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A
汉文旅广函〔2023〕99号
签发人:徐信波
汉滨区文化和旅游广电局
关于对区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第269号提案的复 函
民建汉滨区委员会:
民建委提出的《关于加强县河镇历史人文元素管理保护与宣传推介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汉滨区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情况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重视和各级各部门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工作方针,我区历史文物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
一是2021年至今,区政府办相继印发了《关于做好文物安全责任清单公告公示工作的通知》《关于对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议事协调机构进行调整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通知》,明确落实政府主体责任、行业监管责任、部门共管责任、公安机关责任和个人保护责任。
二是2023年区政府办公布了《关于公布和调整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为今后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生态建设、旅游发展及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关系,确保文物安全提供有力依据。
三是我局陆续开展了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管理规划编制工作、记录档案编制、保护标志碑树立和不可移动文物基础信息登记、不可移动文物安全评估等工作。全区各级不可移动文物安全保护管理工作正逐步科学化、信息化、网格化。
四是扎实推进文保单位保护维修,我局先后取得了省文物局对汉滨袁氏民居等一批省保单位保护维修项目的立项和保护方案批复同意。通过这些文物保护措施的实施,我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情况得到了改善,保护工作水平得到了提升。
二、县河镇文物保护、管理情况
县河镇历史人文内涵丰富,不可移动文物数量在全区占比最大,现有已公布不可移动文物106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即牛蹄岭战役遗址和汉滨袁氏民居;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即兴贤塔、太平寺、黄洋铺遗址、阳坡墓群、窑湾崖墓群、石香炉墓群;一般文物点98处,包括提案中提到的花米梁林香寺遗址、灯塔村菩萨殿、南药王殿遗址。县河镇作为我区文物大镇,更是全区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重点。
一是牛蹄岭战役遗址公园保护管理工作规范,自2018年底对外开放以来,先后被中宣部等十四部委评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被市委推荐为省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基地”、安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待了省内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近3200多批次,含各类散客接待人数达55万人次。在红色革命文化教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肯定和赞扬。
二是县河镇牛岭社区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财政部列入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村庄试点。2022年5月中共安康市汉滨区委办公室、安康市汉滨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汉滨区县河镇牛岭社区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我局编制了《县河镇牛岭社区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村庄发展规划》,兴贤塔、文昌宫、关帝庙作为牛岭社区境内重要的古文化建筑,已成为打造红色美丽村庄建设示范村的重要部分,目前其周边环境整治、参观步道铺设等工作正在有序实施中。
三是在我局积极争取下,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汉滨袁氏民居保护维修项目立项和保护方案已取得省文物局批复同意。同时,我局为袁氏民居树立了文物保护标志碑,编制了保护管理规划;组织开展了排险加固工程,排除了文物建筑继续倒塌的风险;更换了该古建内老化的供电线路,为其发放配备灭火器,排除了消防安全隐患。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挖掘汉滨区文物古迹中蕴含的历史人文元素,制定更加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不断加大对我区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扩展宣传推介渠道和方式,扩大历史文化遗产的影响力;不断探索文物保护活化利用,全面提升文物保护水平,准确把握文物保护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推进新时代文物合理利用。更要积极配合县河镇及其他镇办,结合当地文物资源和文化遗存现状,深挖文化内涵,包装文旅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汉滨区文化和旅游广电局
2023年7月10日
联系单位:汉滨区文化和旅游广电局
电话:3214438

送:区人大人代工委,区政府督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