乐、健身设施;有的开发商将原本用于绿化、健身场地变成停车场,从中盈利,

极不符合国家规定。以上问题不仅使得小区居民生活不方便,而且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2.2023年前,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全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部分老旧小区已实施改造,但是2005年以前所建小区还很多,小区内停车难、水电线路老化、墙皮脱落、楼顶漏水等问题频发,存在的生活和安全问题相当大,诸如江南小区的1、2、3栋楼,阳光城小区等都极需要改造提升,以努力满足小区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建议

1.落实政府主导、乡镇(街道)实施、社区协同的责任分工。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发挥政策引领和统筹协调作用。进一步加强安康城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以牢牢抓住让人民群众安居这个基本点,以努力让人民群众住上更好的房子为目标,聚焦为民、便民、安民,精准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消除住房和小区安全隐患,全面提升老旧小区和社区居住环境、设施条件和服务功能,推动逐步实现“房屋住用安全、配套设施齐备、环境整洁美丽、小区治理有效”的改造目标,切实增强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2.住建局牵头开展一次大排查,按照建设的时间年限、

老旧程度、人居环境的优劣程度排出改造清单和时间表,并以确保老旧小区居住安全、完善居住功能等为重点改造内容,主要包括建筑立面、道路交通和停车、管网通信系统、景观绿化、养老服务设施、社区服务体系等6大类。对符合改造条件的老旧小区做到“能改尽改”,早日实现改造“六有”目标(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有整洁的居住环境、有配套的社区服务、有长效的管理机制、有特色的小区文化、有和谐的邻里关系)。

3.创新机制,严把质量关。各组织部门严格按照“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3大类型,确定改造标准、因地制宜、因区实策,严格设计标准、严把工程质量、严管工程监理,给居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回复

A

公开

汉住建函〔2024〕372号              签发人:向阳

 

 

汉滨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对区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18号

建议的答复函

 

王才坤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切实加强安康城区老旧小区改造的建议》第218号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要求,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安排部署,坚持“统一领导、协作推进,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以人为本、需改尽改,集中连片、一区一策”的原则,坚持把老旧小区改造与城市发展、城市更新、城市治理、创文工作相结合,突出抓好“三改两治一落地”老旧小区改造与棚户区改造、背街小巷改造、特色街区打造相结合,扎实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和社会治理,强弱电线缆规整入地),顺应城镇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高质量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现将区住建局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总结如下:

一、我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情况

我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开展情况

汉滨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自2020年10月份全面启动以来,我区共实施项目200个其中2021年84个,2022年31个,2023年45个,2024年37个。惠及居民16409户、涉及居民楼栋数661栋、建筑面积164.52万平方米,截至目前已完成改造93个小区,惠及4785户居民,完成投资1.45亿元。

(二)我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主要做法及成效

汉滨区老旧小区改造自2020年10月份全面启动以来,

成立了工作专班,制定了运行机制,出台了实施方案,组建了人员队伍,精心谋划,精细部署,夯实保障,集中力量推进,取得了优异成绩,2023年10月陕西省省政府发文对汉滨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进行了通报表彰,通过通报表彰,肯定了汉滨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为全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树立案例标杆,引领带动全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高质量发展。

(三)我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项目资金短缺。由于我区老旧小区多、改造面积大,

资金需求总规模较大,虽然这几年通过多渠道进行了筹措资金,但仍然存在资金缺口较大。按照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有关要求,改造资金是由中省补助、市区配套和居民自筹三大部分组成,目前仅依靠中央、省级补助资金,导致已实施的项目资金缺口非常大。

2.违建拆除难度大。老旧小区最大难点整治违章建筑难,且多数小区已形成违建体量大,加之违建认定程序复杂、时间较长,无法达到老旧小区改造目标和成效。同时,老旧小区大部分都配建有储藏室,加上无专业的物业化管理,小区内私搭乱建较多,拆除难度大。

3.部门配合不畅。一方面,施工过程中需要与小区所在街道、社区以及电力、供水、燃气、通信等运营单位进行协调并同步实施,协调难度很大。另一方面,资金筹措渠道单一,已招投标的项目无法按时实施。

二、下一步工作

(一)是要完善协调联动机制,加快改造进度。

一是健全完善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统筹协调机制,强化联席会议制度的目标任务,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工作责任,层层压实责任,共同破解改造难题,统筹推进改造工作,形成上下同心、部门同向、社会同力的齐抓共建格局。二是压实各街办、部门的主体责任,主要领导亲自上手,分管领导牵头协调,加强对老旧小区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工作举措能落地、见实效。三是压实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的改造申报和实施主体责任,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的主观能动性。四是在改造过程中,要满足居民安全需要如消防、安防等配套设施建设、生活需求如文体休闲、适老等配套设施建设、建设成本需求如外墙漆、污水管网、强弱电缆材料更换等,降低建设成本

(二)是要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切实提高使用效益。

建立资金多元筹措机制,由政府、产权单位、居民、市场多方筹措老旧小区改造资金。一是区政府将老旧小区改造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列支专项资金;二是原房产开发单位、产权单位出资参与老旧小区改造;三是对具备条件,群众意见统一承担改造资金;四是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按照“谁受益、谁出资”原则,探索依托小区资源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停车场建设、养老托幼等服务设施建设、加建电梯等专项改造及后续管理;五是发放政府专项债券,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以政府投入为杠杆,撬动社会资本投资、居民出资参与,形成多方合力,减轻政府财政投入的压力,增加社会投资渠道,形成“中央拨一点、省级补一点、地方配一点、居民筹一点、企业出一点、银行贷一点、税费让一点、产权单位拿一点、专营单位扶一点、配件设施创收一点”等多元化资金投入格局。

(三)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发动群众主动参与。

一是加大宣传动员力度。老旧小区改造宣传,既要突出优秀项目和正面典型,引导群众转变观念,变“要我改”为“我要改”。更要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健全居民全程参与的“三问”机制,即改造前问需于民,改造中问计于民,改造后问政于民。真正让居民感受到既是老旧小区改造的受益者,又是参与者和推动者。二是坚持党建引领,把居民自治组织建立、违建拆除等作为纳入改造范围的先决条件,将维修基金归集情况较好、后期物业管理意见比较一致的小区优先纳入改造范围。方案设计时,提高意见征集对象的覆盖面,做深做实改造方案公示工作,尽量满足群众改造需求,

“怎么改”要尊重群众意见。实施改造中,发挥自治组织和小区群众的监督作用,畅通意见反馈渠道,提升工程质量水平。项目验收时,邀请自治组织和群众代表参加,“行不行”要听取群众意见,全面了解群众对改造效果的满意程度,真正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民生工程做实、做好。

(四)是要加强物业准入监管,维护改造成果。

改造前要把物业服务等级、服务内容、收费标准等列入征求意见的环节当中,由小区大多数居民集体自主选择,通过招标方式确定物业管理公司,利用适当收取的物业费和车位租赁费来支撑日常管理、卫生清理和垃圾清运等服务,通过社区督促、街道检查、定期通报、财政奖励等方式,强化对物业服务企业的监管,实现物业管理从无到有、从简易到专业,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共同维护老旧小区改造成果。

非常感谢您对我区城市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得到您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汉滨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4年7月15日

 

 

联系人:肖晓慧电话:1899151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