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连续半个月的阴雨后天气放晴。时至中午,汉滨区县河镇迎风九年制学校专门从事书法社团教学工作的屈自新老师就带着他的几十名弟子们忙活开了。他们在校园内绷起了一根五六十米的长绳,把他和学生们精心写出的一幅幅书法作品高高地悬挂了起来。作品有长卷、有条幅、有斗方、有扇面,作品纸张有白、有黄、有红,字体有正、草、行、隶、篆诸体,内容都是鼓励青少年热爱学习、报效祖国的充满正能量的传统文化名言佳句。瞬间,校园内呈现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吸引了全校师生的纷纷围观和啧啧称赞。听到这么多人对此次校园书法展览的好评,屈老师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负责该校书法社团教学工作的屈自新老师,今年已是66岁满头银丝的老人了,一个半月前又不幸右膝盖骨折,师生们看他不顾个人安危,忙前忙后,忙左忙右,累得大汗淋离,都劝他休息,叫他只站在一旁指导就行了,而他总是闲不住身子,非得亲自动手不可,他说,这些工作,大家没干过,非要给大家做示范。大家都为之感动不已。
“这是他在我校支教的第三个年头。三年间,他先后教学了三个不同年级学生组成的书法社团,前两年虽然也举行了不同形式的书法展演示范,包括他给学生示范并赠送春联等,但这次举办的书法展览规模最大效果最好,令他十分满意。”学校负责人介绍了屈自新老师的支教情况。
活动现场,屈自新老师不失时机地在一幅幅作品面前,给学生们细细评点,指出优劣,鼓励学生们坚持读帖临帖,坚守法度,又勇于创新,他向学生指出,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作为炎黄子孙,一定要认真传承国学,要把中华文化传播到全世界。希望你们将来都能成为书法大家、国学大师。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他说,人人皆可成尧舜,关键在引导,所以无论钻研什么学问,都离不开良师的启发引导。有耕耘就有收获。他深信,他在学生心田播下的书法艺术种子很快就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他非常珍惜国家银鈴讲学计划给他搭建的这个重返讲台发挥余热的机会。三年来,他风里来雨里去,每次都骑车十多公里,除了大病和疫情对他的限制以外,他从不缺课。近一个月来,他完全是在咬紧牙关带病坚持给学生上课。他钟情县河这方热土,他深深地热爱迎风九年制学校的每一个孩子,恨不得把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全都传授给这里的孩子们。大家问他为什么如此执著,他回答说,星光不问赶路人,他给学生上课的机会不多了,为了鼓励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他在与学校的师生们告别之前,自愿地向社团捐献1000元,为班级的困难学生助学纾困。滴滴翰墨情,拳拳老人心。屈自新老师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渊博的文化学知识,展现了一名退休教师的教育情怀。(通讯员 王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