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汉滨区人民政府> 专题栏目> 教育资讯> 正文内容

【教育管理大家谈】汉滨区果园小学校长石敬博:以质量求发展 以特色创品牌

时间:2023-06-02 17:29  作者:源自:区教体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时期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人民对美好教育的期待也与日俱增。办好一所学生喜爱、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学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们作为教育管理者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制度管理  从严治校

学校高效管理的前提就是依法办学,依法治教。围绕办学理念和管理目标,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章程体系,配之严谨的管理机制、科学的评价系统和考核办法,以全面提升办学治校水平和治理效能。

一是把制度建设贯穿到依法办学治校全过程。“十五”以来,在上级党委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三届班子和全体师生的接续努力下,学校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办学治校水平不断提升,学校品牌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提高。当前,进入新发展阶段,要结合工作实际,全面梳理各项规章制度,完善推进制度落实的体制机制,以制度提升管理优势,激发工作担当,把制度建设成果转化为持续提升办学治校水平和治理效能的前进动力,加快形成一整套适应新形势、责任明确、科学有效、切实可行的制度体系,推动学校管理与发展不断由制度走向规范,由规范走向常态。

二是把制度执行作为实现管理目标的重要抓手。坚持每年召开教代会,讨论、制定、修订各项管理制度,每学期始末召开教师大会公开工作计划、总结和财务收支,每周五召开行政会对周重点工作进行讨论、总结,每周一召开教师例会对行政会通过的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凡涉及年度考核、分级竞岗、绩效考核、职称晋升、评先选优、后备干部推荐等敏感性问题,均由支委会、校委会、教代会研究通过,考核领导小组用数据评价,全面公开。通过定期召开会议,组织学习研讨,达到统一思想认识,强化制度执行,推动工作落实的目的。

三是在构建制度文化中不断强化制度管校意识。落实“一岗双责”,促使领导班子和教师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做遵守制度、维护制度、执行制度的表率。在构建制度文化的过程中,从建章立制入手,坚持“以人为本、评价激励、对内激活、对外凝聚”刚柔相济的人性化管理策略,使管理既有决策过程中“用刚性的制度管理人”的理性,又有执行过程中“用奖励评价制度激励人”的感性,由此不断向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精细化、人文化的方向迈进,不断激励师生踔厉前行。

文化管理  凝聚人心

文化是学校特色与品牌建设的“根基”与“灵魂”,是学校的内在属性,是学校悠久历史积淀下来的优良传统。以文化人,以德润心,达到滋养生命,凝聚人心的目的。

一是构建日趋成熟完善的校园文化体系。根植安康丰盈而惠然的地域文化,把“礼乐”教育思想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秉承“植养礼乐情怀 奠基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围绕“民主参与 文化引领”的管理模式,以“以礼循礼 尚乐好乐”的校风,涵养“博学诲人 有教无类”的教风,培育“专心致志 善学灵动”的学风,践行“明礼好学、健美阳光”的校训和“为师生的生命质量负责、为师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宗旨,努力实现“让师生过一种幸福的教育生活”的美好愿景。

二是从校园文化中获得精神感召与发展。把办学理念、办学宗旨、“一训三风”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渗透到德智体美劳教育的各个层面。在“礼乐”文化的引领下,不断探索、构建环境文化、党建文化、制度文化、德育文化、安全文化……共同的成长目标和理想朝向,激发了师生对办学目标的认同感、使命感和责任感,走出了一条“质量立校、依法治校、以德润校、文化领校、科研兴校、特色靓校、智慧强校”的内涵发展之路,成为一所学生乐学、教师乐教、家长乐意的品牌学校。

队伍管理  激发活力

一是抓好班子队伍建设。落实“双培养双转化”机制,为品行好、想干事、能干事、有潜力的青年教师搭建实践载体,让其在岗位实练中迅速成长,全力打造既爱教育又懂教育、既勤思考又善管理、既敢担当又勇作为、既能独当一面又能密切配合的干部队伍,引领学校健康和谐发展。

二是抓好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每周学习行业法规文件,每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每学期举行师德演讲,每学年组织师德考核,常态化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引领教师谨记立德树人初心,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依法从教,廉洁从教,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鼓励教师广泛阅读,实施“教育读写五个一”工程,在学思研悟中成长;通过“走出去、请进来、自培养”的模式,丰富“三级三类”骨干教师体系建设,打造优秀教师队伍。

三是抓好学生队伍建设。以“每月一事”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展“晨操五部曲”“每月一沙龙”“五小文明”等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以常态化、规范化德育活动,督促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促进良好班风、校风的形成。

德育管理  立德树人

学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强调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强调理想信念教育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是加强学生习惯养成,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中小学生守则》为依据,引导学生自觉遵守《果园小学一日常规》《果园小学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细则》,抓学习习惯、纪律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文明习惯等,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二是优化校园育人环境,构建和谐育人氛围。实施校园“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文化”建设,营造整洁优美、文明有序、和谐安宁的育人环境,把环境因素转化为教育资源,提升育人品位。

三是探索德育模式,推进德育工作特色创新。基于德育工作实践,构建集“文化教育、养成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于一体的“四培育”德育内容,融“课堂教学活动、班队会活动、社团活动、节日活动”于一体的“四活动”教育实践,筑“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于一体的“三结合”德育网络,即“四四三”德育工作模式,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核心素养,实现育人目标。

教学管理  精细规范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一所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一定是管理措施规范、教学质量优秀、特色亮点突出、学生全面发展的学校。

一是落实常规管理。坚持校长抓总体,分管校长抓业务,部门抓落实,年级组、教研组、班主任抓具体执行的管理网络。坚持领导“走动式”管理与“智慧校园”远程巡课相结合,不定时进行“课堂巡查”和“活动督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二是落实课程管理。严格执行国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开齐课程, 开足课时。在规范课程管理的同时,从根植学校、服务教学、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出发,结合地域特点和师资优势,研发“五育”校本课程,全面落实课程育人,助力“双减”提质增效。

三是落实教研管理。坚持“八备五定四统一”集体备课制度、“月查月反馈”教学业务制度、“八课工程”教学研讨制度和“一心四段六环”校本研修模式,通过名师示范、骨干引领、师徒结对、自我成长,督促教师把教学行为抓实在平时,落细在日常,全面提升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

四是落实质量管理。坚持“榜样+底线”质量奖惩制度,强化质量管理,提高质量意识,将教学质量考评结果作为教师年度考核、绩效考核、评优选先、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

五是落实作业管理。一是建立完善作业管理制度,对作业管理全过程进行规范和监督;二是将作业设计与管理纳入教研体系,以课题研究推进,提高作业质量;三是探索德育、美育、体育、劳育特色实践作业,让学生从中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锻炼、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四是以作业辅导为主,社团活动为辅,遴选本校有专业特长的艺体教师,引入AI双师课程和聘请有资质的第三方服务机构人员、志愿者参与课后服务,丰富服务内容和形式。制定课后服务管理细则,综合考核评定服务成效,确保服务质量。

岁月无声,步履永恒。汉滨区果园小学将继续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紧跟时代步伐,创新管理思路,力促学校质量提升和特色彰显,为实现学生学业水平出众、教师工作业绩出色、学校办学水平出名而不断努力,向着高质量发展新征程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