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汉滨区人民政府> 专题栏目> 教育资讯> 正文内容

【教育随笔】生活的印记

时间:2023-04-14 17:17  作者:源自:区教体局

——“山丹丹洗发水”

生活中,很多事物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记,童年趣事,生活辛酸与喜乐,都会让我们记忆犹新,还有很多不起眼而又很容易被人们遗忘事物,它也同样会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记……

洗发水是现在每个家庭不可缺少洗化用品,品牌繁多,去屑、控油、润发等诸多功效,针对不同发质的人都有不同功效的洗发水,用后使你的头发柔顺光亮,清香四溢。

想必大家对洗发水的品牌都知道很多,从九十年代五毛钱一袋的浓缩洗发露(也可用来洗衣服),再到高级的飘柔、海飞丝洗发水,直到现在的各种各样的高档品牌得洗发水套装,数不胜数,随便都能说出十几种来,可我前面提到的五毛钱一袋的浓缩洗发露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几乎都没见过,更不用说“山丹丹洗发水”了。

其实,山丹丹洗发水确实没有这个品牌,但我确实用过,而且效果还“非常好”。

那年盛夏,正值暑假,大概是1991年前后,具体那年记不清了。忽然有一天,我邻家的“传信阿婆”急促而高洪地传递着一条新信息,“珍珍出门回来了,珍珍出门回来了……”没多大功夫,此条消息在我们那个只有百十来人口的小山村就传的家喻户晓。

珍珍家是我们村最穷的人家,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因小腹长龟(应该是现在的某种妇科恶性肿瘤)去世了,她父亲带着她和姐姐紧贴在邻居家的房子的一面墙搭了一间茅屋住着。珍珍和我年龄相仿,可能比我大一两岁,在我的记忆里她好像没有上过学,从小就跟随父亲和姐姐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和庄家活,十三四岁就已是非常能干大姑娘了。那时“打工”一词在偏远的山村还未被叫响,还不流行,偶尔有人外出打工就叫做“出门”,珍珍作为一个年轻的女孩出门打工也许是我们村的首个,她出门回家的消息当然是一则重大新闻,我也毫不例外的赶到她家去看她。

的确,到她家门前时,就像传信阿婆所传的那样,见到的是一位非常洋气的年轻女子,身穿一条白底绿蝴蝶图文的长裙,脚穿一双半透明浅青绿色凉拖鞋,那双拖鞋是那个时代女性穿的最时髦凉拖鞋,至少在我们当地当时是最流行的,都叫它撒板鞋。一头乌亮的头发直垂在两肩和后背,白静而又嫩红的脸蛋,一字眉下一双大眼睛也变得越发的诱人,高挺的鼻梁,圆鼻头下薄厚总是那么相适宜的嘴唇也带有浅浅油亮的光泽,高挑的身材随着长裙收放的那么恰到好处,全身上下的线条是那么的匀称,浑身散发着时代女性淡淡幽香的体息,以前只在电影里见过这样时髦的女性,现实生活中还是第一次见到。她那匀称的身姿,洋气的穿着与当时的环境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但也是最亮丽的风景。

她从屋里拿出凳子放在茅檐下阴凉处很客气的让我坐下,她说刚烧好水,先洗个头。她拿出来了洋瓷盆和烧好的一壶热水,还有一个洋瓷碗,碗里的粉红色液体引起了我的注意,走近一看,原来是她事先用水化好的山丹丹牌洗衣粉,也算是自制的“洗发水”。我问她为什么要把洗衣粉化成水再洗头?她说她们在厂里都是这样洗头的,不伤头发……

不走出去,就学不到新鲜事物,我们以前洗头都是用山丹丹洗衣粉洗的,那时没见过洗头膏、洗发露、洗发水什么的,都没听说过。洗头时就捏一撮洗衣粉往头顶上一揉,瞬间头皮一股灼热感,后来我才知道,那个年代的人为什么年龄不大头发就秃顶了,原来都是山丹丹的功效。自从我从珍珍那学到自制“山丹丹洗发水”后,从此保护了我的头发,直到现在,虽然,头发显得有些稀少,但还没有秃顶。

山丹丹洗衣粉现在见不到了,它留给我们的印记非常的深,山丹丹洗发水不用再自制了,他留给我的记忆非常的深,时光可以拂去忧伤与欢乐,但拂不去生活的印记。(汉滨区紫荆镇中心校:方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