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汉滨区人民政府> 专题栏目> 教育资讯> 正文内容

【特色亮点】五里镇中心校:坚持“双减双增双提高”要求谱写“教育教学教改”新篇章

时间:2023-03-07 10:37  作者:源自:区教体局

近几年来,汉滨区五里镇中心校紧紧围绕指导、服务、保障的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聚焦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根本任务,坚持发展抓质量、改革抓机制、安全抓责任、保障抓党建,以更大力度推进教育内涵发展,以更高的质量赢得了社会的认可。

抓常规管理,落细夯实,推进质量持续提升

自2021年以来,中心校科学谋划“十四五“教育体育发展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持施,统筹做好“十四五”教育体育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规划中小学幼儿园布局、教师队伍建设、体育与健康事业发展、五里二小建设等工作,为五里教育发展壁画了蓝图。

健全管理制度,为开展常规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完善《学校(幼儿园)常规管理考核细则》《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课堂教学安全管理制度》《教师业务学习制度》等多项关于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制度,进一步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为教师工作量化管理提供了可行性依据。细化管理措施,为落实各项制度提供措施保障。坚持教学常规检查常态化。对各校教学业务管理实施“开学检查、期中细查、期末抽查”的“三查”制度。坚持教学质量检测评估规范化,坚持中心校成员包校连片制度化,坚持中考视导多元化。以“三化”促教学、促质量。强化政策执行,推动“双减”工作落地见效。提出“双减、双增、双提高”(即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增加学生睡眠时间和体质健康,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工作要求,持续抓好了“作业、睡眠、手机、体质、读物”五项管理,做到了减负增效。

抓队伍建设,固本强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加强骨干教师体系建设。创建了镇级“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三类骨干体系,累计培养“三级三类”骨干教师20余名。成立“陕西省级基础教育学科带头人邓玉林工作坊”。抓好校长队伍及学校班子建设,持续加大学习型、实干型、创新型干部培养力度。不断推进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以及师德师风建设。推行支部书记“双带头”、骨干教师“双培养”机制,强化师德师风考核评价管理,落实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通过五项机制(全面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继续推行师德承诺践诺制、建立常态师德形势研判制、改进完善师德考核评价制、落实型案例通报制),常态化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五项活动(即作风建设专项整顿动、师德规范学习培训活动、师德典型引领活动、师德师风故事创新活动、师德管理创新活动)。切准“三个结合点”。即切准政治思想与业务培训“结合点”,促进“三级三类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切准工作作风与师德师风“结合点”,深挖党员先锋模范事迹,培树典型,发挥典型带动作用,向社会各界传递了教育的正能量。切准党建文化与校园文化“结合点”。将党建文化作为推动学校德育一体化、意识形态工作上台阶、建设安全文明校园的重要“引擎”。推动了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增强了广大教师的归属感和幸福指数。

抓安全管理,齐抓共管,打造和谐平安校园

中心校贯彻“一岗双责、党政同责、失职追责”的责任体制,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签订安全责任书,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构建“师生行程摸排网、师生信息汇总网、突发状况处置网”三级网,坚持疫情防控常态化,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战。慎始如终,坚持校园安全“一周一布置、一月两检查”工作机制,注重部门联动,持续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稳妥协调化解突发事件。扎实做好营养配送中心管理工作,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安全管理力度得到全面加强。


抓保学控辍,夯实责任,助推乡村振兴

抓实劝返工作。始终把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实施目标责任制,抓实辍学失学劝返工作,基本实现义务教育阶段零辍学目标。抓准政策落实。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机制和学生关爱机制得到全面精准落实,全镇所有贫困学生按照现行资助政策,实现了应助尽助、不漏一人。管护好特殊群体。建设好留守儿童、三残儿童等教育关爱管护平台,强化成长中心建设,持续做好送教上门和党员帮扶等工作。以行动和实效助推乡村振兴。

抓项目建设,多措并举,改善校园办学条件

集中精力,聚焦合力,多方位筹措资金,大力改善校园办学条件。投资500余万元改造民主九年制学校操场、大门,投资140多万元改造五里小学围墙,软化操场,教学楼穿衣戴帽,投资70万元建设刘营小学、富强九年制“留守儿童管护中心”,投资200余万元建设镇幼儿园厨房围墙。四合九年制学校的40余万元围墙排危项目,前期工作已准备到位。团结小学、李家坝小学、刘营小学自筹资金,对部室改造、大门改造都按计划完成,全镇校园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校园环境焕然一新。

抓教育品牌,提升内涵,彰显亮点特色

该校修编《学校体育与健康工作实施规划》。指导成立了多项体育运动社团,足球、篮球运动亮点纷呈。以五里小学、刘营小学为代表的小学足球队参加市级比赛,连续三年荣获全市第一名。以体育促进师生身心健康,逐步形成特色体育文化带动了五里全民健身。以四合九年制学校为基地成立“五里镇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积极开展家校共育活动。以民主九年制学校为基地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着力加强家校共育。积极倡导用“良好的学风、教风、校风引导村风、民风、家风建设”。合力构建“书香五里、教育五里”格局,使五里镇成为凝聚精神、促进民风文明和谐、教育体育先行的“精神”阵地。指导五里镇幼儿园获得了“安康市德育先进集体和安康市示范园”荣誉称号,五里小学获得区级“特色支部”荣誉称号。推进四合九年制学校、团结小学年底实现创建优质均衡发展校目标。

按照三年打基础保稳定,五年寻突破促发展,八年求创新结硕果的奋斗目标,五里教育人将坚定不移的筑牢思想底线,全面提高政治站位,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努力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矢志不渝走高质量发展道路,为谱写五里教育新篇章而努力奋斗!(通讯员  张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