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滨区:大山里的青年插秧队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6-05 12:04

初夏时节,雨水充足,气温回升,农户们迎来了水稻栽插的最佳时机。

走进汉滨区关家镇魏垭村,平整的稻田里弥漫着泥土的清香,农户们卷起衣袖、挽起裤脚、穿着雨鞋,打田、拔苗、拉线、插秧……田间地头一派热闹繁忙的景象。但和往日不同的是,今年插秧的队伍里多了十几个年轻人。

“插秧的深度应适中,确保根与泥土相结合,保留适当的间隙,横竖都要成直线……”一位年长的村民正向这些年轻人说着插秧的重点。

在乡亲们的指导下,稻田里的年轻人整齐地站成一排,手里拿着秧苗,弯腰落手,躬身耕作,动作整齐划一,不一会儿田地里就被小秧苗整整齐齐地排满,瞬间为水田披上了绿色的外衣。

田坎边、农田里,到处都有这些年轻人的身影,他们有的在进行拔苗打捆、有的在放线打行、有的在整捆撒苗……大家有说有笑,互相帮忙,整个田间充满了欢声笑语。

魏垭村有近300亩的水田,由于年轻人都外出务工,家中父辈年老体弱,从事田地劳作的人越来越少,所以这一块地都荒了下来。这块荒地不仅是乡亲们的痛楚,更是村支书魏喆的心头事。

“地荒了,群众没得收入,村子也没办法发展。我一定要想办法找人来种地!”魏垭村产业发展座谈会上,村支书邀请了创业成功人士、能人大户和村民代表,他向大家讲述了魏垭村的未来:“我们是农村,还是要发展农业,传统农耕方式不行了,要做现代农业,还得靠年轻人……”

话音刚落,35岁的何秀军便站了起来,“我愿意回来做农业!”随后和何秀军一起在外创业的王发军、王华、王明方都表示愿意回乡发展。

“军娃子,他们都是城里的‘大老板’,咋可能回来种地?”一开始,村民对这帮事业有成的年轻人回乡种田很是怀疑。

今年1月,何秀军和其他三位合伙人共同成立了汉滨区优科基地专业合作社,流转了村里近300余亩地,用于发展稻鱼共养。过完年这四位年轻人就再没出去过,他们整日在村里忙着流转土地,购进设备,原本的荒地变成可以栽种水稻的水田。这时,村民才真正相信他们要回乡发展的决心。

春种时节,何秀军请来了村里擅长耕种的乡亲,请他们对水稻种植进行指导,村民都很乐意,纷纷来到地里帮忙。

“我们老了,做农活很吃力。现在有年轻人愿意回来把地盘活,我们很高兴。把地流转给他们,不仅能拿到流转费,还能在地里打打零工、挣工资,收入比以前更好了。”家住魏垭村十三组的王发红乐呵呵地说。

何秀军、王发军、王华、王明都是90、80后人,他们凭着聪明的头脑和敢闯敢拼的劲,事业上干得小有成就。“自己日子宽裕了,但每次回乡心里总不是滋味,家乡的落后成了我的心结。我决定回乡创业,拉乡亲们一把。”何秀军说。

“国家对农村发展的重视和相关政策的引领坚定了我回乡发展的决心。我最初想把乡村旅游引进村里,但发现很多条件跟不上,走了一小段弯路。”何秀军说,“镇里了解到我返乡创业的困难后,随即派人上门指导,大家开会研究决定还是把重心放在农业生产主业上。”

“我们是土生土长的魏垭村人,从小就看着父辈种田,他们为土地忙了一辈子。现在他们老了,我们有能力了,就应该接过锄头,让村里的土地焕发出更大‘活力’。”团队里最小的王华指着一望无际的田野说。

这些人里,有的是年富力强的致富带头人,有的是懂科技、会管理的技术人才,有的是懂市场、善经营的“农业经理人”……他们带着敢闯敢拼的勇气和韧劲,从都市青年变成扎根乡野的农夫,在田间地头描绘着人生蓝图。

他们希望在明年,能将科技农业带到村里来,在更广阔的土地上种满丰收的希望。同时,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回到土地上。

“通过我们的努力,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我们这个‘新农人’的团队,一起为家乡的粮仓建设贡献力量,在广袤的土地上书写‘新农人’们的青春。”这是他们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