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安康未成年人!她们做了什么……

时间:2023-02-13 17:30  作者:源自:
开学了
“神兽们”都已归笼
家长重启唠叨模式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面对期待和压力
孩子的内心你真正关心过吗?
关爱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你真的都做对了吗?
来听听她们怎么说!
当前,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如火如荼进行,关爱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作为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究竟开展的如何?学校、社会、家庭该如何三位一体为孩子们营造健康良好的成长环境,帮助未成年人培养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围绕这一主题,959《交通有话说》“民生会客厅”特别企划“同心护未来 ·关爱在行动”访谈节目,邀请市妇儿工委办主任周小莉、市妇联维权科科长石小花、安火路社区党支部书记夏成红,家庭教育指导老师余娟做客直播间,围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关爱保护未成年话题,与广大听众在线互动交流。

市妇联在推进家庭教育工作方面是如何来做的?

周小莉:我们加强阵地建设,积极争取省级项目资金,用于推进市县(市、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建设。目前,已建成13个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实现了市、县全覆盖。通过出台家长学校规范化建设指导标准,扎实推进城乡社区家长学校、学校家长学校建设,在全市建社区家长学校532个,学校家长学校831个。整合资源,在市博物馆建成市级家风馆,在城东建成家庭家教家风主题公园,在市科技馆、市群艺馆设立了家庭教育大讲堂。开展指导服务,组织家庭教育志愿服务队,通过举办现场讲座与线上直播、网络推送、热线服务等相结合的方式,走进学校、社区、家庭,面向家长广泛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截至目前,共举办线上线下家庭教育巡讲、《家庭教育促进法》宣讲等服务活动300余场次,受益家长300万人。


2022年,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在中心城区57个社区进行了两轮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进一步帮助广大家长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加大对典型的培树和宣传力度,发挥优秀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开展了“百名优秀家长”和“示范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树活动,树立身边可见可学的先进典型,推动家庭教育工作健康稳步发展。

在关爱保护未成年工作中,市妇联还创新开展了哪些活动?

周小莉:除了开展普法宣传工作之外,我们以妇女儿童之家等为主阵地,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各类假期关爱服务活动。如:为留守儿童检测视力免费配送眼镜,开展心理健康指导、家教指导、安全保护和慰问帮扶等活动,大力营造关注关心留守儿童的良好社会氛围。此外,还开展了系列活动。


比方说,全市青少年征文暨演讲比赛活动,市妇联先后牵头开展了“知家乡、爱家乡、建家乡”“我的家风家教故事”“党在我心中”系列主题鲜明的青少年征文暨演讲比赛活动,引导青少年爱党爱国爱家,从小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联合举办安康市“朗朗书声满全城 我是安康读书人”“颂百年芳华 传红色基因”亲子阅读活动,引导家长注重家庭阅读氛围营造,从小培养孩子爱读书善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让孩子从书中汲取奋进力量。



持续开展“培树好家风 建设新民风”系列活动,广泛评选“最美家庭”“绿色家庭”“清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活动,引导广大家长和家庭学先进当先进,积极向上向善,着力建设文明和谐、风清气正、绿色生态、邻里互助、温暖温馨的家庭社会环境,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氛围。


市妇联近年来在儿童保护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石小花:首先是普及儿童预防性侵相关知识。我们积极培养“女童保护”志愿者讲师,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市、县、区志愿者讲师全覆盖。同时我们也在持续开展“女童保护”公益讲座活动。去年以来,市县妇联组织88名“女童保护”志愿者讲师深入相关学校开展“爱护我们的身体”公益讲座232场次,惠及学生12662人。通过宣讲,引导更多的孩子和家长了解儿童预防性侵知识,提高她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其次,我们在市中心医院北院区建立了预防儿童烧烫伤健康教育基地,为全市儿童及家长普及预防儿童烧烫伤健康安全教育知识,切实保护儿童远离意外伤害。联合市民政局成立了红雨伞妇女儿童之家,为流浪儿童、受家暴儿童以及困境儿童提供临时救助和庇护场所,以保护他们的安全。


同时,我们也积极争取省妇联特困儿童紧急救助项目,以解决困境儿童的燃眉之急。去年以来,累计为11名儿童争取救助资金72000元,切实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孩子们手中。

市妇联妇女儿童维权中心的具体地址?

石小花:市妇联妇女儿童维权服务中心于去年10月中旬迁址到南门小区6号楼3楼原市扫黑除恶办旧址办公。中心有专业人员为需要维护自身权益的妇女儿童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处、心理疏导、关爱帮扶等服务,中心服务电话24小时在线,为有需求的人士提供帮助。维权中心电话号码为3213969,也可以拨打维权服务热线12338或市民热线12345都可以接通。 


社区作为社会的基层细胞,连着千家万户,与群众联系最为紧密。安火社区在关爱保护未成人方面都是怎样发挥基层优势的?

夏成红:通过悬挂宣传条幅、设置咨询室、微信公众平台推送文章等方式进行未成年人保护知识宣传。开设了未成年人保护小课堂,对防溺水、防性侵等各类安全知识进行宣讲。同时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如书法比赛、健康教育讲座、环境保护、文明交通劝导、经典诵读等。



围绕家庭建设,积极开展“平安家庭”“最美家庭”等各类家庭评选活动,教育各位家长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通过举办“美好生活·法典相伴”国际家庭日主题讲座,进一步提升家长的法律意识;利用节假日开展反家暴宣传和感恩家庭活动等,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引入专业社会组织、社工及志愿者参与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关爱服务。为孩子们的生活、学习、心理等各方面提供专业帮扶,并定期开展入户走访,为全面细致做好孤困儿童帮扶救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听友“快乐宝贝”:自己孩子现在上初一,有点小叛逆,家长说啥都不听,不知道如何与孩子沟通才有效?

余娟:青春期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认知,心理也会发生变化,多了主见和界限感,想获得父母的尊重、支持、理解,接纳和选择的自由,有自己的成长空间。



建议家长不给孩子贴“叛逆、厌学、早恋”等负面标签,家长反思,如果父母一张口,都是孩子逃避的、不愿意听的话题,例如这次考了多少分?(关心成绩不关心心情),作业写完了?赶紧写作业去!(命令的口气),习惯性用命令、指责、抱怨,控制的语言习惯说话,孩子便是说啥都不听,我行我素了。说话是一门艺术,家长要懂得换位思考,少说打击、控制、命令孩子的破坏性语言,多说鼓励、赞美、信任、支持孩子的建设性语言。给家长们三个建议:


一、先调整心情,后和孩子说话,说话懂得尊重孩子的感受,孩子有好的感受才乐意与父母说心里话。
二、给孩子选择的自由。适当用“好不好,可不可以?”
三、给孩子表达情绪的机会,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


听众张女士:自己平时工作比较忙,家里是老人在帮忙照顾孩子,都说隔代亲,觉得老人有点溺爱孩子,现在孩子很任性,动不动就发脾气,也不听大人的话,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余娟:老人溺爱孩子的本意是“为孩子好”,管和护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相对调整各自和孩子沟通的方法。管护的方式不对,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增加新问题,例如,父母用打骂的方式严管孩子,老人看不惯,当然要插手管了,或当着老人的面管孩子,管着管着又去讲大道理,教训老人,对老人少了一份尊重,便会产生管和护的对立面,造成家庭战争。



一、和老人建立和谐的关系,耐心尊重式地交流一下育儿观念。

二、定期开展家庭会议,商量探讨一致性的教育方案。

三、自己乐于主动读书学习,营造家里的书香氛围,影响老人乐意主动参与线上的直播、和社区、学校、线下的家长课堂中学习成长,帮助老人改变陈旧的育儿观念。

呵护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保护儿童任重道远
希望大家都能携起手来
守护每一张天真可爱的笑脸!