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强化汉滨区农村卫生事业的建议

题目 关于强化汉滨区农村卫生事业的建议
领协代表 杨芳 所属代表团
正文

汉滨区行政区划共有29个乡镇,第七次人口普查共计363900人。目前29个乡镇共有乡镇卫生院34所,编制机构批准29所,于实际机构有出入。随着两山人口流失,目前两山区域大多出现老弱病残人口,更需要医疗机构就近提供优质服务,虽说想通过优化资源整合,但是地方群众仍意见较大,所以目前全区仍保留34家镇办卫生院。

关于人员编制的问题:乡镇卫生院是基层公益性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乡镇卫生院按照有关规定履行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职能,主要职责是:预防保健,包括开展计划免疫、传染病防治、妇女保健、儿童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预防控制、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等;基本医疗,包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中医药服务、常见病理产科处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常规及简单生化检验、X线、心电、超声检查、康复治疗、转诊服务等。同时,受县级卫生部门的委托,承担辖区范围内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负责对村级卫生组织的管理和技术指导以及乡村医生的培训等。

依据关于印发《乡镇卫生院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卫农卫发〔2011〕61号)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设置临床和公共卫生等部门。临床部门重点可设全科医学科、内(儿)科、外科、妇产科、中医科、急诊科和医技科。公共卫生部门可内设预防、保健等科室。

一个卫生院,结合省级要求在2025年,基层医疗机构全部达到《乡镇卫生院能力基本标准》,按照标准要求,结合医疗机构的特殊性,一个卫生院至少需要设置内科、外、中医、放射、检验、护理、药剂、收费、财务管理,另有公共卫生科至少有:慢病专干、妇幼专干、防疫专干、卫生计生监督协管工作人员,卫生院正常运转一个卫生院至少需要20人。全区34个卫生院,至少需要680名编制,不含行政后勤人员(救护车司机、炊事员、保洁员等)。全区目前乡镇卫生院编制637人,仍显不足。

2009年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开始,省上批复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按0.8—1.2/千人口配备。2012年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合并,2016年原民政部门管辖的老龄工作又并入卫生健康系统,公共卫生工作任务量由2009年的9项增加至2022年的基本14项和重大9项,工作量翻倍增加,而卫生院编制未增加。加之疫情防控期间,加重了卫生院工作量,卫生院人员编制显得严重不足。多年来,卫生院同时承担基本公卫和基本医疗职责,按照正常情况,必须开设相应科室、需要相应专业技术人员。由于编制有限,各卫生院不同程度存在一定数量临聘人员,仅有少数卫生院靠运营勉强保障临聘人员,保持卫生院正常运转,大多数卫生院都在负债运营。

关于基层医疗设备配置不足问题:镇办卫生院医疗设备配置普遍参差不齐或陈旧落后,目前还有少部分单位未开展放射诊断业务,缺乏彩超、全自动深化分析仪等必备设备。

村卫生室标准建设达标问题:全区尚有100余行政村卫生室房屋属于私有产权,近年来由于村医年龄不断老化,随时将面临私有产权的村卫生室村医退出后村级无村阵地。

建议:

1.编制部门按照第七次人口普查汉滨区总人数核定编制,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按1.2/千人口配备,原则上汉滨区应配备840人,并统筹核定,适当向南北两山偏远镇办倾斜。为保持乡镇卫生院的正常运行,人数不足万人的乡镇卫生院按照核编标准的上线核定为12人。

2.聚焦医疗硬件设施提升加大对农村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结合卫生院服务能力情况,配备配齐软硬件设施,方便辖区群众就医。优化村卫生室建设布局,采取村活动室、闲置村学校改建和新建等方式,按照“急用先办”的原则推进公有产权村卫生室建设,改善设施设备条件,丰富村卫生室服务内涵,提高服务质量。

回复

B 

公开


汉区卫函〔 2024 〕282 号            签发人:胡登

 

 

对区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第 59 号 建议的答复函

 

杨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强化汉滨区农村卫生事业的建议》(第59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区政府高度重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多次组织 开展基层医疗机构发展现状调研,落实有效推动措施。一是科学 调整布局,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针对部分卫生院人员编制不 足的问题,对镇办卫生院按照承担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卫生 服务职能,结合区域现有常住人口,按照“一院一策”,重新核 定功能定位和人员编制,充分利用编制调剂机制,有效发挥编制 人员岗位职责,切实保障人员编制。二是不断加大投入,加强设施设备建设。近年来,通过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 积极争取基层服务能力建设项目、韩红基金等帮扶项目资金 1580 万元,为镇办卫生院添置了一批设备,卫生院救护车实现了全覆 盖,常规检验设备基本配齐,卫生院第一台 CT 机即将在大河投 用,基层医疗机构设施设备不断得到改善。三是加快医疗体制改 革,推进优质资源下沉。在全面总结 2022 年紧密型医共体建设 试点工作基础上,于 2023 年底全面推开区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 在坚持七不变、八统一原则的基础上,突出资源共享、人员下沉, 加快重构和升级区域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依托区域紧密型医共 体、“互联网+医疗健康”平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三驾马车”, 有效推动区级医疗资源下沉,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四是 多措并举,强化村级阵地建设。2023 年来,按省、市安排积极 推进公房化卫生室建设,结合我区实际,组织专班摸底调查,充 分征求意见,按照“一村一策,分步实施”的工作原则,采取“优 化整合一批、改扩建一批、新建一批”三个一批工作思路,并积 极争取区三院医共体建设项目,统筹包装区域镇办医共体单位村 卫生室公房化建设任务,目前正在积极争取中。

感谢您对全区农村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为持续提升基层医 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下一步,我们将多方争取项目资金,围绕 新医改总体目标,加快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推动区级优质医疗资 源下沉,持续巩固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成果,不断提升镇村医疗 服务能力和水平。

以上回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汉滨区卫生健康局

2024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