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汉滨区人民政府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法制 > 正文内容

汉滨区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

文件名称 汉滨区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
索引号 /2024-0000 公开目录: 政府法制
公开责任部门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成文日期: 2024年04月02日
有效性 有效 公开日期: 2024-04-02 10:28

       2023年,汉滨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和《陕西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以创建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为抓手,强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落地落实,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坚持党的领导,法治政府建设纵深推进。一是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结合主题教育,将其纳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干部教育培训学习重点内容,形成领导班子“首学领学”、中心组“交流研学”、党支部“融合学”的多层次、全覆盖学习格局,有力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走深走实。二是着力夯实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责任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主持召开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会议,专题研究法治政府建设镇(街道综合执法改革等工作制定法治政府建设年度要点、法治建设督察年度要点,进一步提升法治建设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三是高质量开展示范创建活动积极申报第批全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创新开展“365”全过程法治工作法,打造“八点半帮您办”服务品牌,汉滨区省委依法治省委员会正式命名为“陕西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

二、坚持转变职能,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是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好“容缺+承诺审批”“一件事一次办”“一网通办”等改革措施“组合拳”,探索下沉服务事项“就近办”、审批事项“授权办”、小餐饮许可“简化办”、踏勘业务“云端办”“四办”模式,全年办理行政审批服务事项20.56万件,办理划转承接审批事项24897件,按期办结率100%。“图片说明+承诺制”简化办理小餐饮许可事项200余件,下沉镇(街道)政务服务事项63项,审批事项“授权办”“一枚印章管审批”工作受到安康市乡镇社会治理创新改革评估验收组高度肯定,大河镇社会治理创新改革试点工作考核位列全市第一。二是积极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信用监管,印发《汉滨区2023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全面推行以企业信用风险分类为基础、“双随机、一公开”为主要方式的日常监管机制,制定实施抽查计划7个,检查市场主体1528户,将952户违反企业信息公示条例及相关规定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三是营造优质高效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化“帮办代办”工作机制,组建10支“项目管家”帮办代办队伍,深入企业主动问需,累计开展服务15405次;持续开展“三秦锐士·2023涉民营企业积案集中执行”等行动,首执案件执行到位金额5.6亿元;在安康市毛绒玩具五大中心、五里工业园区设立秦创原知识产权检察保护工作站,建立《合作框架协议》,汉滨区专利授权量、发明专利拥有量均位列全市第一。

三、坚持程序规范,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升。严格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备案清理等管理机制,全年共审查政府重大行政决策123件,审核行政规范性文件8件,“三统一”发布7件,对2023年1月1日前发布现行仍然有效的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清理,共清理区级行政规范性保留文件26件,修订完善5件,失效或废止11件。二是严格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发布《汉滨区人民政府2023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2项),规范履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程序,决策公信力不断提升。三是依法履行行政复议行政应诉职能,全年共受理行政复议案件53件,办结41件,结案率为87.2%,办理行政应诉案件50件。

四、坚持改革赋能,行政执法工作提质增效。一是镇(街道综合执法改革成效初显印发《关于乡镇社会治理创新改革试点镇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汉滨区乡镇社会治理创新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确定大竹园镇和大河镇为改革试点镇,细化具体措施开展线上线下执法培训3次,制定完善案件移送、投诉举报受理告知配合执法协商11个配套制度基层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二是强化行政执法领域监督,制定出台《汉滨区联合监督行政执法工作实施办法》,探索建立人大监督、社会民主监督、法律监督、层级监督和内部监督“五位一体”的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在全区选聘行政执法社会监督员和行政执法监督联系点,拓宽社会力量参与行政执法监督渠道,促进行政执法机关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三是扎实推进权责清单动态调整,依法审核33个部门权责清单,审定并对外公布权责事项3295项。

五、强化权力监督,行政权力依法规范运行。一是自觉接受各方监督,高质量办结人大代表建议257件、政协委员提案368件,办结率100%二是提升12345热线办理质效,年度办理12345热线工单3.5万件,群众回访满意率达到96.1%,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三是持续深化政务公开,区政府网站全年共发布各类信息6228条,其中概况类54条、政务动态信息类4205条,信息公开类1969条,发布解读信息15条,回应公众关注热点或重大舆情1次。

六、加强法治宣传,全力营造和谐法治环境一是持续推进法治宣传教育,组织开展“法润汉滨”优秀法治文化作品征集活动,评选优秀法治文化作品72件,拍摄普法微视频9部;开展“走千村入万户”民法典大宣讲等群众性法治宣传活动876场次、法治讲座438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0万册;培养“法律明白人”2038名;930余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参加法律法规线上学法考试,领导干部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积极性和实效性不断增强。认真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优化多元调解工作体系共排查矛盾纠纷2731件,调处成功2720件,调解成功率99.6%,在全市率先成立金融纠纷、税费争议纠纷调解委员会。三是不断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效,依托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扎实开展“法援惠民生 春暖农民工”“法援惠民生 助力农民工”专项活动,全年办理法律援助案件共1024件,办理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数208件,挽回农民工损失或取得利益897万元,全区根治欠薪工作成效排名全市第一。

过去一年,虽然汉滨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距离新形势新要求仍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为“放管服”改革仍需向更高水平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精细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等。下一步,汉滨区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凝聚法治共识,深入推进法治汉滨、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法治建设力量、提高行政执法水平,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为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聚力建设幸福安康贡献汉滨法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