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滨:“互联网+医共体+家庭医生” 协同发力服务群众就近就医
时间:2023-11-06 09:11 作者:源自:
近年来,安康市汉滨区立足区情实际,顺应农村群众医疗保障需要,坚持用好“互联网+医疗健康”平台,建设紧密型区域医共体,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动线上线下融合互动,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变群众进城看病为医生下乡、变群众愁盼为医疗上门,持续提升乡村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方便群众就近就医,为巩固拓展健康脱贫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更加坚实的健康保障。 一、用好远程诊疗平台,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一是坚持线上线下一体融合。按照“1+1+1”建设思路(即:1个基于“互联网+”的互通共享平台、1套基于强基层的医疗设备、1系列基于本地化的系统应用),精准对接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医保系统、医疗机构业务信息系统,实现辖区医疗资源纵向整合,区镇村三级医共体资源共享、业务联动,覆盖诊前、诊中、诊后,建成网上医共体。已实现全区3家二级医院、37家乡镇卫生院、450家村卫生室互联互通,有力促进医疗资源有效配置,从根本上解决了基层专业人员短缺、诊治能力不足两大难题。二是推动区域信息共享互认。整合区域医疗资源,打破各单位之间信息壁垒,建设集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于一体的卫生健康信息平台,推进“互联网+”在医疗服务中的应用和电子健康档案一体化管理。从区级3家医院抽调150名专家实行远程值班,提供临床、影像、心电、超声远程诊断指导;组建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心电、双向转诊、远程教育5大区级中心,统一回应镇村的会诊、检查、转诊等需求,确保实现上下连通、快速反馈、结果互认,推进医疗资源共享,形成“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区域互认”的新格局。三是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全力打通医疗服务的“堵点”“难点”“痛点”,补齐服务短板,有效缓解了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卫生机构闲置的问题,既方便了群众就医,又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该平台投用以来已开展门诊、会诊、心电、超声、影像诊断等远程服务约27万人次,让“数据跑路”代替“病人跑腿”,群众不出村就能享受到二级医院的诊疗服务,实实在在惠及边远群众。 二、推动医疗资源下沉,增进群众就医获得感。一是推动均衡发展。在2020年启动区域医联体建设、推动城乡医疗资源联动的基础上,2022年又实施了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试点。由汉滨区一院、区三院、区中医院牵头,与11家中心卫生院组建了3个紧密型医共体,实行人员队伍、绩效考核、药品器械、医疗业务等“八统一”管理,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逐步实现城乡医疗资源均衡发展。二是常态业务协同。落实医共体内部医务人员互派、业务协同政策,区直医院常态化下乡巡诊驻诊,让山区群众同样能够享受优质医疗资源。区一院、区三院、区中医院通过在卫生院设立诊疗分中心、常驻应急小分队、下派业务副院长和护士长等方式常态开展诊疗协作,有效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和服务下乡,兜牢了农村医疗服务网底。三是前移服务关口。通过基层预约方式,不定期开设专家预约门诊,农村逢集日、常见病多发时,依据预约情况增派医生支援,让多数常见病、慢性病在当地卫生院能得到有效治疗。目前,基层卫生院通过医共体机制的联结,已成为区级医疗服务的有效延伸和补充,做到了医疗服务关口前移,打通群众看病难的“最后一公里”。 三、做实家医签约服务,“零距离”服务群众健康。一是提升签约服务质效。把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作为巩固拓展健康帮扶成果的有效手段,不断优化内容和方式,提升签约服务质量。按照“1+1”模式,组建210个家庭医生团队定期进村入户为群众开展体检、慢病随访等服务,全区17.5万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实现“应签尽签”,重点人群及慢病患者履约率达99.8%。不断完善家庭医生绩效激励措施,探索总结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茨沟模式”已在全省全国推广。二是强化信息技术支撑。用好健康管理平台,规范录入签约群众基础检查信息、检测服务信息,完善家庭健康档案,实现签约医生随时掌握患者病情,促进医疗与预防结合。将慢病健康管理嵌入到各成员单位,推动常见病、慢性病回流到基层就医,提高慢病管理水平。将远程医疗系统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效结合,及时为签约群众提供远程门诊、预约转诊、健康咨询、延伸处方等在线医疗服务和上门服务。全区通过线上签约、线下服务居民39.7万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达100%。三是高效发挥团队作用。依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良好基础,在2022年底将家庭医生团队调整扩充到404个,率先公开1230名责任医师的联系方式,对全区26657名老幼孕残等重点人群进行分类管理,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随访,进行健康管理工作,构建覆盖全区的“全+专”融合家庭医生服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