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房小保险民生大保障”陕西汉滨多措并举做好政策性农房保险工作

时间:2023-07-22 09:28  作者:源自:
 继2023年4月11日安康市汉滨区首户农房保险理赔12000元后,近日该区内的大竹园镇何深彩户、大河镇胡西文户等27户的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导致房屋受损情况也在第一时间得到了理赔。截至目前,2022年投保的23928户农户中已理赔到户12户9.25万元,正在理赔15户预估8万元。4.8元的农房“小保险”,正在为汉滨的住房安全“大保障”提供持续有力支撑。
  自2022年陕西省确定在安康、汉中、商洛三市开展政策性农房保险试点工作以来,汉滨区住建局抢抓试点机遇,主动作为,勇于探索创新,通过落实“政策宣贯、投保理赔、信息共享”的三个到位,实现了“从被动到主动、小到大、少到多”的三个转变的汉滨农房保险新做法。
  政策宣贯到位
  实现被动接收到主动投保的转变
  7月4日,由于受暴雨影响,家住瀛湖镇阳坡村的晏荣富房后受雨水泥沙冲刷,墙面、门窗受损。在保险公司定损员现场核损中,邻居梁英珍(搬迁至该村)赶快上前询问农房保险政策,经保险公司定损员一番普及宣传后,梁英珍立马联系户籍所在村交上了2023年的农房保费。
  汉滨区属秦巴山地丘陵沟壑区,辖区农房抵抗地质灾害风险能力差。为不折不扣将政策性农房保险这项利民政策执行好,不断提升群众对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的知晓率,一方面当地住建局组织召开全区农房保险政策培训会,系统传达讲解上级有关政策性农房保险相关要求和理赔标准等,组织干部联合保险公司理赔员,分片区到镇村开展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工作培训会,讲解相关政策,带动引导周边群众积极投保。
  另一方面,各镇村充分调动镇村四支力量,以村组会、院落会、入户宣讲、播放音频、发放手册等方式对政策性农房保险进行全面宣传,多层次、多方式的宣传贯彻政策性农业保险,提升群众风险防范意识。汉滨区在完成2022年23928户农房投保任务的基础上,目前正在摸排2023年投保农户清单数据,力争按期完成年度8万户的投保任务。
  投保理赔到位
  实现“小保险”到“大保障”的转变
  汉滨区属国家级重点帮扶县(区),原本24元的农房保险保费经各级配套补助,农户只需自掏4.8元即可参保,而保额达6万元。为最大程度提高农房保险理赔效率。主汛期间,汉滨区住建局根据每轮雨情,提前安排各镇办做好防汛工作,对发生受灾倒损的参保农房及时报警,及时理赔。通过综合镇办、保险公司意见,在原有的理赔程序上进行优化完善,汉滨区住建局及时组织承保机构进行实地核损,通过实地调研,明确了“113”理赔程序,即:打1次电话报警、到1次现场核实定损和确认后3个工作日理赔到位,在快速开展农户房屋受灾理赔程序的基础上,提升农房保险的救助效率。
  同时,该局最大程度保障易受灾害和抵御风险能力弱的农户住房,联合财政等部门印发了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了保险内容、具体任务等政策要求,结合低收入群体动态监测和自建房排查情况,在面向所有农户投保的基础上,做到投保“三必须”:所有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自有住房必须购买,长期居住本村内的自建房(土木、石木、砖木等)必须购买,受地质灾害点或受地质滑坡、泥石流影响的农房必须购买。
  信息共享到位
  实现群众少跑腿到信息多跑路的转变
  为逐步完善农村住房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实现农村住房信息数据互联共享,汉滨区住建局充分用好用准省自建房平台数据,全面梳理平台数据信息,结合自建房“回头看”工作开展,对11万余条自建房信息进行全面“回头看”,梳理完善自建房底数信息;率先在全市范围组织各镇办业务骨干召开政策性农房保险业务培训会,从村级信息录入、保险公司保单录入、镇级核准、区级审核等具体环节进行辅导培训,同时组织人员实地督导镇办投保农户信息补录质量,为精简流程、实现数据共享提供高质量的数据基础。保险公司明确一名理赔员负责现场定损理赔、一名信息员负责与各镇系统信息维护统计和理赔信息对接录入,及时对接互通系统农房相关信息,确保农房理赔现场与系统信息一致。
  截至6月底,汉滨区已完成2022年近2万户投保农户信息录入工作,并同步录入了已理赔农户相关信息,实现了各级通过线上即可调阅查看农房保险政策各个程序办理情况,为持续提高农房保险理赔效率、提升群众知晓率和满意率提供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