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山水绘新景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1-08 15:30
  深冬时节,打开关庙镇和美乡村的画轴,每一处着墨都令人欢欣鼓舞,每一次变化都令人倍感欣慰。
  关庙镇位于汉滨区中东部,与安康中心城区隔江相望,属于典型的城乡接合部。今年以来,关庙镇坚持“三个转向”和“四个不摘”工作要求,以开展“三个年”活动为抓手,围绕“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工作主线,立足资源禀赋、滨江近城优势,以建设“产城融合,商贸强镇”为着力点,大力实施“七个提升工程”,持续推进责任、政策和工作落实,镇域面貌日新月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老百姓赞不绝口,幸福指数持续攀升,用一个个美妙音符奏响了乡村振兴的华美乐章。
  真抓实干聚起发展精气神
  “叔,最近家里有啥困难没?”“大姐,身体可好啊?最近气温低,在家注意用火用电安全。”近日,关庙镇全体干部分别来到村民家中进行跟踪回访,询问他们的生活情况。
  家住唐淌村1组的李建梅去年7月份查出心脏病,四次住院花费48万余元,医疗保险报销后个人自付15万余元,巨大的压力一度让他们一家喘不过来气。“那会儿真的感觉生活没啥希望了,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李建梅告诉记者。镇、村干部知道该户情况后,立即入户核查,将他们一家纳入防返贫监测对象,进行“一对一”帮扶,为其申请了临时救助、“防返贫”保险等一系列补助,补助金额近9万元,帮他们渡过难关。
  “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这些干部,在我最绝望最困难的时候,劝导我帮扶我,现在该享受的补贴都享受上了,一切都好了,我对以后的生活也充满了信心。”谈及现在的生活,李建梅的眼中充满了希望。
  按照防止返贫动态监测“2531”工作机制,关庙镇不断压紧压实镇村两级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责任,建立镇党委集体领导下的联村领导负责制,由镇领导班子担任8个脱贫村、2个集中安置社区、1个示范村、1个重点帮扶村乡村振兴工作总队长,坚持每周到村安排巩固衔接工作,分解细化任务。将全镇22个村(社区)11758户农户42150人纳入265个网格全程监管,265名网格员负责日常入户排查、信息数据更新、收入核算、政策帮扶工作,实现防返贫动态监测所有农户全覆盖。为促进“工作、责任、政策”落实到位,坚持做到“周清单、周排查、周研判、周督导”。
  据了解,为了让广大农户掌握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政策,该镇制定印发政策明白卡1万余份,监测户帮扶联系卡271张,由网格员入户发放到户,凡基本生活出现困难的农户皆可根据政策明白卡指引进行自主申报。全镇纳入监测对象271户965人,对于已纳入监测对象的农户,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根据家庭劳动力情况、风险类别、发展需求等,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实行分类帮扶。“截至目前,我们共为273名脱贫户、监测户家庭学生申报‘雨露计划’补助85.8万元,落实开发式帮扶措施311人,为22户监测户家庭申报防贫保险,争取80余万元防贫保险资金支持,民政临时救助249户44万元,发放交通补贴2176人75万余元。通过精准帮扶,已消除风险156户602人,真正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对于监测帮扶数据,关庙镇人大主席李敬忠牢记于心。
  抓点示范特色产业势头足
  冬至到,“数九”寒冬拉开了帷幕,但走进关庙镇勇胜村的蔬菜保供基地,一座座温室大棚整齐排列,棚内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各类瓜果蔬菜长势喜人……
  “我本来是搞养殖的,村里的蔬菜大棚项目投产后,又承包了4个大棚,大棚菜比露天菜产量高3倍多,卖相也好,不愁销路,光蔬菜一年就能多收入七八万元!”徐礼强和他爱人正在忙着分拣、打包刚摘好的几筐辣椒和油麦菜,见到记者,边忙着手头的活路,边乐呵呵地说道。
  勇胜村蔬菜保供基地一期建成蔬菜大棚58个,发展设施蔬菜107亩,带动周边居民种植露天蔬菜110亩。该村党支部书记徐信奎告诉记者:“我们依托‘三联共建’工作机制,构建蔬菜产业化联合体,探索‘支部+基地+合作社+农户’产业发展新模式,推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为种植户提供生产资料、销售等综合服务,辐射带动70余户240余人增收。”
  通往关庙镇桥河村350亩花椒园的道路平坦而宽阔。“自从这条产业路修好后,不仅园区的交通条件得到了改善,游人进园采摘和货车出行也变得更加方便,我还打算再流转100亩土地,扩大种植,预计能实现年产值60余万元,解决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增加收入!”花椒园负责人来宝云兴奋地介绍道。
  该村同样靠发展特色产业增收致富的脱贫户李俊龙,从初期经营香菇种植作坊到现在年产10万棒、产值30万元的菌丰香菇种植合作社,仅仅用了两年时间。李俊龙感慨地说:“镇上的支持力度很大,给我们申报的特色产业配套设施建设项目解决了大难题,烘干房和小冷库都已投入使用,香菇的品质好了,卖价也高了!”
  “我镇以壮大特色产业发展为抓手,以脱贫人口稳定增收为目标,强力推进整村产业提等升级和全面发展新格局,不断支持农业园区、经营主体用好用活链长机制,推动重点产业转型提质、企业升级提效。”关庙镇镇长张海峰说,截至目前,全镇共建成省级航母园区1个、市级园区2个、区级园区7个、规模养殖场20个、蔬菜保供基地1个;文化村2个合作社种植黄桃白沙桃300亩;桥河村种植花椒350亩、种植香菇10万棒;勇胜村发展设施蔬菜107亩,建成大棚58个,种植金丝皇菊300亩;黄岭村种植金银花、白及等中药材550亩;龙王泉村发展稻鱼混养60亩、高山蔬菜300亩,年产30万吨富硒水一期项目建成投产。其中,龙王泉牌天然富硒水远销北京、上海、天津等一线城市,年销售金额已突破亿元大关。为持续做好蔬菜稳产保供,吴台村蔬菜保供基地也在规划设计中,预计占地32亩,建成大棚35个,全力守护好中心城区群众的“菜篮子”。
  三产融合蹚出增收新路子
  时下,在关庙镇文化村李丹桃园的200亩桃园里,桃树都已经穿上了“冬装”,果农们正忙着修剪果枝,清扫残枝落叶。
  “工人正在修剪果树,对残留在树体上的废袋、病僵果、枯死的枝条进行清理,并刮除病斑,集中烧毁,减少病源基数。接下来还要给它们涂白,涂白可以防冻,还能杀死树皮裂缝中越冬的虫卵和病菌。”李丹桃园负责人李丹说。
  李丹桃园位于文化村七组,每年春秋时节,来来往往的游客几乎把田地都要踏平。抓住契机的李丹,不仅通过直播卖桃揽客,还开设了农家乐,打造出集生态观光、果蔬采摘、餐饮住宿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为文化村带来了人气、盘活了地气、聚拢了财气。
  距离中心城区仅20分钟车程的包湾村,春天有花赏,夏天、秋天有大樱桃、枇杷、柑橘等应季水果可以采摘,随着乡村游越来越受欢迎,包湾村也热闹了起来。
  “来我们这儿可以品尝农家美食、欣赏汉江美景、体验登山的乐趣,一定会给你留下不一样的旅游体验!”包湾村香味农家山庄老板包选兵边上菜边给游客们介绍着。
  “随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提升,游客游玩、就餐、休息、娱乐的体验感逐渐提升,来的人多了,村民也纷纷办起了农家乐,吃上了‘旅游饭’,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包湾村党支部书记包选明说,截至目前,全村共开办农家乐3家,建成采摘园4处。
  在关庙镇,同样利用生态资源,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还有安康龙王泉富硒矿泉水有限公司。“目前,全市桶装饮用水基本上都用的龙王硒泉,2018年,我们的富硒饮用水还获得了‘陕西名牌产品’荣誉称号。通过不断增加生产线,延长产业链,目前公司已形成了集绿色工业、现代农业、健康养生、人文旅游、度假体验、仓储物流、综合服务等于一体的园区型企业。更多老百姓嵌入到产业链条,新增就业岗位数百个,有效带动了周边群众就近就业。”提及公司的发展,安康龙王泉富硒矿泉水有限公司负责人沈凡侃侃而谈。
  如今,“三产融合”已成为关庙镇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该镇借助龙王山庙会、龙王泉村农文旅项目和关庙“东湖”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经济,开展农副产品展销等活动,加大特色农产品推介,鼓励支持龙王泉水厂拓展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游,引导桥河村、汪湾村经营主体扩展野外体验项目,持续加大对文化村李丹桃园、陈胜桃园的提升改造,加大对小李村示范村建设项目和龙王泉村“鸣盛楼”文化旅游发展项目的扶持力度,大力助推“三产融合”发展。
  夯实基础宜居乡村展画卷
  今年以来,关庙镇坚持以党建引领推进农村基层治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环境整治为基础,以平安建设为保障,以乡风文明为引导,“三点”发力推动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是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一环。冬日的吴台村二万沟干净整洁,错落有致的农家建筑与优美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好似一幅宁静的山水田园画。“自从全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以来,我们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将门前四包责任列入村规民约中,每季度对评比出的环境卫生示范户落实免收一年垃圾费的激励政策,同时不断提升污水处理等生活配套设施,鼓励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庭院经济,让百姓在改善居住环境的同时,也能增加收入。”吴台村党支部书记王栋自豪地说。
  该镇坚持以《汉滨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纲要》为统领,以建成“产镇融合新镇”为目标,统筹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和人居环境整治等要素,分类分步编制村庄规划,扎实做好吴台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村、小李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和杨寨村重点帮扶村建设。以捍卫、吴台、柑树、金星、小李5个村(社区)为重点,以北环线和316国道为主线,以“六项机制”为抓手,聚焦“八清一改”,扎实推进全域人居环境整治,4个重点区域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项目已全面完工,镇容村貌环境持续改善。
  推进社会治理的重点在基础、关键在基层。今年以来,关庙镇不断完善落实乡村自治和“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实现22个村(社区)“一约四会”正常运转,驻村法律顾问全部配齐并发挥积极作用。通过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大力推行“321”基层治理模式,实现网格化管理全覆盖,有效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借助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契机,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引导群众移风易俗、崇德向善。截至目前,累计开展道德评议55场次,选树先进典型126人,开展文化下乡文艺汇演14场次。
  同时,该镇还以“三个年”专项活动为抓手,充分运用“三亮三评三运用”干部绩效考核机制,大兴勤快严实精细廉之风,围绕“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工作主线,持续推进责任、政策和工作落实,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取得新成效,有效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乡村“蝶变”满目新,振兴步履铿锵行。关庙大地正不断释放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所蕴含的能量和伟力。关庙镇党委书记马小刚表示,下一步,关庙镇将结合自身特点、科学高位谋划,深挖人文底蕴、生态禀赋、产业特色,以点带面,形成“产、城、人、文”相结合的融合式、组团式发展格局,全力谱写一篇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乡村宜居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